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决战》:粟裕的哪个老对手让他不能睡觉?他让两将军比赛攻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7 23:04: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决战》:粟裕的哪个老对手让他不能睡觉?他让两将军比赛攻城                                                         2021-07-07 14:22                    
                          

大决战》随着剧情发展,济南战役成为淮海战役攻城决战的第一仗,我们来看看两位敌我主帅之间的对决。

王耀武和粟裕可谓是老冤家了。早在红军时期,粟裕任红十军团参谋长时,就吃过王耀武的亏。当时王耀武任国军补充一旅旅长,在皖南谭家桥和红十军团遭遇,双方发生恶战。此一战,红19师师长寻淮洲牺牲,红21师师长胡天桃被俘,只有粟裕带着500人突出重围。不久,红十军团被歼,军团长方志敏、政委刘畴西被俘,最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到了解放战争时,粟裕再一次领教了王耀武的的厉害。在莱芜战役时,他识破了华野的示形于南,决战于北的战略意图,果断命令北线李仙洲集团后撤,差点让华野计划落空。要不是因为有陈诚、蒋介石这两个猪队友帮忙,逼着王耀武将李仙洲往华野包围圈里跳,莱芜战役根本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有了这两次教训,粟裕就非常重视王耀武,于是就非常专心的研究这个对手。他发现,王耀武善于带兵,有非常高的指挥才能和战略战术,阵地战、夜战、反包围、歼灭战都很擅长。作战时雷厉风行,杀伐果断,也敢打硬仗恶战。在抗战中,他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会战,多次重创日军,是非常出色的抗日英雄。

1948年7月16日,中央命令华野山东兵团攻打济南。粟裕认为,山东兵团兵力和济南守军兵力相差不大,而且刚刚打了兖州、潍县,部队急需休整、补充,所以他复电中央,将战役时间推迟。尔后,粟裕制订了一个“攻济打援”的作战计划。他集中华野全军30万人,由山东兵团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负责指挥14万人攻城,他自己亲自指挥16万人打援。他认为,只要攻击济南,徐州之敌邱清泉、黄伯韬、李弥、孙元良等必定北上救援。他争取在攻克济南的同时,歼灭来援之敌一部或大部,夺取更大的战果。

而在攻城部队中,他又将兵力分为东西两线。东线攻城总指挥由许世友兼任(实际由聂凤智负责指挥),西线攻城总指挥由宋时轮担任。宋时轮和许世友是华野的两员虎将,他们谁也不服谁,都想第一个攻入济南城。结果,9月16日战役一开打,两人都死命的攻。这一下王耀武可傻眼了。他一开始判断我军的主攻方向是西面,因为那里有飞机场,有商埠,地势比较开阔,比较容易进攻。而且只要占领飞机场,就可以切断济南与外界唯一的联系。而东面,有茂岭山、砚池山两个天然屏障,易守难攻。但没想到的是,解放军东西两线都同时进攻,而且攻势都非常猛。东线一夜之间攻下了茂岭山、砚池山,西线也一夜之间攻下了长清、飞机场,直指商埠。这一下王耀武可傻眼了。他一会认为我军的主攻方向是东面,一会又认为是西面,完全没了章法。

正因为许世友和宋时轮东西对攻,所以济南战役8天就结束了。粟裕部署的打援部队什么都没捞着,让叶飞、陶勇、王必成等发牢骚。

战后,谭震林问粟裕,为什么让许世友和宋时轮担任东西攻城总指挥?粟裕说,因为他们谁也不服谁,为争取第一个攻入济南城,攻城时必定会全力以赴。而王耀武有着非常高的战场判断能力,也善于打硬仗恶战。如果让他判明了我军的主攻方向,济南必定更加难打。让许世友和宋时轮担任东西攻城总指挥,在他们的全力猛攻下,别说王耀武了,就是我们自己都不好判断哪边才是主攻方向呢。

济南战役,国共最高统帅部都认为起码要打一个月后才见分晓。因为在此之前,东野进攻长春,打了一个多月都没打进去,只好把长春团团围住。所以,当9月24日粟裕打电报向中央报捷时,毛主席他们都非常意外:这么快就打下来了?

王耀武在城破前化妆逃跑,在寿光县被民兵查出。后来,他被送到北京功德林改造,1959年特赦。先后担任政协文史专员、特邀政协委员等职,1968年逝世。

感兴趣关注我,一起追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4 18:23 , Processed in 0.00781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