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寻真正的世外桃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4 05:54: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探寻真正的世外桃源                                                         2022-02-17 10:50                    
                                       

文: 扬帆
晋代诗人陶潜的名篇《桃花源记》里,讲述了武陵渔人偶然进入一个世外桃源的故事。然此后,便“无人问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对这个地方念念不忘,世上是否真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
文章中的无人问津,并不代表世人已经遗忘了它——那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地方,一般都认为,就是今天的湖南桃源县。这究竟是一番怎样的天地呢?亲临之后才深有体会。

面朝着滔滔的沅江水,背倚着巍峨的群峰,我们穿过桃花源的牌坊,渐渐来到传说中的桃花溪。沿着溪水逆向前行,一大片桃林出现在我们眼前,“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竟与陶诗中描摹情景的一模一样。我们立刻感到自己仿佛即将步入世外之境了,而这条路正是通往此境的必经之道。因此走得格外小心,也异常期待与兴奋。
桃林深处有一座桥,过桥不远,就看见一窟古洞,即为秦人藏身之入口了。进洞行走数十步,眼前就“豁然开朗”。不仅看到了“土地平旷”的“千丘田”,也有“屋舍俨然”的“豁然轩”。千丘池旁有“延至馆”,相传这就是桃花源中人宴请渔人的地方。

当地居民告诉我们,最早来到这里的是三个人,一个男的,两个女的。男的叫李立,是为了逃避秦始皇抓民夫修长城;一位郭嫂是为了逃避秦始皇选民女进宫;还有一位老妈妈是失去儿子媳妇的孤老。他们三人进入桃花源后组成家庭,生儿育女,后来渐渐形成村落。因是由三姓组成,所以这村子叫做“三合村”。
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此地就以自然风景而著称,晋以后建立了桃川宫等人文景观。大约北周时,人们发现这里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十分相似,就改名为“桃花源”。自唐朝始,从县城到溪水岸四十多公里的桃花源游览区才正式开辟。宋代,从沅江畔到桃花山,形成了巨大的建筑群,可惜在元末时遭火灾所毁。
历代以来,孟浩然、李白、韩愈、苏轼等大文豪都曾到过这里并留下墨宝。直到清光绪年间,桃源县县令余良栋重新修建了陶渊明的祠堂,沿山配置了亭台楼阁:问津亭、延至馆、穷林桥、水源亭、豁然轩、高举阁、寻契亭、既出亭、问路桥等,都是以《桃花源记》来命名。桃花源的面貌自此一直保存到今天。

有趣的是,这里每一处景物几乎都有一段故事。比方说,那位最初发现桃花源的武陵渔夫,名叫黄道真。他在发现桃花山洞口时,先把自己的小船用缆绳结在那里,然后才进入。在里面住了几天之后,再来到渡口时,一看小船已经烂掉了。这才明白,原来“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于是,这块地方就被称为“烂船洲”了。
如果对一些新建的亭台楼阁不感兴趣,也可以享受这里宁静的田园风光。临沅江,靠群山,遍地古树修竹,《桃花源记》里描绘的意境尚可寻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4 10:15 , Processed in 0.00793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