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让更多学生感受到积极的能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6 09:53: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让更多学生感受到积极的能量

2022年01月25日 09:15:34
来源:光明网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70万人因为心理疾病而自杀身亡。
心理抑郁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这种疾病不仅困扰已经工作的成年人,很多在校的大中小学生也无法避免产生心理抑郁的症状。
孩子们的抑郁,可能并不仅仅是因为“心理脆弱”“叛逆”,也并不是所谓的“矫情”,而是需要老师、家长、社会积极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

影响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心理健康程度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一句话概括得很贴切:“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好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性格、三观以及情商的影响可能会持续终生。试想,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吵架、不尊重对方,感受不到爱为何物的家庭当中,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导火索。主要体现在处理亲情、爱情、友情时的不成熟和不理智。如果原生家庭情况不佳的话,就更容易使之将情感寄托于其他途径,比如沉迷于恋爱之中。当遭受失恋的打击时,这些学生因为缺乏相应的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而走不出失恋的阴影,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还有些学生,因为自身性格和习惯原因,无法投入到正常的人际交往之中,经常和同学、室友产生摩擦,也极易产生极端心理问题。
学业、就业压力。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无法适应大学的自主、自律式学习方式,大学里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是在老师讲授的基础之上,更加偏重于个人的自学。如果一直无法摆脱高中时候以老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容易产生松懈心理,课程重视度下降,最终导致学业挂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进而造成较大的心理焦灼感和压力。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对未来的规划无非两种:就业或者继续深造。不论选择哪种,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淘汰,加之父母期望过高,多方面的压力汇集,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问题。
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解决策略
积极心理学的运用。除了传统教育中对于大学生消极心理进行干预、疏导和治疗,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个体予以关注之外,现在我们更加提倡“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更注重对大学生个人潜在能力的激发、积极心态的培养和引导,培养其更加积极的心理品质,包含积极的思想、情感、品性等。通过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在处理实际困难过程中运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运用积极的方式去解决。同时通过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使其提升幸福感,促进其实现自身价值,并具有更加积极的品质实施自我心理调整,提升其心理承受能力。此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积极心理学不再是以往“亡羊补牢”式地去解决单个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是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方式去建立广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基础。
重视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会促使人体分泌快乐元素“多巴胺”。诸多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通过减少抑郁情绪的作用机制,有效缓解和控制个体的消极情绪。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的强度与消极情绪具有关联效应,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大大降低消极情绪发生的概率,抑制个体情绪的波动,缓解心理疾病的发生。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还可以促进同学、老师以及外界之间的友谊,加大彼此之间的沟通了解。通过身体不断适应运动带来的刺激,可以引发生理极限被一次次打破的成就感,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掌控感,全面提升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提升学生个人面对社会挑战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从体育锻炼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开展团建、拓展、体育比赛等,不断增强大学生在面对人与人交往、合作,学业、就业压力等问题时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塑造健全的人格,消除或遏制消极负性情绪,提升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加强线上咨询疏导功能。以往大学的心理疏导都是以线下面对面的方式来开展,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接待时间相对固定,一般只能是心理疏导老师上班的时间,下班之后想要做到“面对面”进行有一定困难。其次,私密性较低。学生会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这也会使有些希望进行心理治疗的学生望而却步,反而失去了干预引导的最佳时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十分发达,以微信为例,通过微信这种全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解决心理问题拓宽了渠道,还能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咨询机会。高校也可以尝试培养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学生,利用微信对其进行辅导,充分发挥朋辈互助的优势,让更多的学生真正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所带来的积极能量。
(作者:徐迟,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助理研究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02:20 , Processed in 0.00814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