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豚成群出没长江,1.6米铜头鱼被钓起、湖北大鱼频现预示了什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27 03:53: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江豚成群出没长江,1.6米铜头鱼被钓起、湖北大鱼频现预示了什么                                                         2022-04-02 10:09                    
             长江江豚是江豚的三个亚种之一,也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类生物物种,它长着一张可爱的“笑脸”,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天使的微笑

随着长江流域高密度的船只运输、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人类大量的捕捞作业,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长江江豚已经由2012年的易危物种,到2017年发展为濒危物种。世界自然基金北京办事处曾在2012年预测到,如果不实行保护措施,长江江豚将在10到15年之后惨遭“灭绝命运”。
江豚出现 从2001年起,我国就制定了《长江豚类保护行动计划》,对于江豚活动区域严格限制了船只流量以及禁止使用非法渔具捕捞。2019年12月27日,农业农村部宣布至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政策实施以来,江豚的数量越来越多了,在长江流域的湖北宜昌段、武汉段等地,人们惊喜地发现,又出现了江豚成群出没的画面。

铜头大鱼被钓起 在长江江边的湖北宜昌段,便有人钓起了1.6米的巨型铜头鱼,着实震惊了一众围观者,这种鱼学名叫鳡鱼,因为它铜黄色的头部又被俗称为“铜头鱼”,在早年间里,这种鱼是十分常见的,而随着前几年的捕捞作业与水利设施的开发污染,这种体型巨大的大鱼,也逐渐被列入“罕见”的行列。

如今,大鱼又在此在长江出现,是令人惊喜和雀跃的事情,可见禁捕计划初见成效,长江流域慢慢开始恢复昔日的景象,而上世纪90年代,有上百头江豚翻腾捕食是常有的场面,这次大鱼的惊喜现身,也许我们能期待一下再次看到这些热闹的画面。
湖北大鱼频现,十年禁渔初见成效 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长江鱼类资源逐渐匮乏,大鱼已经很难再见,便有了“十年禁渔计划”,禁渔计划由农业农村部在2019年12月27日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中提出,至2020年1月1日起,在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资源保护区,实行禁渔计划,全面禁止生产性质的捕捞,计划暂定期为10年。

有人曾表示怀疑,长达10年的禁渔计划会影响到人们吃鱼吗?实际上,野生鱼对鱼类的基因库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人工饲养的鱼在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退化的现象,如果不禁止对野生鱼的捕捞,将来将会出现无鱼可吃的现象。禁渔不仅有助于珍稀物种的恢复,也对渔业资源的恢复有巨大的意义,长江的经济鱼类的性成熟时间为3-4年,10年的禁渔时间可以使经济鱼类的繁殖2-3代,如今钓起的巨大铜头鱼和成群出现的江豚说明禁渔计划已经初见成效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有的生态系统,孕育了种类繁杂的水生生物,其中,长江流域特有的古生生物和珍稀物种也极为丰富。就目前而言,在长江中发现的水生生物共有4400种,2021年8月末,检测人员在长江上游的赤水河又发现了长江鲟,这次检测到的长江鲟体长达到了1.15米,这种大鱼已经是很久不曾见过的了。长江鲟是长江特有的珍稀物种,早在21世纪初,其自然繁殖活动就已经停止,禁渔之后,人们惊喜地欢呼到,长江鲟又回来了。

曾经,除了长江鲟和江豚,长江流域还有很多珍稀的水生物种,它们有的已经灭绝,有的也濒临绝迹。例如:白鲟,距今已存在1.5亿年,主要生活在长江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2003年1月27日是人类记录的最后一次白鲟活动的讯号;中华鲟,其生命轨迹可追溯到1.4亿年前的恐龙时期,根据最新的监测结果表明,如今长江流域生活的野生中华鲟已不足百尾;白鳍豚,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并于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的一份报告中,公布了白鳍豚的功能性灭绝,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白鳍豚的身影。

如今大鱼频现,十年后长江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长江大鱼重出江湖:
随着禁捕计划的实施,长江流域已经在慢慢恢复以往的生机,有人说,江豚的出现以及大鱼被钓起都暗示着,未来十年的禁捕计划下,会有更大的鱼出现。曾经在长江活跃的大鱼,“中华鲟”、“胭脂鱼”、“青鱼”等地出现将指日可待,以前渔民曾捕捉到的中华鲟有重达700斤,有句俗语叫“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其中,胭脂鱼就有“千斤鱼王”的美誉,昔日长江大鱼,百斤、千斤的大鱼对渔民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而如今百斤大鱼已成罕见,不免令人唏嘘,我们都希望在不就的将来,能够重新看到“长江大鱼”的雄伟场面。

成群江豚欢呼雀跃: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千上百只江豚在江面翻腾跳跃是常见的画面,江豚本身喜欢在水流较为缓慢、水域宽阔和鱼类资源丰富的地方活动,由于人类活动使得江豚的生活环境被打搅,近十几年来,人们都很少看到江豚的身影,更别说是成群江豚活跃的景象了。十年禁渔的实施,让江豚再次浮出江面,令不少人感到欣慰,江豚是肉食性动物,以水中的其他鱼类为食,江豚会在鱼类繁多的地域活动,江豚的出现表明鱼开始越来越多了,似乎也是在告诉我们,这次保护长江的行动,我们做得不错。

