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如何、苍茫、欲知,古诗中这些词语含义与今天有何不同? 2022-07-25 13:15
前言 古诗词中有一些至今还在用的词语,但是今天常用的含义,与诗句中的含义往往有些不同。 我们欣赏古诗词的时候,如果用现代人的思维习惯,往往会误解诗人的本意。前几天说过何事、何处等词,今天再说说扫地、如何、苍茫、欲知这几个词语。 一、扫地 扫地,动宾结构,今天很常用,就是打扫卫生嘛,清扫地面的灰尘垃圾。这个含义在古代一直使用,例如三国时魏国王肃编撰《孔子家语.卷二.致思》中: 于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 古诗中用原意也有,如唐朝崔峒《题崇福寺禅院 》: 僧家竟何 事,【扫地与焚香】。 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 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 和尚没啥事,平时就是扫扫地、烧烧香。 因清扫,又引申为扫空、消失、丧失的含义,例如《新唐书·祝钦明》: 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 是举五经扫地矣! 常说的斯文扫地,即这个含义,指文人的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论语·子罕》中说到: "天之将丧斯文也, 在古诗中,也有这种消失、丧失的用法,例如北宋邵雍《观隋朝吟 》: 始谋当日已非臧,又更相承或自戕。 蝼蚁人民贪土地,泥沙金帛悦姬姜。 征辽意思縻荒服,泛汴情怀厌未央。 【三十六年都扫地,不然天下未归唐】。 三十六年都扫地,不然天下未归唐。公元581年隋朝建国,618年隋炀帝被杀,三十多年的隋朝基业被摧毁,同年,唐朝建立。 另外,在古诗中,扫地却常常作为一个副词使用,例如南朝宋的诗人鲍照《 绍古辞七首 其六》中写道: 开黛睹容颜,临镜访遥途。 君子事河源,弥祀阙还书。 【春风扫地起,飞尘生绮疏】。 文袿为谁设,罗帐空卷舒。 不怨身孤寂,但念星隐隅 春风起,以什么形式起呢?“扫地”而起。这个意思有遍地的含义,即春风遍地起。相同的意思如 南梁刘孝威《骢马驱》中写道: 十五官期门,二十屯边徼。 犀羁玉镂鞍,宝刀金错鞘。 一随骢马驱,分受青蝇吊。 且令都护知,愿被将军照。 誓使毡衣乡,【扫地无遗噍】 。 发誓要把所有敌人消灭。毡衣乡,草原之乡,当时的敌国。扫地无遗噍,遍地、到处没有残留的敌人。 遍地,又引申为全部、全都的含义,例如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其一 》: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春光全部都消失了,春天已经逝去,绿叶凋落成泥。 邵雍的《芍药》诗中写道: 一声啼鴂画楼东,【魏紫姚黄扫地空】。 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 扫地空,全都消失了。 二、欲知与如何 听评书的时候,结束前总会听到一句: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欲知,就是想知道,如何就是怎么样。欲知后事如何,意思是,想知道后面的故事怎么样发展。 在古诗中,欲知除了想知道的含义以外,还有“料想”的意思,例如王维《过福禅师兰若》: 岩壑转微径,云林隐法堂。 羽人飞奏乐,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阴水更凉。 欲知禅坐久,行路长春芳。 欲知禅坐久,料想到禅坐久了,道路边长满春花。 如何,除了怎么样、为何以外,还有“岂料”的含义。例如李白《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 【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 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 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 如何青草里,“岂料”青草里。 三、苍茫 苍茫,指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又指模糊看不清楚,这是比较常见用法。例如王昌龄《沙苑南渡头》中有句: 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 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 【篷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 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 苍茫雨,模糊又无边的大雨。 苍茫,还有表示匆忙或者迷茫的的含义,例如杜甫 《北征》诗中: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苍茫问家室,仇兆鳌解释为匆忙的意思,蒋绍愚先生认为是迷茫、怅惘的意思。又如《乐游园歌》中: 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结束语 以上几个词语的解释,参考自蒋绍愚先生的《唐诗语言研究》。 今天还在使用的很多词语,都有多重含义。有的含义今天几乎很少使用了,不过还经常存在于成语中,例如斯文扫地;有的还在使用,例如每天扫地。 了解这些含义,有助于提到我们遣词造句的能力,在作诗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