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荐读」优雅永不过时!越到老,越要活出自己的态度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2 03:51: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荐读」优雅永不过时!越到老,越要活出自己的态度                                                         2022-03-07 19:00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

不经意间,我们正走向人生的后半场

从呱呱坠地到两鬓染霜

岁月的行囊里装满了酸甜苦辣

接下来

在夕阳的路上能走多远

取决于我们的体魄和心态

01 不要怕被周围的人遗忘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论平民百姓,或是帝王将相,终将会淡出公众的视线。遗忘,是一种生命的常态,也是告别过去,迈向未来的最好方式。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卸任后,放下身段,东奔西走,频繁到国内外进行演讲。
所得收入不仅付清了过去打官司欠下的费用,还偿还了华盛顿和纽约两处住宅的贷款。

我们这一生,总是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和意外,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和迫不得已,曾经格外重要的人,也会有疏远的一天。
曾经无比闪光的记忆,也有被遗忘的一天。
被遗忘不要紧,要紧的是过好自己的余生。
02 不要老窝在家里 王维曾言:“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很多人将其视为座右铭,但是现代人对这句诗往往有所误解,把所谓的“静”当成“不动”。
这不是静,而是自我的禁锢!
我们一起看这首诗的下阙是怎么说的:“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爬山、乘凉、弹琴、唱歌……王维的静,是心静,他的生活,多姿多彩得令人羡慕。

所以经常出去走走,适当地进行一些科学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够增长见识。
许多人发现自己和子女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孩子们在谈论些什么,我们常常听不懂。
多出去走走看看,多接触新事物。
纵使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绝对能提升生命的宽度,也能拉近自己与子女的距离。
03 不必总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 结发夫妻也好,母女父子也罢,不管是怎样的血缘关系,每个人都是生命的独立个体。
当孩子们都各自成家立业时,也是我们该选择体面退出的时候了。
子女长大后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即使血浓于水,也应该保有分寸感和界限感。
这不是亲情淡漠,而是更深层的理解与宽容。
在变老的路上,你也该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了。

放手让孩子们去闯吧!哪怕前面是一堵南墙,也是他们人生必须经历的路程和收获。
别让过度的亲情,成为孩子和自己负累。有时候淡然处之,比指手画脚更能拉近彼此的关系。
渐渐老去的是年龄,但不老的是我们的心。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优雅的风骨犹存。
04 不做局外人 等到退休以后,如果社交能力不好,儿女又不在身边,很容易会感到孤独寂寞。
诸事缠身可能还心有抱怨,离开工作岗位无事可做,容易造成强烈的心理落差。
要知道,“退休”并不等于“闲”。
人退休了,以为整个世界都和自己无关。其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去找寻属于自己的“感兴趣”和“有意义”。
身体还健康,思维还敏捷,退而不休,可以做一些自己当初想做又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
肖伯纳有一句名言:“六十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
年轻的时候,要为孩子付出,要为家庭奋斗。当你渐渐老去,生命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愈是人生向晚,愈要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只要你不抛弃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不会抛弃你。

很喜欢《心是一切温柔的起点》中的一句话:“人都会老去,而我想漂亮地老去。”
漂亮地老去,与其说是具有半老徐娘般美丽的面貌,还不如说是一种具有年轮之美、心灵不起皱纹的生活姿态。
不管是痛苦、忧伤、挫败,还是幸福、快乐、成就,都已经过去了。
从现在开始,保持美丽的态度、坚持健康的运动、一颗善待自己的心、一个修炼气质的爱好、有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样,生命才有意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7:35 , Processed in 0.00738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