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数据“扫黄”开始启动?符合这类特征的,你可能已经“涉黄”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8:38: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数据“扫黄”开始启动?符合这类特征的,你可能已经“涉黄”了                                                         2022-06-30 07:43                                       
前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利也有弊。往好处想,因为互联网,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但涉黄的方式也有新的改变。想要进行扫黄,方式也需要进行升级。于是,根据时代背景,大数据扫黄应运而生。
网警们不断打击网络涉黄,这也让不少人忧心忡忡,现代人似乎完全没有隐私?在大数据之下,一旦符合了一些特征,那么就有可能涉黄。

大家不妨了解一下,看看自己是否符合以下这类特征,若是符合,需要警惕一下。这代表着自己,存在着涉黄的可能性。
大数据扫黄是什么?
大数据是依靠于如今的互联网延伸出来的产物。大数据可以将用户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整合,从这些数据信息中获得新的知识。并且通过共享、交互,创造更新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在某个软件中,搜索了相关的信息,大数据就会将你已搜索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并且转述给其他的软件。

你打开另外一个软件,或许就大概率就会被推送相关的消息以及内容。比如说,在微信发朋友圈说想吃黄焖鸡,可能打开美团外卖,就会给你推送黄焖鸡的店铺。这就是大数据。这样的精准推荐也让消费者们的各种喜好以及隐私完全被各大软件所掌握。
而大数据扫黄,就是利用这一点,网警们可以通过这些大数据筛选出相关的时间点。尤其是凌晨时分,如果存在着一些有金钱交易的人,他们的金钱交易还有着一定的规律。就会对这样的人进行重点关照。之后若是再检测出有出入一些非正规的场所,并且有消费行为,就会对消费场所以及个人进行扫黄。

大数据扫黄所存在的优势
第一个优点就是能够节约警力资源。在大数据还未曾流行之前,民警们所选择的扫黄方式都是集中打击。他们需要通过发展线人或者依靠群众的信息反馈,确定哪些地方有涉黄现象。
随即,警方还需要通过具体排查,确定确实有涉黄现象,才会在特殊的时间突击检查,进行扫黄,而这样的扫黄方式,其实存在诸多弊端。若是发展的线人叛变,很有可能,这些涉黄人员就会提前转移,警方去了就是扑空。

第二个优点就是大数据能够进行排查,确定哪些人是嫌疑人,通过筛选这些疑似涉黄人员的各种转账记录以及时间节点,根据GPS反馈信息确定其大致范围,实施线下抓捕。
大数据扫黄存在的弊端
大数据扫黄虽然有着相关的优点,但不可否认,它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大众意识到这对自己的生活也将造成影响。

第一个缺点则是,既然是大数据扫黄,那么就意味着用户的手机信息完全被泄露出去,丝毫没有隐私可言。对于消费者而言,按自己的各种信息似乎都被大数据完全掌握了,一些相关的购物记录、网络聊天记录、包括自己的照片等等隐私全部被泄露。
这样的网络环境其实是不安全的,一举一动都在大数据的监管之下。若是自己的个人隐私被一些违法人员所获得,他们会利用这些隐私去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将隐私贩卖给相关的人员。

相信不少人都会发现,偶尔注册了一个软件,后面就会接收无数的电话以及信息轰炸。这也代表着自己的隐私已经被泄露出去。这个软件将用户的信息贩卖,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国的网络诈骗产生出不穷。
第二个缺点则是大数据并不是万能的,可以一对这些人进行排查,但总会存在着一些误差。有一些看似是涉黄的人员,实则根本就没有涉黄。比如说一些爱好,深夜打游戏的人,晚上去充值所花费的金额也比较特殊,大数据可能会进行误判。

最后,如果相关人员涉黄,被警察们抓住打击教育是必然的,但如果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涉黄,大数据将他们的隐私全部泄露。谁又该对这样的行为而负责呢?
大数据扫黄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优点,但是它并不是扫黄的唯一方式。要认可它为警察们所带来的方便,但也要清楚地明白,大数据扫黄就是在泄露个人的隐私。关于未来是否要大力推行大数据扫黄这个问题,还需要进行仔细地探讨。

结语
究竟是大众的隐私安全重要还是打击犯罪重要?这是不可避免需要探讨的话题。相信国家对于这方面,未来也会进行调整,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也要将公民的隐私安全给保护好。
今日话题:大数据“扫黄”开始启动?符合这类特征的,你可能已经“涉黄”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3 10:22 , Processed in 0.00784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