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3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泰蓝的发展及工艺特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07:17: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11-29 18:56 编辑

                                                                     景泰蓝的发展及工艺特征

         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又称“铜胎掐丝珐琅”, 其制法即于铜器表面上以各色珐琅质涂成花纹,花纹的四周嵌以铜丝或金银丝,再用高火度烧即成。这项工艺始于明代景泰,而且初创时只有蓝色,所以叫景泰蓝。现在虽然各色具备,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因为景泰蓝已变为一种工艺的名称,而不是颜色的名称。

        景泰蓝工艺在元、明、清三代王朝的历史变革中,工匠艺人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景泰蓝文化。旧时的景泰蓝艺术品专供皇宫贵族享用、她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在昔日的皇室圣地紫禁城、皇家园林颐和园里,还可以看到那时的留下来的景泰蓝艺术珍品。

       今天,北京景泰蓝工艺品畅销世界五大洲,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景泰蓝是一种特种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先在云南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但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明代宣德年间是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成熟的阶段,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达到辉煌阶段,“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景泰蓝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

  据此,中国元代后期已出现掐丝制品,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兽耳三环樽、勾莲鼎式炉、缠枝莲象耳炉等,应是我国元代晚期作品。在《宋史·外国列传》中记载:“大食国”本波斯之别称。“大食”,是宋、元时期中国对西亚阿拉伯地区的称谓。有关专家根据史料分析,“铜胎掐丝珐琅”大约于13世纪末,由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传入之初,被称作“大食窑器”、“鬼国窑器”和“佛郎嵌”。1935年中华民国北平市政秘书处编辑的《旧都略》在谈到景泰蓝起源时,援引《陶说》写道:珐琅,在过去叫“佛郎”,又叫“发郎”、“发蓝”,产于“拂”。唐书称拂即大秦。大秦即中世纪罗马帝国。据有关史料记载,13世纪下半叶,元蒙军队远征,横跨欧亚大陆入侵西亚,俘虏了大批有专业技能的工匠作为工奴输往后方,专为蒙古贵族生产豪华日用品。此时,阿拉伯地区流行华丽的金属胎珐琅制品。在这种情形下,烧造“大食窑器”的阿拉伯工匠带着烧造技术和主要原料来到中国。

  中国有句很有哲理的老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使这种以金属为胎填敷珐琅釉料烧制而成的作品是舶来品,但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土壤上,也很快就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景泰蓝”这个称谓最先见于清宫造办处档案。清6年(1728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五月初五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月四日,怡亲王郎中海望呈进活计内,奉旨:……珐琅葫芦式马褂瓶花纹群仙祝寿,花篮春盛亦俗气。今年珐琅海棠式盆再小,孔雀翎不好,另做。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一记载,把仿景泰蓝时期的珐琅制品称作“景泰蓝珐琅”,这是目前所见“景泰蓝”称谓的最早文字记录。

  景泰蓝见于实物,以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为最多。这个时期,工艺的风格特点已经形成,技艺精湛,接近成熟时期。品种有瓶、盘、碗、炉、圆盒、香熏等。后来出现了鼎之类的欣赏品。制作胎型的物质材料有金、铜两种。纹样多为蕉叶、饕餮,狮戏球、西番莲和大明莲。釉色多为天蓝(淡蓝)、宝石蓝(青金石色)、浅绿(草绿)、深绿(菜玉绿)、红色(鸡血石色)、白色(车渠色)和黄色。故宫所藏宣德年间的番莲大碗,花形饱满、色调鲜艳、釉质坚实,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景泰年间的景泰蓝制品,从故宫等地陈列过的实物来看,工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宫廷内的御用监(皇家厂坊)设有制作景泰蓝的作坊(《日下旧闻考》)。这个时期制胎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胎型有方有圆,并向实用方面转化。除了瓶、盘、碗、盒、熏、炉、鼎之外,还有花,花盆、面盆、炭盆、灯、蜡台、樽、壶等器物,有龙戏珠、夔龙夔凤等寓意吉祥的题材,有云鹤、火焰等表现道教、佛教内容的题材。大明莲的纹样也日趋丰满,枝蔓形状活泼有层次,釉色也出现了葡萄紫(紫晶色)、翠蓝(天蓝、宝蓝的中间色)和紫红(玫瑰色)新色,这个时期的釉色具有内涵的亮度和纯度,放射出宝石的光芒。在以后任何时期也没有达到这种水平。在装饰手法上,非常重视金工的处理。器物的顶、盖、耳、足边线等部位,多有錾活装饰。朱家缙先生说这个时期的制掐丝;整齐、;磨光;细润,镀金匀实""是在宣德时代基础上的又一步提高。"(《文物》1960年第一期)。

