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子:君子三戒,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贪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7 12:09: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孔子:君子三戒,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贪                                                         2021-10-26 10:53                    

《论语·季氏》有这么一章: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
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
要警戒莫迷恋色欲;
等到了壮年,血气正旺盛,
要警戒莫好胜喜斗;
等到年老了,血气已经衰弱,
要警戒莫贪求无厌。

戒,《说文解字》言“警也”,本义就是警戒、防备。在这里,孔子分别列出了少年、壮年、老年所需要警戒的三件事。血气,是人的生理上的显现,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血气随着人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人也会受到其影响,色、斗、得都是其表现。
但人是可以控制这种情况的。孟子曾说“夫志,气之帅也”,意思是,思想意志是意气感情的主帅,因此应该“持其志,无暴其气”,要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也不要滥用自己的意气感情。

我们说志气,不仅是说有所为,其实还强调了有所戒。君子的志气应该无时无刻不“率领”着血气,而非血气主导人的行为。这就是要“戒”,“君子终生有所戒,则其血气无时不为志所率。”
孔子的“君子三戒”,从血气出发来谈,但所指向的是人的志气、人的道德修养。
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他自述一生学之所至,是与年岁俱进的。可见志于学是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

事实上,志气也是如此,“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劭也”。志气为帅,血气未定的时候,不应该放纵,此为一戒;血气方刚的时候,不应该好勇斗狠,此为二戒;血气衰弱的时候,不应该贪得无厌,此为三戒。
而反过来,即使在别的时候,也不该破此三戒,无论何时,戒色、戒斗、戒贪,养元气、养和气、养正气,在生命成长、年岁变迁的时候,提升个体道德的修养。这种节制和提升的警戒之语,仍为当下提供着思想养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2:02 , Processed in 0.00713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