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有人说“罗马正统”在通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10: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为什么有人说“罗马正统”在通辽?

2021年11月04日 18:13:30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本 文 约 487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min

在近年的网络浪潮中,造梗文化层出不穷,譬如“罗马正统在哪里”就有着源源不断的“创新性”阐释。
这类造梗乍听之下让人不禁直呼“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其中也似乎有些关联。

“罗马正统在通辽”出处。来源/B站视频截图
在这一连串推导中,核心的“正统”问题虽然带有戏谑的成分,但各个国家和地区又确实大有关联。通辽之所以能和罗马产生联系,其中关键便在于“俄罗斯”这个中介。

罗马与俄国


公元前27年,罗马内战的最终胜利者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成为罗马元首,罗马共和国由此过渡到帝国时代。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继承,实行东西分治。长子阿卡迪乌斯成为东罗马帝国皇帝,次子霍诺里乌斯则是西罗马帝国皇帝。因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原名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也被后世史学家称为拜占庭帝国。

东西罗马帝国地图。来源/网络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长期入侵下走向灭亡,不过“罗马”的名号却因后来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而存续到了1806年,尽管伏尔泰认为它“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东罗马帝国则存续千余年,一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首都君士坦丁堡后,才正式落下帝国帷幕。
同样是狄奥多西一世在位期间,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态度在几百年间历经镇压与怀柔、认可与保护的转变后,最终确立了基督教的国教地位。但自罗马帝国分裂后,东西两部分的文化差异日渐加大,这集中体现在基督教中西部拉丁语派别和东部希腊语派别的分化,最终东西教会在1054年互相开除对方教籍,而后形成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与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之间的东西对峙。
作为东罗马帝国的国教,东正教原意为基督教的正统派,强调自身正统性。在东罗马覆灭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只继承了东罗马的地理疆域,并没有延续其文化传统,而与东罗马有着同样信仰的俄罗斯则开始以东罗马及东正教的正统继承者自居。

瓦斯涅佐夫:《罗斯受洗》。来源/网络

俄罗斯的早期政权是基辅罗斯,公元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接受了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不仅自己受洗皈依,还将其定为国教。历史上将这件事称为“罗斯受洗”,此后,罗斯逐渐基督化。
在东罗马灭亡19年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于1472年迎娶了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并继承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标志作为国徽。




伊凡三世双头鹰纹章与俄罗斯帝国双头鹰国徽。来源/网络
不过,这时的莫斯科公国名义上还是蒙古金帐汗国的属国。1480年,伊凡三世在对阵蒙古军队的“乌格拉河对峙”中不战而胜,由此正式结束了蒙古人对罗斯人长达240年的统治。此外,伊凡三世在位期间还将雅罗斯拉夫尔公国、诺夫哥罗德公国、彼尔姆公国、特维尔公国并入莫斯科公国的版图,由此促进统一的俄罗斯国家逐渐成型。
其子瓦西里三世即位后,莫斯科公国不仅延续了东罗马的皇室血脉,而且还逐渐成了东正教的又一个宗教中心,故而以罗马的正统继承者自居,并称莫斯科是继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又称“新罗马”)之后的“第三罗马”。后来,“第三罗马”也在广义上指代继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之后的俄罗斯帝国。

伊凡四世像。来源/网络。

伊凡三世之孙伊凡四世(伊凡雷帝)进一步扩张莫斯科公国版图,并于1547年加冕为沙皇,由此缔结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始称沙皇俄国。而“沙皇”之名,正源自罗马皇帝的名号“恺撒”。作为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不仅宣称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同时也以金帐汗国的继承人自居。

沙俄与蒙古


伊凡四世何以自称是金帐汗国的继承人呢?这还要从蒙古人的西征说起。
13世纪初,蒙古这支草原民族迅速崛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并在斡难河上游召开忽里勒台大会,继而被推举为全蒙古大汗,尊号“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1219年,成吉思汗发动西征,一举征服了雄踞中亚的花剌子模帝国。

