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彭总阻击马家军,主席放心大睡:敌人未败,不要叫醒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9 05:06: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彭总阻击马家军,主席放心大睡:敌人未败,不要叫醒我!                                                         

2022-05-19 10:16                                      

作者:肖运锬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1935年10月主席赞扬彭总在吴起镇打败敌军尾随追击、“割掉”西北顽敌这条“尾巴”的战斗中,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诗。

彭总
1935年10月19日,时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的彭总,随完成历时一年有余的艰难长征,率红军陕甘支队第2、3纵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准备与陕北红军会师。

吴起镇
正在此时,蒋军接踵而来。蒋氏电令西北各部:敌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企图进入陕北与刘志丹会合,各部要前往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
民国时期,实际控制甘肃、宁夏、青海的地方军阀,有著名的马步芳、马鸿逵、马鸿滨,合称西北“三马”。在西北“三马”的战斗序列中,最著名的就是他们的骑兵。马家军的骑兵不但人马众多,机动性强,速度快,步兵辛辛苦苦走一天的路程,马家军骑兵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轻松追上;而且其冲击力强,残忍嗜血,当两军对垒之时,步兵的老式枪支往往还来不及反应,他们就像旋风一般呼啸着席卷而来,手起刀落,血肉横飞。所以,当时的人们对马家军的骑兵往往是望而生畏。红军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时,遇到的劲敌也是马家军的骑兵。

西北“三马”
当时尾随追赶和堵截红军陕甘支队第2、3纵队的,除了马鸿宾部第35师及其骑兵团外,还有东北军白凤翔部第6师主力和归其指挥的第3师,甚至曾在腊子口地区遭受红军沉重打击的蒋军新编第14师鲁大昌部,也急不可待、星夜兼程地赶来,企图报腊子口的“一箭之仇”。当时红军陕甘支队第2、3纵队,面临的形势十分危急。
主席认为,不能让敌军一直跟着红军进入到陕北苏区,那样对陕北苏区的危害极大,所以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坚决“砍掉”围追堵截蒋军这个凶残的“尾巴”。而且要坚决打好这一仗,作为与刘志丹、谢子长等人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见面礼”。
毛、周和彭总等首长对敌情认真研究后,反复思考,最后决定由彭总亲自指挥这场战斗。彭总立即赴前沿观察地形,认真分析了敌人骑兵人马众多、机动性强的特点,便决定利用吴起镇的高塬深沟,摆兵布阵,设下“口袋阵”,采取“刺猬式”的伏击战术,形成“球形”阵法,对付来势汹汹的敌人。
于是,红军兵分三路,分别隐蔽在五道沟的头道川、三道川和正面的西南山,形成三面夹击的态势,并派红军干部团故意示形于外、步步阻击,节节撤退,诱敌深入。

21日清早,只见远处黄色的灰尘滚滚腾起。马鸿宾剽悍凶残、嗜杀成性的骑兵杀气腾腾,呼啸着冲了过来,很快进入了红军的伏击圈。彭总下达了攻击命令。顷刻间,“哒哒哒”的枪声、“呯呯嘭嘭”的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敌阵中顿时火光冲天,山谷里如雷鸣电闪。
几十挺轻、重机枪同时射击,子弹像雨幕一般向敌骑兵倾泻而去,手榴弹接连不断地在敌群中炸开,毫无防备又冲在前面的敌军纷纷落马坠地。后面的骑兵立刻从马背上跳下来,牵马提枪应战。一时间,人喊马斯,阵脚大乱。没有几个回合,马家军就被打得狼狈逃窜。那些滚下马的伤兵,被狂奔乱跑的战马活活踩死。一些脚还挂在马蹬上来不及取出的骑兵,就被惊马“噗噗噗”地拖着狂奔乱跑。英勇的红军在彭总的指挥下,打得敌军骑兵纷纷落马,溃不成军。

马家军骑兵
主席连日奔波劳碌、疲惫不堪,对彭总指挥作战很放心,便吩咐警卫人员说:“我要睡了,枪声不停,敌人未败,不要叫醒我!”说完就在观战的平台山上一颗梨树下,放心地席地而卧,呼呼大睡起来。即使枪炮声响个不停,也充耳不闻。
马鸿滨的骑兵被击溃后,赶来支援的东北军骑兵师和鲁大昌部,又遭到红军迎头痛击,于是纷纷掉头逃命。红军立即乘胜追击,利用土岗深沟的地形优势,采取分块切割、相机包围、逐步碾压的战术,把敌军分别包围在二道川、平台山,头道川一带,给予毁灭性打击。双方激战近3个小时,红军大获全胜。
不可一世的马家军等骑兵部队,遭受最为惨重的打击,也使得他们第一次尝试到了红军的厉害。经此一役,不但打破了“三马”骑兵“勇不可挡”的神话,而且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这场战役,红军创下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步兵打败骑兵的奇迹。至此,红军切断了长征途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结束了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宣告蒋军围追堵截红军的阴谋彻底破产。
红军到达吴起镇时,吴起镇地广人稀,人民生活十分艰难。但为了迎接红军,吴起民众在当地苏维埃的组织下,腾窑洞,筹粮食,做军鞋,缝制棉衣,救护伤员。到处是一派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情谊深的景象,红军将士深深为之感动。

民众支前
主席得悉战斗胜利后高兴异常,提笔为彭总的骁勇善战写下了著名的六言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彭总纵横驰骋、一往无前的威武雄姿和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的非凡气魄。彭总居功不自傲,把诗的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彭总元帅
彭总后来率领西北野战军解放西北时,又一次收拾了凶残的马家军骑兵,马家军被我军全部剿灭。为首的“三马”中,马鸿滨于1949年9月率原81军起义,对宁夏全境解放作出了贡献,后在宁夏任职。马步芳兵败后逃往台岛,病死在沙特。马鸿逵逃到台岛后不久,被蒋氏撤职查办,深感自己在岛上没有容身之地,便谎称去美国就医。1970年1月病死于洛杉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09:25 , Processed in 0.0076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