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伪拒不投降,粟裕下令攻城,日军大佐将祖传紫云刀双手奉上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20:20: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日伪拒不投降,粟裕下令攻城,日军大佐将祖传紫云刀双手奉上                                                         2021-08-16 15:07                    
                          1945年11月9日,蒋介石在重庆举行抗战胜利后的首次秘密军事会议,在会上蒋介石确定了“剿共第一”的指导方针,还提出“六个月内击溃共军主力,然后分区清剿”的军事计划。根据蒋介石的部署,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顾祝同、汤恩伯、李品仙等进驻徐州,积极准备发动内战,他们还策动了华中日伪军配合国民党军进攻华中解放区。原先驻守扬州、泰州的日军3000人及伪军第二方面军一部进至高邮、邵伯一带,妄图配合国民党军第25军沿运河进入新四军根据地,实现将华中解放区一分为二,再与北线国民党大军夹击华中新四军的企图。

此时据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但是据守高邮的日伪军在国民党政府的授意下仍然拒绝向新四军投降,还扬言要配合国民党军向新四军“收复失地”。12月3日,根据形势发展,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政治委员邓子恢、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兼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谭震林联名致电中共中央并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建议举行高邮邵伯战役,提出:“我为打破顽军分割华中根据地的企图,以便以后之坚持及主力之机动,建议即集中野战军3个纵队,攻占高邮与歼灭可能来援之顽25军。”
高邮是地处大运河和苏北公路的交通要道,南控扬州,北扼两淮,一直都是日伪军的一处重要据点。高邮城高垣厚,碉堡林立,工事坚固,易守难攻。在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政府竟公然支持纵容敌伪,动用了24万民工,又在高邮城外筑起了一道长10余公里的坚固城墙,还又新修建了大量炮楼、碉堡,为了加强守备,竟丧心病狂的烧毁民房400余户。12月初,原驻扎在扬州地区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的两个大队1000余人,和刚由伪军改编而来的国民党新编第2路军及第5军第42师另一个特务团共5000余人,进至位于苏中的高邮县城,积极谋划配合国民党军进攻华中解放区。国民党军也因此自鸣得意地宣称:“运河是道门,高邮是门上的锁,有了这把锁就可以把共军锁在笼子里,只要开锁进门,国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捣两淮。”

华中野战军曾向高邮日军下达立即投降的最后通牒,但是他们自恃有国民党军撑腰和坚固的城防工事,态度异常骄横,他们傲慢地回复道:“根据统帅部命令,要缴枪只能缴给蒋介石,他是中国的正式政府,你们新四军没资格受降!”高邮城内日军不仅拒绝投降,还更加猖狂的对外扬言要北攻宝应。
华中军区发起高邮邵伯战役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并对该提议做了一些必要的补充。12月5日,中央军委复电:
  “同意夺取高邮,同时集结主力部队准备打援部署,但需注意争取日军中立,或准许其撤走,或保障其投降后之安全,否则日伪结合,增加攻坚困难。对孙良诚亦以争取其反正为目的,整个战役以在一个月内结束才好。”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首长在经过缜密研究后,于12月中旬以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刘先胜的名义,签发了攻占高邮、邵伯的作战命令,并召开作战会议,进行具体部署。

华中野战军司令部设立在淮阴淮安中学,此时陶勇的第八纵队已经开进宝应以南,王必成的第六纵队到达淮阴,张鼎丞和粟裕到达临近高邮的兴化,一切准备就绪后预定于12月19日发起高邮邵伯战役。然而此时敌情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国民党军队正向徐州及津浦路徐蚌段集结重兵,国民党第49军也有从江阴渡江北进的企图。12月11日,陈毅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作出津浦路作战的部署,指示“粟裕、谭震林率领第六、八、九纵迅速集结津浦南段,进行大规模战略破击战,力求能够一举控制百里至100公里的铁道,并相机求得能歼灭北上的顽敌1~2个师,华中应以张藩纵、管文蔚、胡炳云纵队包围高邮,应一面包围,一面争取孙良诚迅速反正,并部署打击25军之援。六、八两纵不宜用在高邮方向而应专力应付津浦。”