成吉思汗像。来源/网络

第一次西征结束后,成吉思汗为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子划分了封地,长子术赤获封“也儿的石河和阿勒台山一带的一切地区和兀鲁思以及四周的冬、夏牧地”,囊括了额尔齐斯河以西,咸海、里海以北的钦察、花剌子模和康岭等古国的领土。术赤的封国被称为“术赤兀鲁思”,也就是金帐汗国的前身。
术赤去世后,次子拔都继承汗位,后奉窝阔台之命,开始第二次西征。拔都率领蒙古军队先后征服保加尔人和钦察人,随即攻入基辅罗斯分裂而成的梁赞、弗拉基米尔、切尔尼戈夫等诸个公国,并于1240年攻陷基辅城。

基辅罗斯分裂而成的公国。来源/网络

1242年,拔都以萨莱(今阿斯特拉罕附近)为都城,正式建立起金帐汗国。因境内生活着大量钦察人,故而又称钦察汗国。拔都划分西部和东部的土地给其兄长斡儿答和弟弟昔班,分别成立起白帐汗国和青帐汗国。

金帐汗国世系图。来源/《图解草原帝国》

作为罗斯各个公国的宗主国,金帐汗国要求诸公国宣誓效忠并定期朝贡,还通过册封“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来设立其在公国中的合法代理人,代为管理诸公国。
起初,金帐汗国以八思哈制度统治罗斯,引致罗斯人不断反抗。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率领罗斯军队,在顿河上游的库利科沃原野上击败金帐汗国马麦汗为首的二十万蒙古军队,取得“库里科沃战役”的胜利。
莫斯科公国原是由弗拉基米尔公国分封而来,伊凡·达尼洛维奇在位期间取得“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称号,获得代征贡赋的权力,成为诸王统领,史称“伊凡一世”。在德米特里击败马麦汗后,蒙古人对俄罗斯的统治有所减弱。尽管不久后脱脱迷失再次突袭莫斯科,使其不得不继续臣服纳贡,但莫斯科公国仍然是全罗斯实力最强的公国。

莫斯科公国与金帐汗国分裂而来的诸汗国。来源/网络
在莫斯科公国崛起的同时,金帐汗国却因内部争斗而不断衰落,分裂出喀山汗国、诺盖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克里木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小汗国,而大帐汗国仍以萨莱为都,自恃为金帐汗国的继承者。
1480年,大帐汗国的阿合马汗因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拒绝纳贡而率军征讨,两军在莫斯科公国的边境乌格拉河驻军对垒,史称“乌格拉河对峙”。最后,阿合马因盟军波兰未能及时增援,所以不得不撤军。伊凡三世不战而胜,由此结束了蒙古人的统治。

伊凡三世像。来源/网络

到了伊凡四世在位时期,莫斯科公国进一步吞并金帐汗国分裂出的诸个小汗国,极大地拓展版图,并形成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沙皇俄国。而伊凡四世本人也有着金帐汗国的血统,其母叶琳娜·格林斯卡娅出身格林斯基家族,是蒙古人的后裔,这也为伊凡四世自称金帐汗国继承人提供了法统依据。
尽管从地理疆域和民族繁衍来看,金帐汗国与俄罗斯确有极深的渊源,不过说到底,金帐汗国也只是蒙古帝国统治下的分封汗国之一。

蒙古与通辽


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死后由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并由四子拖雷监国,各汗国名义上仍听从蒙古大汗号令。窝阔台死后,长子贵由和拖雷长子蒙哥先后承袭汗位。1260年,拖雷四子忽必烈即位成为第五任蒙古大汗,建元“中统”,后改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

