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三次战役,金日成要求继续进军,毛主席:建议人民军前进击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0 05:42: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三次战役,金日成要求继续进军,毛主席:建议人民军前进击敌                                                         2021-11-28 17:20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战场上,统帅需要对自己的军队有清醒的认识,做出准确判断,一旦对自己的战力做出了过高的判断,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美军,必须小心翼翼,不能露出一丝破绽,才能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消灭。

志愿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战役的胜利,让金日成看到了将美军赶下海完成朝鲜半岛统一的希望,极力希望志愿军继续南下,在这关键时刻,彭德怀毅然停止作战,前线部队就地转入防御。面对彭德怀的命令,毛主席坚决支持,回电彭德怀:
  “如朝方同志认为不必补充休整就可以南进,则亦建议提议人民军前进击敌,并可由朝鲜政府自己直接指挥。志愿军则担任仁川、汉城及‘三八线’以北之守备。”
为何彭德怀命令停止进军呢?毛主席如此支持呢?因为朝鲜军队就是前车之鉴。
金日成的惨败: 1950年6月25日,如同往常一样,在三八线附近响起了几声枪响,由于朝韩双方在三八线上发生的武装挑衅不计其数,1949年发生了上千次,所以这天清晨的枪声李承晚不以为意,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这是朝鲜人民军向南全面进攻的信号。
先来看看金日成为什么敢向南朝鲜进攻?
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了一个演说,在演说中他划了一条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列岛,至菲律宾的防御圈。但是在这条防御圈中朝鲜和台湾岛都不在其中,无疑是表明美国不会管这两个地方。既然美国人都不想管了,斯大林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让金日成发动统一战争。

而朝鲜半岛南北军事力量失衡,则是金日成的底气所在。尽管南朝鲜有海陆空三军,约10万人,号称“亚洲之雄”。然而这支主要由日据时期的伪军组建的军队,在朝鲜军队面前毫无战斗力可言。
朝鲜人民军10个师,13.5万人,其中主力部队都是在解放军中打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剩下的要么在苏军中服役过,要么一直在中朝边界与日军坚持游击战,可以说这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同南朝鲜的乌合之众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档次。而且金日成还有一个大杀器,曾经苏联红军横扫欧洲的铁骑——150辆T34坦克。驾驶这些坦克的坦克兵大多都是从苏联坦克学校毕业的朝裔苏联人,他们大多连朝鲜话都不会说,被称为“苏朝人”,但个个训练有素。
苏联的150辆T34坦克,在朝鲜军队南下的初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面对刀枪不入的“怪物”南朝鲜士兵再也支撑不住,纷纷溃逃。6月26日,溃逃到汉城的士兵们,听到朝鲜军的炮声大声惊叫:“坦克!坦克!可怕的坦克开过来了!”开战的第三天,面对越来越近的坦克声南朝鲜的首脑们崩溃了,连美国顾问都没来得及通知就跑了,汉城被攻克了。

为了逃命,28日凌晨2点,汉江大桥以北还有大量溃军和难民没有通过,大桥上还有三列车辆正在通过的时候,汉江大桥被惊恐的南朝鲜军队炸断了。北岸的美军顾问只得跑到江边,逼迫几名船工,驾驶着几条小木船才逃到南岸。到第四天,拥兵10万的南朝鲜军,就只剩下了2.2万赤手空拳的残兵败将。
这一阶段被朝鲜称之为“汉城战役”的作战获得了空前的胜利,胜利让金日成无比地高兴,他为自己做出的决定感到自豪,命令部队向南!向南!再向南!
朝鲜人民军在金日成的命令下继续前进,7月4日解放了水原,尽管美军第24步兵师以及美军航空兵投入战斗,但无法阻止人民军前进的步伐。
大田战役,美军拼死防守,连美军24师34团团长都在反击朝鲜的T34坦克时中炮身亡,此战朝鲜人民军给予美军以重大伤亡,不得不继续后撤。美军以及剩余的南朝鲜军队一路撤到了釜山,此时朝鲜90%的土地已经被朝鲜占领,朝鲜实现统一已经在望,金日成将指挥部已经前移到了汉城。
面对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金日成命令部队加强进攻节奏,但是旁观者清,朝鲜军的一字长蛇阵只需要在腹部的仁川来一次登陆作战就能够将朝鲜军南北切断,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早在8月23日,中国总参作战室主任雷英夫就通过对战场形势、麦克阿瑟的性格以及水文条件分析,得出麦克阿瑟将会在9月15日在仁川登陆的可能。对于中国的提醒,金日成没有在意,即便是在洛东江战役中遭受了惨重损失,实际上已经无法形成有力的作战力量。但金日成依然发动了朝鲜南征的第五次战役——釜山战役。

