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3年参观中山陵被一学生发现,1小时后,突然驶来三辆卡车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24 04:17: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3年参观中山陵被一学生发现,1小时后,突然驶来三辆卡车                                                         

2022-02-22 16:16                    
                                       

前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个陆战大师,带领人民经过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赢得独立和人民解放,创建了新,
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当代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远远不止陆地,他同样把深邃的视线投向了太空和海洋。
1953年,视察南京时,就曾对太空探索和海军事业发表过一些很有哲理的看法。今天的正史观察,我们就来回顾那段历史。

参观中山陵,被一学生偶然发现
一九五三年二月,到达南京,下榻西康路省委招待所,听取了江苏省委的汇报,对江苏和南京的工作表示很满意。
接着,在玄武湖畔接见了省级机关部、厅、局负责人和来宁开会的地、市、县委书记,游览了玄武湖。晚上,还为《新华日报》题写了报头。
二十三日上午,一行游览凭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陵墓。
车出中山门,初春的天气还很寒冷,但一排排挺拔的法国梧桐树和雪松、宝塔松整齐地挺立在道路两旁,中山陵就坐落在一片苍翠之中。

中山陵
中山陵一九二六年动工,一九二九年建成,同年六月,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由北京碧云寺迁葬于此。陵墓位于紫金山南麓,背靠巍峨的山峰,俯瞰广阔的平原,占地约八万平方米,呈自由钟形式,雄伟壮观。
踏着三百九十二级台阶拾级而上,登上墓顶的平台,台中便是蓝瓦白墙的祭堂,门头上镌刻着中山先生的手书“天地正气”。在中山先生坐像前,虔诚地鞠躬默哀。然后,认真地观看刻写在四周墙壁上的《建国大纲》。
陈毅见他静立许久,担心他受累,便上前劝道:“主席,还有几个地方呢。”
“噢,噢。”应道。但他依然仔细地阅读完碑文后,才走进祭堂后的墓室。室内光线幽暗,气氛庄严肃穆。

柯庆施低声介绍说:“这穹隆状的墓室,直径大约十六米,室顶的图案是国民党党徽。”
“那中山先生的遗体安放在哪里?”
“这上面的白色卧像是大理石刻制的,安放中山先生遗体的紫铜棺就在卧像下面五米深。”
边听边点点头。他凝视着中山先生的坐像,半晌无语。然后,感慨地长叹一口气,背着手,绕着墓穴缓缓地转了一圈。
走出祭堂,站在宽大的平台上,举目远眺,山上松涛阵阵,山下良田沃野,青山绿水,赏心悦目。
此时,中山陵已经挤满了想一睹领袖风采的拥挤的人群。

一行瞻仰中山陵时,就被在祭堂前草坪上读书的一个学生发现了,他飞快地跑回学校,学校顿时轰动了,师生们坚决要求去看。
一个钟头后,三辆大卡车满载着全校师生员工,突然向中山陵疾驶而来。走出祭堂时,人群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向中山陵台阶,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彼伏此起。
视察南京的消息不胫而走。当车队驶到中山陵八号原孙科公馆时,门前又涌出了大片人群,气氛热烈激动。
怎么办?
陈毅大步走到门口,对着人群大声说:“你们都是的好学生,主席今天已经很疲劳了,要爱护主席的健康。”
激动的人群迟迟不肯散去。

罗瑞卿当机立断,来到人群面前,大声说:“为了的安全和大家都能清清楚楚地见到,我们应该有秩序地站成两行。”
在警卫人员的安排下,人群这才分成长长的两列,静静地坐在草坪上。
:我今天来看太阳黑子,可是老天和我作对!
这天下午,来到紫金山天文台。
绵延起伏的紫金山横亘在南京东郊,松柏参天,绿树掩映的第三峰上,几座白色的圆屋顶分外醒目。这就是著名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它是天文科学的象征和骄傲。

刚在休息室坐定,就看到茶几上的水果和糕点,他说:“我来就是要看看,我不是来休息的。”于是大家走出了接待室,进入到一个圆顶屋内。
沿着螺旋形的楼梯拾级而上,就是一个天文观测室。为担任讲解的是台务秘书李元,他打开天窗,解释说,观天的时候要将天窗打开。
随着天窗慢慢开启,头顶上是耀眼的蓝天白云。幽默地说:“我们这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喽!”
众人笑了,气氛轻松起来。

李元说:“打开天窗后,还要转动圆顶,露出我们要观测的天空。”说罢,他推动木柄,随着隆隆的响声,圆顶缓慢地转动。陪同的陈毅风趣地说:“天旋地转喽!”
观测室里有一架口径二十厘米的天文望远镜,李元告诉,这架望远镜夜晚可以观察星星和月亮,白天可以观测太阳。直接看太阳会烧坏眼睛,所以要用投影的方法看,就是把太阳的像投射在目镜后面木板的白纸上。每天都要观测太阳黑子,它和地球上的很多物理现象都有关系。
听完李元的话,建议说:“那就请你给我们看看太阳黑子吧。”
李元马上移动望远镜,可是这时天空布满云彩,遮住了太阳,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太阳露面。开玩笑说:“我今天来看太阳黑子,可是老天和我作对!”