当粟裕收到改变作战计划的电报时心急如焚,在房间内来回踱步。他认为,高邮之战势在必打,迟早要打,迟打不如早打。速战速胜,既有利于当前,又有利于长远,若失战机则后患无穷。当务之急乃是快速实现战役决策。粟裕决定起草电报,再次建议举行高邮邵伯战役。
新四军军部在接到粟裕的电报后经过商议表示同意第七、第八两个纵队先打高邮、邵伯,而将第六纵队留在淮海地区,待机协同山东野战军在津浦路作战。粟裕立即召开作战会议,他在会上说道:“军部已同意我们打高邮、邵伯的作战方案,通知各参战部队,立即向预定地区推进,务必于12月19日白天完成一切战斗准备。”
第八纵队司令员陶勇勇猛善战,深受陈毅、粟裕的信任。在从军部领受命令回来后立刻召开了纵队作战会议,会议刚开始陶勇就提高嗓门,兴奋地对大家说:“告诉同志们一个好消息,为了坚决执行朱总司令的命令,全力保护华中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军区首长决定组织高邮邵伯战役。军区粟副司令员带领七纵插到高邮南面,拿下邵伯,张鼎丞司令员亲自指挥我们八纵,从北面强攻高邮城,咱们来个南北夹击,彻底歼灭拒不投降的日伪军。”

参加会议的众将领听后都非常高兴,陶勇又接着说道:“高邮城墙高厚,两面临水,有日军两个大队、伪军7个团共6000余人防守,敌人自称高邮是牢不可破的阵地,打开高邮城的任务可不轻啊!任务是很艰巨的,军区首长要我们包下来。包就包,我是包了,大家看看怎么样。”包!包!首长交代任务吧,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都包!各团领导同志纷纷要求担负攻坚任务。
八纵在陶勇的率领下开始迅速从两淮出发向高邮挺进,很快就到达了高邮以东至三垛一带集结,并在那里进行战前准备。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粟裕等也亲临八纵,率营以上干部查看地形,研究敌情,部署战斗和开展政治动员。
陶勇在仔细侦察敌情和地形后,决定由高邮城北门实施主要突击,部署第64团沿运河大堤攻击高邮北门西侧;第66团及高邮独立团攻击城东北之重要据点泰山庙,得手后立即向高邮城内攻击;第68团攻击高邮南门;第70团攻击高邮东门;第72团主力担任攻城任务,并以一部兵力向高邮湖方向警戒;以军区特务团攻击高邮城南之车逻镇,确保全纵队安全。
12月19日晚7时整,八纵各部在南北40公里,东西20公里的战线上准时向高邮外围展开了猛烈进攻。陶勇坐镇指挥所,守在电台、电话机旁边,以便随时与各团营取得联系。经过一夜激战,从东北方向攻击的66团,由双庙、泰山庙一直打到城北边的关帝庙。日伪军在关帝庙门前筑有碉堡,还在碉堡前挖了深沟,设置了铁丝网,这对66团的进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负责此次进攻的突击班冲过河流,从深水里撬开石块,钻进污水恶臭的阴沟,终于成功摸到关帝庙山门边敌人侧后,从而里应外合攻入了关帝庙。

与此同时64团从高邮西北方向实施攻击,当夜突破北郊土城后,1营沿着运河大堤向前推进。天亮后日伪大队人马开始反扑,但是在冲出城门后害怕后路被断,又急忙撤回城内,进行闭门固守。
战至20日中午,66团、64团、68团已经扫清高邮城外围据点,在各个方向上将高邮团团包围。这时候八纵开始对日军展开政治攻势,印了许多宣传单投向高邮城,此举得到了军区司令张鼎丞的表扬,他说:“这些宣传品内容丰富多彩,一定能瓦解日伪军军心。”陶勇也肯定地说道:“日本天皇一投降,武士们劲头就散了。可是这里的日军指挥官对士兵严密封锁消息。看来只有我们去告诉他们了。”这时,高邮日伪守敌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了。

在高邮激战正酣时,粟裕司令员一直都在高邮县城以南30公里的邵伯前线坐镇指挥,那里有100余人日军和1400余人伪军据守,虽然兵力不多,但他们却拒绝了新四军的劝降。七纵55团率先向邵伯镇发起进攻,很快就攻进了邵伯镇街内,粟裕得知后带着警卫员就来到了55团的临时指挥所,团长周建平向粟裕报告:
  “全团经过12小时激战,摧毁了敌人三道铁丝网及钢骨水泥碉堡多处,俘虏伪军300余人,占领了大王庙地区,使困守万寿宫的100余名日军完全陷入孤立。”
粟裕听完后非常高兴,连连点头夸赞道:“好!很好!。”然而当周建平刚刚汇报完意外就发生了,从指挥所左边的一所校园内突然打来一阵冷枪,子弹就从警卫员丁震、茅志峰、陆泗义之间穿过,打在了粟裕身后的土墙之上,这下把众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粟裕当即命令周建平团长火速派一个排去搜索,很快就将隐藏在校园内的残敌肃清。七纵在攻克了邵伯镇后,高邮敌军被彻底孤立了。