元初疆域。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起初,除成吉思汗子孙得以分封建国外,诸兄弟、功臣也获封领地。其弟合撒儿就分得今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流域呼伦贝尔大草原、外兴安岭一带的广袤土地。合撒儿极善射箭,并担任带弓箭的科尔沁护卫军指挥者,负责守卫大汗营帐。“科尔沁”一词在蒙古语中即指弓箭手,后来逐渐演变为合撒儿后裔部落的泛称,即蒙古族群中著名的科尔沁部。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蒙古政权退出中原,各汗国和部族仍以蒙古大汗为名义上的共主。科尔沁部也历经多次迁徙,其中一支从世袭领地南迁至嫩江流域,因此也称嫩科尔沁。直到明末,蒙古诸部在内逐渐分成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三大部分,在外则和明朝、女真形成鼎立之势。

努尔哈赤像。来源/故宫博物院
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逐步加紧进攻中原的筹谋。在明朝和后金的争斗中,双方都选择依靠蒙古势力来彼此制衡。明朝依照“制东夷在先款西虏”的策略,极力拉拢漠南蒙古中实力最强的察哈尔部,而察哈尔部首领林丹巴图尔名义上也是蒙古大汗。而在蒙古诸部中,科尔沁部因与后金相近,努尔哈赤便开始以联姻的方式笼络科尔沁部。
1632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率军西征林丹汗,沿途收服蒙古诸部,统一漠南。1636年,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大清。满清在蒙古部落实行盟旗制,并在中央设理藩院统一管理蒙、回、藏等部族事务。
在盟旗制度下,蒙古科尔沁部形成了包括科尔沁左翼三旗、右翼三旗,郭尔罗斯前旗、后旗,杜尔伯特旗,扎贲特旗在内的嫩科尔沁十旗。十旗的会盟地在哲里木山,故称哲里木盟。

清代哲里木盟。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作为清灭明的重要盟友,科尔沁部在清代逐渐成为漠南蒙古中最为显赫的一支,“以列朝外戚,荷国恩独厚,列内扎萨克二十四部首”。科尔沁与清朝形成了“从龙佐命,世为肺附,与国休戚”的亲密关系,清太宗皇太极的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顺治帝福临的原配废后、孝惠章皇后均出身科尔沁部。乾隆帝在位期间,也曾三次巡幸科尔沁,还将孝贤皇后所生嫡女固伦和敬公主嫁给了科尔沁部的色布腾巴勒珠尔。
有清一代,科尔沁部及哲里木盟对于统治者来说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直至清帝逊位,哲里木盟被划归北洋政府的蒙藏院管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则由改设的蒙藏委员会管理。

通辽市地图。来源/央广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哲里木盟在行政区划上属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划归吉林省,十年后重归内蒙古,而“哲里木盟”之名也一直延续到新世纪前夕。1999年10月,哲里木盟建制被撤销,改设通辽市。而通辽市的辖区中,“科尔沁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科尔沁的名号。
在造梗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罗马正统在通辽”的戏谑推论很快就会过气,但源远流长的科尔沁文化确是实实在在地扎根于通辽这片土地上。

摄影/侣行自驾游,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美)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第8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2. (美)A.A. 瓦西列夫:《拜占庭帝国史324-1453》,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
3. (法)勒内·格鲁塞:《图解草原帝国》,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
4. 姜伯彦:《长河筑梦:蒙古民族史话(蒙元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7年。
5. 巴义尔:《科尔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7年。
6. 王觉非:《论关于沙皇伊凡四世的史学评论》,《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128-133页。
7. 刘毅:《历史文化、宗教传统与民族意识的互构——俄罗斯思想与第三罗马自喻成因的关联性初探》,《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第69-75页。
8. 杨宇、宋立恒:《明末清初满族与蒙古族科尔沁部的民族关系之探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42-44页。
9. 孙嵩霞:《蒙古统治俄罗斯历史新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6年第3期,第143-154+158页。

END

作者丨南麓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王用鑫 古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4 08:37 , Processed in 0.00832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