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宏村“养牛”,西递“造船”,皖南古村落趣多多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3:33: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宏村“养牛”,西递“造船”,皖南古村落趣多多东方文化杂志

2022年05月06日 09:00:33 来自北京




◆ ◆ ◆ ◆ ◆

在中国皖南的青山秀水中散落着这样的古村落:一座座粉墙黛瓦的老屋,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宁静的大地上,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保留着初建时的风貌,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徽派建筑的典范之作——宏村、西递。
宏村、西递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天下。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下“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的诗篇,道出了皖南乡村的独特意境: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淳厚从容的民风人情。

宏村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经数代不断铺路筑屋、引渠修塘,族人繁衍生息,绵延至今已有八百多年。
据《宏村汪氏宗谱》记载,当时宏村汪氏始祖路经此地,见这里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又有溪流环绕成水抱,形胜极佳,认为此地风水很好,于是全族移徙于此定居,这便是宏村形成之始。

公元1276年之前宏村村落范围示意图

后来,汪姓祖先在外做官、经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纷纷回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到了明永乐年间,为了使村落更符合风水吉祥的观念,时任族长的汪思齐和夫人胡重倡议引水贯村,并力邀风水先生何可达及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出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的“牛形水系蓝图”。在规划中,首先利用村中的天然泉水,扩掘成半月形的月沼,作为“牛胃”;然后在村西吉阳河上横筑一石坝,用石块砌成有60多厘米宽400余米长的水圳,引西流之水入村庄,绕着古老的楼舍,贯穿“牛胃”,这就是“牛肠”。沿途建有踏石,供两旁的住户浣衣、灌田之用。在西虞山溪上人们还架四座木桥,作为“牛腿”从而形成“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桥为牛脚”的牛型村落。

月沼

据说当时开挖月沼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形,但胡重却坚决反对。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遂决定挖成半月形,月塘作为村子的“内阳水”,以表示汪氏子弟永远处于积极、向上的奋斗姿态!
再后来的嘉庆年间,风水先生认为牛有“反刍”功能,应该有两个胃,又将村南百亩良田开掘成了南湖,作为另一个“牛胃”,用水圳作为连接器,起过滤水质效果,形成了一整套涓涓流淌永远不息的水系。至此,历时130余年的宏村“牛形村落”设计与建造终于建成。

宏村水系最终构成图,明末至今。

南湖

在这套先进的生态循环水系的滋养下,宏村人世代繁衍,可谓人杰地灵,孕育了许多名噪一时的文人墨客、富商巨贾,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著名的徽商汪定贵。
汪定贵童年时才智过人,十六岁读完私塾,随本村长辈赴江西九江当学徒,开始了商贾生涯,后转在安徽芜湖聚顺盐号当伙计。他处事谨慎、办事稳重,获得老板信任,没几年又回到江西九江独自经商,渐渐成了九江的富贾,积蓄了大量资金。
但在古代有士、农、工、商之分,商人虽然富有,却地位低下。据说汪定贵发达之后,曾花钱捐了个五品官,自认为已经摆脱了卑贱的等级。他还在老家宏村修建了一所大宅——承志堂。这座建于19世纪50年代的民居,建筑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是宏村中最大的建筑群,被誉为“民间故宫”。在承志堂前厅中门上有一个“福”字,而中门两侧的偏门上却各雕了一个“商”字,寓意是任何人都要从商人脚下过。徽商们的“傲娇”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承志堂

宏村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多达140余座,这些白墙黛瓦的屋宇浓缩了古代徽派建筑的精华,传达着徽州文化的精神和智慧。除了布局工整、结构精巧,装饰华美的民居,还有明清时期儒家昌盛时期的私家园林、书院以及祠堂等公共设施。宏村的各类建筑均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都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无一不体现出东方民族独特的智慧和美学面貌。



西递

西递的历史要比宏村更为悠久,村落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据文字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昌翼公。唐朝末年,大将朱温发动叛变,唐昭宗李晔自知大难临头,便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托付给贴身侍卫胡三。胡三带着小皇子一路提心吊胆地回到老家婺源,为防止朱温找到小皇子,胡三便将他改姓为胡,取名为昌翼。胡三知道,小皇子一旦身份泄露就有可能给家族招来杀身之祸,所以胡氏家族此后并不向往繁华的大都市,反而喜欢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在他们的心中,只有外人难以发现的桃花源才能给他们带来安宁。

胡昌翼长大后考取了明经科进士,准备封赏做官时,养父告知其身世,从此他放弃做官,一生专心研读经典并撰写了《周易传注》等《易》学专注。为了报答养父的养育之恩,昌翼公临终前告诉子孙后代,虽然我们是李唐后裔,但是永远不要将胡姓改为李姓,为了和其他胡姓区别开来,他在前面加上当年获取功名的“明经”二字,开创历史上重要的明经胡氏。
公元1077,胡昌翼的第五代后人胡士良在前往都城南京途中经过皖南西递,被这里绝美的山水地势宜居环境所吸引,心想:这不就是胡氏一族寻找多年的桃花源吗!于是举家从婺源搬迁到西递,此后写下了胡家在这块土地上九百年的历史。

西递大牌坊

明代,胡氏家族子孙相继离家经商,成为徽商的中坚力量,胡氏家族也积累了巨额财富。17世纪中叶的二十四祖胡贯三甚至成为清代六大富商之一。在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胡氏家族开始在故乡大兴土木,建造大量的房屋、林园和祠堂,有一段时间,出现了“三千烟灶九千丁”的场景,这导致了我们后来看到的西递村仍然保留了明清两代的基本特征。由于保存良好,又被称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保留下来的明清古民居有200余座。整个村落在扩建时呈船型布局,两端窄中间宽。由于山谷地形,两条清溪穿村而过。街巷两旁参差错落的点缀着淡雅朴素的古建筑群,这些都是胡家人留下的生活痕迹。

西递民居

这其中最著名的建筑叫做敬爱堂,是胡士良第九代孙子胡仕亨的住宅,后因胡氏子孙繁衍旺盛,遂被扩建为宗祠,是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典型徽派砖木结构建筑,也是西递村现存最大的祠堂。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敬爱堂门楼飞檐翘角、气宇轩昂。一进大门,是长方形的天井合院,供采光之用。上庭梁上悬挂彩灯。中门樱花枋上高悬“敬爱堂”楷书匾额,赫然醒目。“敬爱堂”名寓意深远,既启示后人须敬老爱幼,又示意族人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启示后世子孙不忘初心、传承家业。

敬爱堂

胡家的精神随着这些建筑流传了下来,胡氏一族至今仍安闲的生活在这片祖先选中的桃花源,成了真正的桃花源里人家。

徽式门楼

然而,随着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衰落,给 西递 宏村带来兴旺的古代徽商已经没落,古时的徽州也已不复存在,但是这座徽州古村落早已成为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遗存,承载着人们对徽州传统文化的追求以及对世外仙境的向往。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05:47 , Processed in 0.00869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