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楼梦》:一首诗写出四大家族悲欢离合,曹雪芹伏笔最多的描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16:46: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红楼梦》:一首诗写出四大家族悲欢离合,曹雪芹伏笔最多的描写                                                         2021-11-25 07:06                    
                                        趣侃红楼215:才高一筹,三女出口成诗,锦心绣口,史湘云拔得头筹(下)
《芦雪广即景联诗》上文说到林黛玉和贾宝玉对诗“煮芋成新赏,撒盐是旧谣。”典出苏东坡之子用山芋煮玉糁羹与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意境高于兄长“撒盐空中差可拟”的诗句。
这里要注意“香芋”就是林黛玉,第十九回“小耗子偷香芋”故事。贾宝玉“煮芋”孝敬父母,预示林黛玉终究会为贾家和贾宝玉儿牺牲。

而林黛玉的“堪怜咏絮才”也就出自谢道韫这首诗。可笑贾宝玉想到“撒盐”却想不到“柳絮”?大体有两个原因:
一来是谦让林黛玉,二来也是才思不如林黛玉。
史湘云一听他这样“冥顽”就急了,马上推他退下“你不中用”。这又是一语双关。一是贾宝玉无能,二是贾宝玉“无能”才负了林黛玉。
至于贾宝玉如何辜负黛玉?则是下一句“苇蓑犹泊钓”的伏笔。
唐代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雪即景,且渔与樵对仗引出下句。
第四十五回“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贾宝玉穿着北静王给的蓑衣来看林黛玉,还说要管北静王要一套蓑衣送给黛玉。
当时我们就解读这件蓑衣,贾宝玉三番两次将北静王的东西送给林黛玉。预示黛玉的结局会受贾宝玉逢冤被害拖累。而造成贾宝玉落难的就是他认为的贤王北静王。
北静王勾结贾家与之结党图谋不轨,才是皇帝日后抄家贾家的重要原因。蓑衣、渔翁前文出现过,代表的正是北静王的野心,对林黛玉造成的影响。

林斧不闻樵。伏象千峰凸(宝琴),林中有砍柴声却看不见樵夫。远处的山峰一片洁白,仿佛趴伏在地的白色大象……
渔樵代表的是隐士,蓑衣、渔翁点出贾家家败根源,但同时又指出贾家应该韬光养晦,不参与朝廷党政,“渔樵耕读”才是持家之道。
薛宝琴这句诗很好的点明了像贾家这等仿佛大象一般的庞然大物,应该温顺的趴卧,不应该太过锋芒毕露,被皇帝猜忌。
盘蛇一径遥。花缘经冷结(湘云),行人走过的曲曲弯弯的小径,痕迹就像那盘曲的蛇一般。雪花是因为寒冷才凝结而成……
湘云这句诗表面写景呼应前文。典出唐代韩愈《咏雪赠张籍》诗:“岸类长蛇揽,陵犹巨象豗(huī)。”
但蛇是隐藏的阴险攻击类毒物,结合蓑衣对照的北静王野心,再次挑明四大家族败亡背后的真相。史湘云的一生也受败亡所累。
色岂畏霜凋。深院惊寒雀(探春),雪中的世界一片银白,不像寒霜来临时那样凋敝。庭院深处的鸟雀在寒风中饥寒交迫无食可觅,还要被惊扰……
探春诗中的意思已经延伸到贾家抄家后的境况,饥寒交迫,无所依傍。“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就是日后落难伏笔。更惨的是贾家落难,连累的深处内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没有任何罪行的女人们。“深院”也可做大观园解读。

人们在抄家时如同惊起的飞鸟一般“各投林”,是贾探春颇具前瞻性的见识体现。
脂砚斋曾说如果賈探春不远嫁,就算贾家抄家,也不至于子孙离散。与这两句诗对照,不禁令人颇为感叹。
空山泣老鸮。阶墀随上下(岫烟),雪中的山林仿佛空了一般,只有猫头鹰的叫声如泣如诉。雪覆盖的台阶,由下及上无分差别……
空山是大难来时各自飞,台阶指富贵门庭。邢岫烟指出覆巢之下无完卵,大难来时无分贵贱。她用冷眼旁观的角度,看着贾家大厦倾倒,富贵人与贫穷不过转瞬之间。
池水任浮漂。照耀临清晓(湘云),池水冰冻任由落雪压在冰上。雪夜光辉如永昼,天明来临而不觉。
缤纷入永宵。诚忘三尺冷(黛玉),天明后雪不停歇由昼再入夜。边关的将士忠诚戍守,而忽略了手中兵器的寒冷……
史湘云的诗代表希望,林黛玉的诗却又拉回绝望。这是二人性格不同的体现。
黛玉前文将诗从边塞拉回来,如今却又亲自转回去,代表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的世事无常。
瑞释九重樵。僵卧谁相问(湘云),皇帝因瑞雪能兆丰年而解除了焦虑。饥寒交迫躺在家中的人,谁又来问候关怀?
三尺,指“三尺剑”。《汉书·高帝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是说将士戍守边关,雪里刀剑随身尤觉寒冷。“九重”典出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代称皇帝。
黛玉说边关,湘云说皇帝,暗示的还是她们凄凉的结局。
林黛玉远嫁异国,踏出边关去了异国。史湘云家被皇帝抄了后,为活下去只得流落烟花巷。就像那无人问津的“袁安”一样。