繁杂多样的鱼类集现:
随着禁渔计划的实行,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多样性正在逐渐恢复,现在监测的江段就采集到了已经消失多年的细鳞鲴、异鳔鳅鮀和鲈鲤等,且到现阶段为止,船只监测到的鱼量是禁渔之前的一倍左右,可调查的鱼类资源也从禁渔前的32种上升到了37种,近日,也有人在长江扬州段六圩河口看到密密麻麻的大鱼捕食小鱼的壮观场面,这样的场景,已经是很多年没有见过的了。

结语
有人担心,禁渔计划实施下去,长江会不会出现“鱼满为患”的现象?事实上,能出现种群泛滥的现象是生态失衡的表现,长江的生态系统比较健全,能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比如人们常说的四大家鱼,繁殖速度较快,恢复的速度也较快,食肉性的鱼类在保护下也会慢慢恢复,以控制食草鱼类的繁殖,而长江水鸟们的捕鱼活动也会维持这个平衡,我们大可不必担心“鱼满为患”。
成群的江豚再次出现,湖北大鱼的频繁现身,是长江生态系统恢复的最好见证,不过,生态系统的恢复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十年禁渔的初见成效,已经令我们感到欣慰,期待十年之后,长江会是一番鱼类成群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宝长江江豚濒临灭绝[J].水产养殖,2012,33(10):53.
  [2]吴芳丽,胡梦红,王有基.长江江豚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分析[J].人民长江,2014,45(S1):40-44.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4.s1.008.
  [3]胡剑.“水中大熊猫”——白鳍豚[J].初中生学习指导,2020(01):17.
  [4]王嘉兴.别了,长江白鲟[J].风流一代,2020(17):56-57.
作者:Sunshine 审核:henna 校稿编辑:李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4-27 03:54: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冷梅 于 2022-4-27 03:55 编辑

南水北调通水8年,干渠中的鱼有多大?真的有米级大鱼吗?                                                         

2022-04-24 08:29                    
                                       

中国南水北调至今已经八年了。当时,中线黄河是以干渠开始充水试验,之后丹江水库的江水随着干渠流入到了北京寻常人家中。南水北调的通水涉及到了沿线超过20个大中城市,周边的县市都有惠及,通水几年来,南水北调工程已经累计输水500亿立方米了。对缓解了北方部分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

可能不少人会有疑问,通水这么多年来,得益于南水北调工程的环境,干渠中的鱼类可谓是生活在天堂里,那么干渠中的鱼到底能长到多大呢?

丹江口水库的鱼类

南水北调是一项规模非常庞大的输水工程,以已经通水的中线工程为例子,输水的干渠长度达1432公里,地跨4个省,14个大中城市。

南水北调中线的主要水源地就是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和河南省的交界处,始建于1958年,当初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洪、灌溉和发电。而丹江口最为重要的两个注入水源分别是汉江和丹江。

在2005年的时候,为了让丹江口水库更好地服务于南水北调的工程,还重新加高了水库的大坝。丹江口的水域面积在蓄水完成后达到约1022平方千米,这里同时也是鱼类的天堂,除了常见的四大家鱼之外,还有鳡鱼等掠食性鱼类。输水干渠开闸之后,这些鱼类大概率会通过引水闸进入到干渠当中。

民间普遍认为,在水比较深的地方,河流当中更可能长出体型巨大的鱼类。南水北调的干渠与我们长江、黄河等大河相比自然是狭窄了许多,那么这里是否有孕育大型鱼类的条件呢?

干渠中的鱼类能长多大?

南水北调工程的干渠水面宽度平均是在50米左右,水深在6-7米的样子。虽说与大江大河比不了,但是对于淡水鱼类来说也已经是非常优越的自然生长环境了。而且干渠当中是严格禁止人为的捕捞行为的,因此这里的鱼类生活可以算得上是相当滋润的。

但生活在这里也有一定的劣势,干渠中鱼类食物的来源可能相对比较缺乏,这也会导致鱼类的体型无法长得非常大,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然而,据相关人员的描述,干渠的引水闸附近是有很多大鱼的。在干渠水质检测的浮桥旁边,鱼群特别的密集,甚至可以说是密密麻麻。工作人员表示最大的死鱼可能会有70多斤,达到“米级”的鱼类其实非常常见。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鱼类都会从水库通过引水闸,通常是体型比较小的鱼类或者鱼卵会进入。考虑到鱼类的生活习性,大鱼比较习惯逆游,也就是说越往北的干渠,大鱼的数量其实越少。

南水北调的干渠中的水,其实都是饮用水。所以水体会比我们日常看到的河流干净不少,而且干渠附近的绿化带非常之宽,大多数人都无法直接接触到水体和这些鱼类。曾经有摄影爱好者拍到了干渠当中的大鱼,从粗略的估计来看,这条大鱼的体型至少有1-2米,体重可能有40-50斤的样子。

干渠中的鱼有净水功能

由于干渠中的水主要是饮用水,因此水体中的杂质比较少,对于鱼类来说食物也是比较缺乏的,这一点我们在上面提过。干渠是严重钓鱼的,所有的鱼类都是受到了严格的保护的。有人会想,如果鱼类一直不捕捞的话,是否会泛滥成灾,导致水体营养化呢?

干渠在设计的时候,在上游的引水闸中都加入了网状的过滤装置,只有小鱼和鱼卵能够进去,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大型鱼类的数量,减少鱼类的排泄物导致水体营养化。

实际上,鲢鱼和鳙鱼其实都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投放合理比例的鱼类,是可以净化水质,防止水体污染的。而且日常中的相关部门也会对其进行检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鲢鱼和鳙鱼的体型也会逐渐增大,米级大鱼在干渠当中不算稀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17:51 , Processed in 0.00935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