楼下陈列有数十张天文照片,有一张日全食照片是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天文台台长张钰哲不顾飞机的轰炸,专程从昆明赶到甘肃临洮拍摄的。这是境内拍摄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很感兴趣地说,他想起了那次日全食。陈毅也清楚地记得,那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
这时,一张哈雷彗星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李元介绍说,这是一九一〇年,就是辛亥革命前一年出现时的照片,它每七十六年出现一次,下次将在一九八六年岀现。彗星总是背着太阳,它的尾巴是太阳光的压力造成的,有的彗星的尾巴足有几百万公里长。

听后,很有哲理地说:“彗星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其实空虚得很!”
大家都笑了起来。李元接着说:“彗星的质量是很小的,所以一九一〇年五月,哈雷彗星的尾巴虽然扫过地球,但地球平安无事。”
迅速接过话头:“幸亏它质量小,不然这个扫帚星早就把我们的地球不知道扫到哪里去了!”
笑声更响亮了。
参观了天文台陈列的几架古代天文仪器,叮咛道:“这些都是国宝啊!要仔细保护好!”

随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小山头。陈毅提议说:“这里是当年太平军和清军激战的天堡城,主席是不是上去看看?”
登上天堡城,俯瞰古老的南京城,眺望远处蜿蜒流淌的长江,提起了诸葛亮概括金陵形势时对孙权说的“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说:“天堡城地势险要,是保卫南京的前哨阵地,当年太平军与曾国藩血战,坚守了两年多,真不容易。假如洪秀全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情况就会好得多了。”
阴沉的天空下,山上的凉风吹过,带着阵阵寒意。上山已近两个小时,大家催促赶快下山。
李元想起了前一年在江苏如皋县发现的一块陨石。听说后,兴致勃勃地要亲眼看看这个“天外来客”。
原来,这是一块不规则的灰黑色石块,约五公斤重,上面还有一些坑洼的气印。

端详着手里这块沉甸甸的陨石,阐发了哲学道理:“天体都是物质的,陨石就是一种物质。恩格斯说过,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他说起了天体的起源和演变。
下山时,游兴不减。于是大家选择徒步下山,一路欣赏着紫金山的秀丽景色。
视察海军舰队:这个东西很好,要多造些!
在南京市内视察后,二十四日下午,回到下关码头,准备视察海军舰艇部队。
天下着蒙蒙细雨,码头上,整齐地停靠着“南昌”、“广州”和“黄河”舰以及101、104鱼雷快艇。观看了“黄河”、“广州”舰后,又登上“南昌”舰。
“南昌”舰汽笛长鸣,徐徐离开码头,驶入长江。

和海军官兵合影
不一会儿,鱼雷快艇的表演开始了,两艘快艇威武矫健,像离弦的箭飞驰而去,艇首高高昂起,溅起雪白的浪花,直奔天际。忽然,白浪划了道美丽的弧线,掉头回航,转瞬间与“南昌”舰擦肩而过。
伫立在“南昌”舰上,频频向快艇招手致意。雨越下越大,他的衣帽被雨水淋湿了,鬓边不住地滴着水滴。但他兴致不减,不住地询问快艇的性能,连声说,这个东西很好、很快,要多造些!
快艇的表演结束了,走进会议室,听取负责人员汇报工作,他指间夹着香,时而沉思,时而插话。得知“南昌”舰的舰员大多也是陆军调来的,便关切地问:“同志们都安心海军工作吗?”
舰长回答:“他们现在已经习惯了,都愿意干海军。”
接过话题:“还有帝国主义呢?”
了解到有些海军领导还没有出过海,说:“你们是海军了,干海军就要不怕风浪,一定要到大海里去锻炼。”
负责的同志汇报说,有些人看不起从陆军过来的工农同志,说他们是“土包子”,文化低,不能干海军。
则鼓励说:“文化低不要紧,我们有高度的阶级觉悟,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过去我们爬雪山、过草地都过来了,遇到这么点点困难还不能过来?”
说完,会议室里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视察海军
听说官兵们都基本掌握了海军技术,高兴地说:“好!要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嘛。没有文化的学文化,没有技术的学技术,技术也是可以学会的。我们建设人民海军,就是要靠政治思想好又有技术的人。”
随后,仔细询问了海军武器装备的情况。当了解到军舰所需的技术装备还不能自给时,他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嘛!光靠人家是不行的,海军建设一定要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结束了轻松活跃的谈话后,登上了驾驶台。舰长介绍说,“南昌”舰原来是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起义过来的国民党海军“长治”号。他将当时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原国民党海军下士陈仁珊介绍给,说此人就是当年国民党“长治”舰起义过来的,现在已经入党了。
听完介绍后,愉快地同陈仁珊紧紧握手。

视察快结束时,舰长请求为“南昌”舰题词,欣然同意。在导航雷达室,他拿起饱蘸墨汁的毛笔,抬头凝思,自言自语地说:“写什么好呢?”
罗瑞卿在身后提醒:“原来在‘洛阳’舰的题词就很好嘛。”点点头,举腕挥毫,写下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他一连写了三张,分别赠给“南昌”舰、“广州”舰和“黄河”舰。
下午四时,“南昌”舰缓缓停靠浦口码头。一行人结束了在南京的视察工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8 14:54 , Processed in 0.00956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