《录异传》记载:汉代有一次大雪积地一丈余,洛阳令出外视察,见百姓都除雪开路,方能出门。到袁安门口,无路可通,以为袁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袁安卧雪比喻寒士不为“嗟来之食”的高尚气节。
狂游客喜招。天机断缟带(宝琴),踏雪游赏的客人欣喜有人招待而抵御寒冷。雪下得绵绵无尽,仿佛天上的织女将织机上织好的白色丝带剪下一般……
王仁裕在《开元遗事》记载唐时故事:有王元宝每逢大雪就叫仆人从巷口到家门,扫雪开路,招客饮宴,名曰“暖寒会”。
薛宝琴这里是感谢贾家对她的援手。无论贾母出于什么目的,疼爱宝琴是真的。薛宝琴认了王夫人做义母,对她未来嫁给梅家的地位极有好处,也得到了靠山。
但是薛宝琴接受施舍,与史湘云拒绝施舍,凸显出薛家女儿的商人本色,与史家女儿的高洁品质。
海巿矢绞绢(湘云)。雪景的美丽像那海中鲛人的坊市中陈列出售的绞绢一般美丽。
薛宝琴和史湘云这两句又回到了女儿本身。倾诉女儿如雪,美好一如天女、鲛人织成的珍贵织品。
寂寞对台榭(黛玉),孤独的人独自对着亭台楼阁,林黛玉常于独自遣怀。她的一生都是“孤独”的
清贫怀箪瓢(湘云)。清贫的人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未必不是平静。
史湘云的困境在“钱”。她在家时没钱,还要干活。日后家破人亡,丈夫冯紫英死后,需要抚养两个嗷嗷待哺的双胞胎孩子,不得已像妓女云儿那样流落烟花巷。
那时候史湘云虽迫于生计,却仍不受人施舍,宁可像如“袁安卧雪”。当然,她也羡慕《论语·雍也》所说“一箪食,一瓢饮”的平静生活。

烹茶冰渐沸(宝琴),采集雪水煮茶,看着水渐渐地沸腾起来。
注意薛宝琴是薛宝钗的影。当初解读栊翠庵妙玉请喝体己茶的“五年梅花雪水”就是指薛宝钗,结合薛宝琴这句诗,前后对应。
妙玉说林黛玉“俗”,不是不认识水,而是指出黛玉与宝钗相处五年,还不能释怀认清薛宝钗的好处,太过小家子气。
煮酒叶难烧 (湘云)。煮酒的柴火已经被雪打湿,很难点燃。
这里要注意刘姥姥“雪下抽柴”的故事没有下文,却伏笔在此。抽了柴火也点不着,是不是金玉良姻徒劳无功的结果?
没帚山僧扫(黛玉),大雪没过了和尚扫雪的扫帚,意思是扫雪还不如落雪快。典出“江边扫雪夕阳僧”。
注意雪指薛宝钗。“没帚”对应“金簪雪里埋”。和尚指贾宝玉,对应金玉良姻成功后,贾宝玉依旧出家而去。薛宝钗一生被薛家贪婪图谋金玉良姻连累。
埋琴稚子挑(宝琴)。小孩子肩上挑着琴,也被厚厚的白雪覆盖。
还是指向薛家姊妹的悲剧。薛宝琴就是薛宝钗。薛家借女儿联姻自救,苦了女儿。她们就像那雪中蹒跚前行的稚子,背负着重担,负重前行。
石楼闲睡鹤,锦罽暖亲猫(黛玉)。石楼前的鹤已经无事可做地卧在雪中睡下,锦毯上的猫则靠着“地衣”取暖。

注意林黛玉此时的笑指向了史湘云。“鹤”为湘云,呼应日后“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借以调侃她。但鹤卧于雪中,也是史湘云日后生活艰难的伏笔。
月窟翻银浪(宝琴),雪光如月光一样皎洁。典出宋代陈与义《咏月》诗:“玉盘忽征露,银浪泻千顷。”借月光吟咏漫漫无际的大雪。
霞城隐赤标(湘云)。漫天大雪就像碧霞城那里的云雾缭绕隐藏了赤城山一般,还是一片漫漫的白色。
据《会稽记》记载:“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如雉堞”。云霞指史湘云“枕霞旧友”。白云将红色的赤城山掩映,是[乐中悲]的伏笔。红为喜,白为悲。
沁梅香可嚼(黛玉),梅花自雪中绽放,清香浓郁口齿噙香。
《花史》记载一则典故:宋代有“铁脚道人常爱赤脚走雪中,兴发则朗诵《南华·秋水篇》,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曰:‘吾欲寒香沁入肺腑。’”
这是锦心绣口之意。满满的行为艺术,却透出内外皆清高之品格。
淋竹醉堪调(宝钗)。酒醉耳酣之时,听闻雪压竹稍的声响,不禁生出调弦抚琴之兴。
典出宋代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
这两句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互相吹捧之句。属于闺阁小情调,却也透出二者的胸怀。
或湿鸳鸯带(宝琴),时凝翡翠翘(湘云)。雪打湿了鸳鸯带。凝结在头上的翡翠饰物之上。
拉回女儿吟咏雪景的现实,咏雪即为咏女儿。雪湿鸳鸯带。不排除宝琴姻缘有波折。

无风仍脉脉(黛玉),不雨亦潇潇(宝琴)。风停歇后,雪还像前些时日下雨那般纷纷扬扬的缠绵下着。
欲志今朝乐(李纹),凭诗祝舜尧(李绮)。以上是闺中儿女的赏雪乐事,就权当作诗祭奠贤明了。
女儿之悲,恰恰毁于父母家人之不贤明。
李纹、李绮姐妹的收尾,算作全诗的结局。看似平淡,实则凸显的还是女儿的不得已。
无论如何,众人作了诗,数下来史湘云最多。都说是那块鹿肉的功劳。诗做完了,谁也没想到贾母来了,那么老太太一来又有什么事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7 15:46 , Processed in 0.00800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