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人对待朋友圈的态度,便暴露了其人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22 05:06: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个人对待朋友圈的态度,便暴露了其人品                   2021-09-21 11:30                    文章作者:琢磨君

宋代大词人苏轼有句经典诗词:“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是他在送别好友时所作。其实,人生就像一趟列车,有人上,有人下,我们既要学会看淡,也有懂得“且行且珍惜”的道理。
有些人,一分别,就是一辈子,让人遗憾终生。日本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在亲耳倾听1000例患者的临终遗言后,写下一本书《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其中一条遗憾就是“没有和想见的人见面”。所以,我们要尽量珍惜身边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现在每个人都有朋友圈,都有很多好友,我们也要尽量善待身边人。如果我们的朋友圈中有这三种朋友,请记得要珍惜,可以深交。因为,一个人对待朋友圈的态度,便暴露了其人品。

01、从来不更换朋友圈头像的人;
俗语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衣服是新的好,朋友还是旧的好。我们看一个人是否喜新厌旧,是否变来变去,便可大概判断其为人。
《增广贤文》云:“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一个人若是经常见异思迁、反反复复,则更加趋向于是小人,结局也不会好。
比如说,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即使有盖世的才能,但是人品不行,多次易主,反复无常,被人骂作是“三姓家奴”。最后,吕布兵败,成了曹操的俘虏,而曹操想着吕布是“狼子野心,诚难久养”,于是将吕布除掉了。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上喜欢三心二意、变来变去的人,往往不可信,也不可深交。正如曾国藩在日记中所总结:“天道恶贰”,老天会惩罚那些做人不忠诚、有二心的人。

举一反三,我们对于朋友圈中经常更换头像的人,也要多个提防心,因为这种人往往心智不成熟和稳重。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但是“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而且曾国藩也说有恒是人生第一美德。所以说,我们对于朋友圈那些从来不更换头像的人,可以深交,因为他们做人更加专一,交朋友也专一,更加值得信赖。

02、很少发布朋友圈的人;
真正聪明厉害的人,早就戒掉了朋友圈,他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一个人很少发布朋友圈,不去随便晒心情,则说明心智更加成熟、谨慎、稳重。
还有一种情况,能力很强、忙于工作的人,也没有时间去发布朋友圈,更加不需要通过朋友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正如马云所说:“不要试图去证明自己比别人能力强,只有不自信的人,才去证明自己的能力!”
演员雷佳音更加直接地说道:“我自己不发朋友圈,也不抢红包。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他就存在在那儿,他不需要证明自己存在,我不需要非得发朋友圈。”

所以说,那些很少发布朋友圈的人,要不是心智成熟稳重,要不就是能力强、工作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的。
孔子在谈到交友原则,说了一条:“无友不如己者”,要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所以说,我们对于那些很少发布朋友圈,但是有能力的低调牛人,可以深交,多向他们学习。

03、经常为他人朋友圈点赞的人;
慢慢地,朋友圈中,很多朋友成了陌路人,长时间不说一句话,甚至连点赞都很吝啬。其实,这样的朋友基本上属于无用社交,我们可以抽时间整理朋友圈,将他们清理出人脉圈子。
有些人,越是对于身边人,越嫉妒,正如某位哲人所说:“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见不得他人好,其实是非常愚蠢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那些嫉妒心重的朋友。

与之相反,还有一种情商更高的人,他们对于赞赏他人毫不吝啬,经常喜欢在朋友圈为大家点赞,鼓励他人,温暖人心,以最小的代价,收获人际交往中的最大回报。
一个人懂得欣赏他人,总能看到他人的长处,内心的正能量也会越来越多,因为会做人,也更容易成事。所以说,我们对于经常在朋友圈为他人点赞的人,要好好珍惜,可以深交。

结语:
以前,人们通过言行举止来展现自己;但是现在,人们通过朋友圈来向身边人传到某种无形的精神世界——志意、喜怒哀乐、思虑、智谋。所以说,一个人对待朋友圈的态度,便暴露了其人品。朋友圈中,我们如果有幸遇到以上三种人,请记得珍惜,可以深交。
今日话题:
您还在发朋友圈吗?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 19:40 , Processed in 0.00773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