  明代景泰蓝的造型大都为器皿,多数为历代陶瓷及青铜器的传统造型。其装饰纹样以大明莲为主,也有少数串联花卉和青铜器纹样变形的装饰,其色彩以二蓝(湖蓝)为主色调,配以少量红、白、绿、黄等色。色调统一、讲究、装饰得体,装饰铜活造型优美,粗细结合,重点突出。景泰蓝工艺成熟朝,以其绚丽多彩、富有民族气息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清代是掐丝珐琅工艺发展的又一期。由于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皇宫养心殿设立御用工厂,称;造办处"。三十年(1691年)"造办处"的御用工匠多至几百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设""来制造各种御用器物。珐琅作也是其中之一。但这个时期的制作水平较之明朝无大发展。到了时期(17361796年)景泰蓝与雕漆、金漆镶嵌等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乾隆四年,从广州招来珐琅艺人梁绍文,邀扬州艺人王世雄进宫制作珐琅器。这一时期,景泰蓝制品在皇宫内处处可见。小到床上使用的帐钩,大到屏风,甚至高与楼齐的佛塔(故宫珍宝馆乾隆花园内,承德外八庙小布拉宫内的大殿都有陈设),以及日用品,桌椅、床榻、酒具、砚、匣、笔架、建筑装饰、宗教用品等等,无所不备。

  这个时期所采用的物质材料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金胎金丝,中等者银胎银丝,下等者铜胎铜丝《北平珐琅工业近况》1928年)。花纹的内容也比明代更为广泛。花鸟虫草图案更加生动多姿,龙凤图案越显刚柔相济,大明莲也演变成精美细秀的勾子莲,并出现了利用历代文人名画掐制的作品。这时已开始使用手摇压丝机,使丝工技艺达到了空前的匀称精美。釉料不仅出现了粉红、银黄和黑等颜色,而且粉碎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釉料研磨的加细,对点润技术的提高和作品的表现力起了很大作用,产品的砂眼也大大减少。这时的制品不仅继承发展了明代景泰蓝豪华、古典、雅致的民族风格,而且镀金技术远远胜过明代,镀金厚重。从保存的器物看,至今仍光彩照人,越;圆润结实,金光灿烂"。可以说,乾隆时期是清代掐丝珐琅的鼎盛时期。景泰蓝与漆器、木器等其他工艺的结合,也是始于乾隆年间。初期,景泰蓝基本上保持了乾隆时期的风貌,但已开始衰落,一直到道光时期(18211851年),遗存的作品数量很少。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铜胎掐丝珐琅制品曾一度受到西方人的青睐,珐琅工艺有了稍许的恢复和发展。“咸丰年间,有德兴成、全兴成、天瑞堂等数家,精心研究珐琅一业,始又渐盛“(《北平珐琅工业近况》,《经济半月刊》19287月)。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海禁大开,景泰蓝向国外出口。在这种对外贸易经济的刺激下,除了官营珐琅作坊外,民间也纷纷开商号和店堂,诸如老天利,宝华生、静远堂、志远堂等。1904年,老天利生产的“宝鼎炉”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后又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再次荣获一等奖),在国际上声誉大振,各国纷纷前往争购,出现一派繁荣景象。内销方面,在咸丰中叶之后的一段时间,景泰蓝只有北京一地可以买到。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又多是外埠商人来京购买,所以销量很少。清朝晚期,珐琅(景泰蓝)制品虽一度呈现出较为繁荣之景象,但这种形势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又进入了不景气的困境之中。

  清代初期的景泰蓝缺乏独创性,无论造型、色彩和装饰大都沿袭了明代的风格。清代中后期,由于宫廷皇室的奢华,对景泰蓝的影响很大,这时期的作品造型丰富,除器皿造型外还有立体的建筑物、屏风、桌椅、动物造型和实用物等。可以说清代中期开始,景泰蓝在表现内容上,走上了一个新的纪元。其装饰题材广泛,像勾子莲、龙凤、吉祥花鸟等图案,色彩也较明代丰富起来。清代对景泰蓝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景泰蓝在清中期以前大都为宫廷所供奉,所以就它的造型、装饰、色彩及做工而言,总体感觉过于繁琐、过于奢华。