事实上此时在釜山地区的美军和南朝鲜军已经处于数量优势地位,朝鲜人民军只是凭借一腔大无畏的勇气才能够持续进攻,但已经无济于事。
在洛东江战役期间,朝鲜军队的力量已经被耗尽,面对美军的干涉,中国的提醒,金日成仍企图可以迅速打下釜山,抢在美军登陆前完成结束战争,事实就是被打了脸,不得不低下高贵地头颅向中国求援。
第三次战役后,彭德怀果断收兵: 中国的提醒一语成谶,9月15日,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被切成两段。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彭德怀作战以刚猛为主,但他是个有勇有谋的大将,所以才能够率领2.6万人的西北野战军同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周旋。
入朝前,国内对是否入朝参战的意见不一,连久经沙场的林彪都借口身体不适不能领兵,而彭德怀坚定地支持毛主席的决定,表示“晚打不如早打”!
入朝后,很快就跟美军来了个硬碰硬,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王牌——骑一师,11天的作战歼灭了敌军1.5万人。彭德怀秘书杨凤安回忆,此时彭德怀却下令:“各部队停止追击!”这让所有人等愣住了,不应该乘胜追击吗?

彭德怀不仅命令部队停止追击,而且释放俘虏,各部队大踏步地向后撤,只有东方人才懂得彭德怀的计谋,这是中国古老的兵法,示敌以弱。
“兵者,诡道也!”彭德怀正是运用这样的战术思想来迷惑敌人,战场之上不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向来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个思想是西方思维难以明白的。
第一次战役,歼灭的大部分是南朝鲜军队,对于美军来说只是伤了一层皮毛,狂妄的麦克阿瑟不会认输的,如果继续追击,很有可能会遭到敌人的猛烈反击。在十年革命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一直秉承一个原则,尽量避免攻坚战,最好是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这样最好将拳头向后收缩,以积蓄力量,引诱敌人来攻击,然后给予致命一击。
为了配合彭德怀发起的第二次战役,毛主席直接将前线的战报中歼敌1.5万人的战报改成了:
  “在中国人民志愿部队的参加下,朝鲜人民军获取了重要胜利,11天歼敌6000人。”
一系列的手段迷惑之下,麦克阿瑟终于上钩了,命令各部队快速推进,认为中国参战的兵力最多不多六七万人,不足为虑——第二次战役打响了。

第二次战役中,让全世界都震惊的就是那场长津湖之战,在零下几十度的天气中,九兵团埋伏在雪地里,给予美军第十军以沉重打击。虽然东线的第九兵团仅歼敌1.3万余人,并且让美陆战一师从咸兴港逃脱,但这是非战之罪,是因为我们的战士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作战的。
第九兵团从福建前线前往朝鲜,由于时间紧张,九兵团甚至没有机会换装,穿着在福建前线过冬的单薄棉衣就上了朝鲜战场,冻伤减员十分严重,经过半个月的战斗,第79师战斗伤亡2297人,非战斗减员则达到了2157人,全师缩编为5个步兵连、2个机炮连继续战斗,可想而知他们是多么的困难。就是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让美国的王牌陆战一师减员近半,“北极熊团”遭全歼,完成了既定作战任务,保障了志愿军的侧后方安全。而西线的战事早已结束,歼敌2.3万人。
清长大捷的胜利,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一年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说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
经过2个月的激烈战斗,部队已经非常疲惫,按计划是应该休整的,此时由于连续作战,西线部队已经战斗减员4万余人,东线的九兵团更是出现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西线的运输车不过300辆,如果再发动大战,战线将拉长两倍,所以彭德怀说:
  “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兵力集中,正面狭小,自然增加了纵深…我军目前应该采取稳进…”
毛主席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12月14日,在美国的支持下,联合国通过了亚洲13个国家提出的停火提案,毛主席就预感到这可能是敌人玩弄的“停火”阴谋,是一个缓兵之计,他对彭德怀说:“目前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于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