在攻克邵伯镇后,粟裕连夜抵达高邮东北华中野战军前线指挥部,并且立刻听取了八纵司令员陶勇对高邮外围战斗的战况汇报。12月22日早晨,粟裕对总攻作具体部署,并向陶勇交代:
  “我军的主攻方向是北门和南门,总攻开始时,炮兵首先对东门内的日军司令部实行集团射击,牵制敌军主力于东门,以利于我军主攻方向作战。西门紧挨公路、运河和高邮湖,地形不利于我而有利于敌,敌人可能认为我军不会置重兵于此地。我们要利用敌人这种心理,尽力以偷袭方式,用云梯爬上西城墙,接应北门作战。切记力争偷袭,准备强攻,偷袭不成,立即强攻,以收神效。”
粟裕说完转向陶勇问道:“还有三天准备时间,能如期攻占高邮城吗?”陶勇十分干脆地回答道:“请首长放心,26日高邮城见!”

高邮城内的日军面对新四军的重兵围城也是紧张不已,在高邮城楼上负责警戒的士兵也大都换成了日军,他们不分昼夜地抢修工事,还不时向城外开枪放炮,生怕新四军发起突袭。
在发起总攻前,新四军依然继续向城内日军发起攻心战,用日语不断在城下进行喊话,令其放下武器投降,还播放《思乡曲》等日本歌曲,其目的就是要瓦解日军的抵抗意志,削弱其战斗力。
12月25日夜晚,天空中阴云密布,细雨蒙蒙。随着粟裕一声令下:“发起猛烈攻击!”早已准备就绪的攻击部队首先突破南门,攻入城内与日伪军进行巷战。在城西北方向,由著名的“老虎团”第七团担任攻城突击队,该团3连1班率先攻城。他们冒着敌人的猛烈射击,使用摇摇摆摆的毛竹云梯,奋不顾身地登上了3丈多高的城头,与日军也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白刃战,打垮了敌人的多次反扑,为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突入城内赢得了时间。

突入城内的八纵官兵立即向日军指挥所推进,伪军面对新四军的猛烈攻势率先崩溃投降,日军指挥官见败局已定,也摇起白旗投降。在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后,日伪军终于宣布缴械投降。粟裕指示:受降仪式由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主持。韩念龙主任作为代表来到日军司令部。
韩念龙来到日军指挥部后看到一名军官全副武装、腰挎指挥刀笔直地站在那里,看到韩念龙到来大声说道:“我只同你方最高代表谈判。”韩念龙听后又好气又好笑,回复道:“我就是最高代表,现在命令你们无条件投降。”后来才得知日军这名军官就是日军混成第90旅司令官岩崎大佐。岩崎不甘心无条件投降,他对韩念龙表示,他们全部的重武器和弹药都可以留给新四军,但他们要保留轻武器自卫返回南京,如果这样还叫什么投降呢!岩崎的这个提议遭到了韩念龙的断然拒绝。韩念龙以严肃不容置疑的口气命令道:“现在,你和你部必须立即解除武装!”岩崎无奈只得照做。高邮城内890多名日军全部向新四军缴械投降了。

12月29日,粟裕接见缴械投降的日军军官,当日本军官见到是粟裕时感到非常惊讶,连连表示:“不胜感激之至!不胜感激之至!”日军司令官岩崎大佐双手捧起一把紫光闪闪的指挥刀,向粟裕深深地鞠躬,说道:“谨以这柄远祖相传的紫云刀敬献给久已仰慕大名的中国将军!”

攻克高邮之战,共歼灭日军1100余人,歼灭伪军第42师师长王和民以下官兵50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61门,各种枪支4308支。高邮战役的胜利,打破了蒋介石“开锁进门,长驱直入,直捣两淮”的企图,大大改善了华中南线战略态势,为后来的苏中战役创造了良好的战场条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19:55 , Processed in 0.00867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