  19111933年,景泰蓝行业基本上处于徘徊发展状态。民国初期,在国内市场上,水烟袋之类的实用品销量很大。同时,美、英、法等国的商人在北平设立洋行,争相购买景泰蓝。位于王府井大街的仁立公司则是专为外国人代收景泰蓝的机构。19231924年北平景泰蓝行业比较景气,仅老天利一家全年交易额就达15万余元,雇工350多人,并时常雇用零散工。工厂设在宝禅寺街,马立新街有它的销售门市,上海、汉口等地还有分销处。由此可见景泰蓝行业在当时的发展情况。在外销出口方面,据当时海关出版的《中国进出口贸易统计月报》和《历年海关报告编制》提供的材料来看,景泰蓝出口情况呈上下徘徊的趋势。

  新中国建立后,景泰蓝行业逐浙扩大,品种规格达1000多种。近年来又恢复了炉、鼎、壶、立体兽、蜡台的生产,还恢复了过去认为最难做的“六瓣瓶”、“梅瓶”、“海棠瓶”的侍统产品。用景泰蓝形式仿制的部分出土文物,如“金银错豆”、“凤头扁壶”也都获得了可喜的成功。一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龙凤、狮子、缠枝莲等图案,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实主义题材的“钢花瓶”、“咏梅盘”、“礼花盆”、“首都八景”等产品不断涌现,都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收藏景泰蓝,除了认清年代外,在器型的选择上应以人物、动物为首;其次是炉、瓶;再次是碗、碟、杯等。需要强调的是,景泰蓝的掐丝十分重要。因此收藏景泰蓝时,应选择掐丝细密、纹丝华丽、图案清晰、主题分明的器物。在观察珐琅釉时,必须考虑到历史的原因:明代的珐琅质厚、色透,砂眼凹坑大且多;清初期的珐琅也有砂眼,但比明代有显著改进,珐琅质厚但不透;至清末、民国,珐琅稀薄,但砂眼几乎消失。

  上世纪60年代开始,景泰蓝出现仿制品,主要仿造清代乾隆以后的器物。景泰蓝使用的主要颜料为珐琅色料,伪造者为降低成本,往往用其他色料代替。伪造的一般方法是:先制成铜胎,并用铜丝掐成各种图案,接着将普通颜料研磨后填入灼烧,烧成后镀金,再用细石将表面的硬棱磨掉。各道工序完成后还要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杏干粥,使其生锈。数十天后把表面的锈除去,再用胭脂油擦一遍,其颜色和光润程度可与旧器物相混淆。因此藏家购买收藏时要仔细观察,才能分辨真伪。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4-4-22 05:20:17 |只看该作者
景泰蓝这项传统工艺制品,在国际市场上颇为抢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4-4-23 03:46:20 |只看该作者
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4-11-29 18:56: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11-29 18:57 编辑
浅草 发表于 2014-4-22 05:20
景泰蓝这项传统工艺制品,在国际市场上颇为抢手。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4-11-29 18:57: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11-29 18:57 编辑
zxcvb 发表于 2014-4-23 03:46
赞!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5-1-16 07:49:03 |只看该作者
zxcvb 发表于 2014-4-23 03:46
赞!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5-3-31 18:12:01 |只看该作者
弘扬中国文化遗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5-12-16 20:12:46 |只看该作者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5-3-31 18:12
弘扬中国文化遗产。

说得好!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15-12-16 20:49: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5-12-16 20:49 编辑

紫铜铸胎镶嵌的金丝婉转
婀娜的曲线如你端庄姿色
青鸟轩窗眉心上透露心事
工笔勾画浓淡皆相宜
烟花三月春雨润物细如丝
你雍容华贵如蝶飞的姿势
而你含蓄的美丽
犹如嵌在晚霞红晕的回眸里
花团锦簇的蓝 你微笑的牡丹
千丝万缕细腻 你光彩映丰腴
阡陌花浓衣袖清香缓缓归
西风吹皱一池秋波连天碧
天色黄昏烟雨 谁在等你?
最是那典雅顾盼的温柔
像那花冠临风般的含脉纤手
楼台花镜 一帘幽梦月如钩
元朝的珐琅古京都的彩釉 你还在含羞
我为你 轮回转世千百遍
只为那 再睹你的芳姿容颜
风儿自顾自地吹 我已惦记了你万年
洞箫飘落京城外 院内一树梨花白
你千变娇艳的浓妆 掩饰不住你温润的感伤
绝代风华溢彩流光 终将成为我宠爱的私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2015-12-17 12:23:44 |只看该作者
123 发表于 2015-12-16 20:49
紫铜铸胎镶嵌的金丝婉转
婀娜的曲线如你端庄姿色
青鸟轩窗眉心上透露心事

说得好!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6 19:16 , Processed in 0.01244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