这也就意味着,战士们无法得到休息,战争还得继续打。
12月31日夜,志愿军在200多公里的防线上发起了进攻,仅2天的时间,李奇微打造的三八线防御阵地就宣告崩溃。汉城再次被占领,志愿军最远处打到了三七线附近。
1951年1月8日,麦克萨瑟的骄傲,仁川被占领,就在此时彭德怀却再次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彭德怀为什么要命令停止前进?从几年后彭德怀的回忆中可以找到答案。
他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害怕过,可当志愿军打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三七线的时候,我非常害怕……眼看着几十万中朝军队处在敌人攻势的情况下,真是害怕得很,我几天几夜睡不好。
为什么他这个害怕?三七线距离鸭绿江几百公里,原本就很难供应的后勤物资,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轰炸更难送抵前线了。在寒冬腊月,志愿军战士吃不饱穿不暖,每天都有被冻死冻伤的,非战斗减员非常多,“我不能把几十万军队的生命当儿戏,所以必须停下来,不能前进。”
事实上,志愿军不仅再难前进,就连守住现有的阵线也很难,由于战斗和非战斗减员,入朝时各军4.5万至5万人的编制,已经严重缩水,38军3.4万人、40军3.5万人、42军3.6万人、50军3.2万人,而66军只有2.5万人,只有39军兵力较多为4.5万人,志愿军减员已达10万人。
李奇微已经看到了志愿军的弱点和已达极限的作战能力,1月15日下令进行“猎犬行动”。

毛主席决策真高明: 面对彭德怀的收兵停战,金日成很不情愿。当初自己的人民军势如破竹,差一点就完成了朝鲜的统一大业。如今中国人民志愿军来了,三战三捷,把自己虐得很惨的美军也不是志愿军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以停止进攻的,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候。
也许他忘记了,当初朝鲜人民军南下,中国屡屡提醒让他注意仁川等地的防守,可他不予理睬,只想着不顾一切的拿下釜山,尽管在洛东江战役中已经遭受了惨重损失,但是仍犹如一个赌徒一般,拼命向釜山发起进攻。
彭德怀领兵作战数十年,历经打下战役无数,对于该怎么打仗自然很明白。早在第二次战役结束自己就想停下来休整,现在志愿军是什么情况自己是一清二楚的。自己可不是金日成那样不顾一切,打仗不是赌博,切忌自以为是。
在君子里的志愿军司令部,朴宪永首先发言,他说:只要志愿军继续进攻,美军就会继续南撤,最后撤出朝鲜。他的依据竟然是:美国人民反对,资产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这让彭德怀气的想笑,竟然将敌人的撤退寄希望于敌人的内乱,简直是乱弹琴。

朴宪永之后,金日成登场,他希望在半个月内,志愿军能派出三个军向南进攻,其余部队休整一个月再进攻。
彭德怀大怒,他说:你们希望速胜,又不做具体的准备,把胜利寄托于侥幸,就可能把战争引向失败。志愿军需要休整2个月,休整前,一个师也不能南进。
彭德怀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不仅在前线的彭德怀洞若观火,在国内的毛主席对前线的情况也很清楚,毛主席可不像金日成那样寄希望于敌人的自动退却。他给彭德怀交了底,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段电文:建议人民军前进击敌。
毛主席的意思很清楚,如果朝鲜军队这么强,不休整就可以继续进攻,那就让他们自己进攻,志愿军则承担朝鲜军队后方的防守任务。
有了这一底气,彭德怀对金日成说,如果他认为只要南进美军就会撤退,退出朝鲜半岛,那么“人民军五个军团12万人,已经休整了2个月,归你们自己指挥,照你们的愿望向南进攻。”并表示,朝鲜人民军的后方全部的海岸警备和交通线由志愿军负责。

听闻彭德怀这么说,金日成连忙拒绝,借口人民军没有恢复元气,不能单独前进。
彭德怀没有给金日成推脱的借口,说他们可以去试验试验,不是说只要一南进,美军就会撤退的吗?金日成哑口无言。
此时的李奇微已经补充了大量的兵员,完成了反击准备,他利用美军的机械化优势,在宽广的正面阵地上,出动坦克和汽车搭载士兵,不间断地火力侦察,一旦发现志愿军的薄弱点就抢占要地,遇到志愿军主力就撤退。
1月9日、10日,志愿军司令部发出了军队休整的指示,准备等待休整完毕后开启春季攻势。只是休整刚开始就结束了,美国为了自己的盟主地位不可能轻易退出朝鲜,1月25日,“联合国军”发起了反攻,志愿军只得应战。

不过彭德怀和毛主席决定停止南进,原地休整的决策是非常高明的,否则继续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8 06:50 , Processed in 0.00778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