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熙传位遗诏亮相,揭开了雍正夺位之谜:“传位四子”不可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10 02:58: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康熙传位遗诏亮相,揭开了雍正夺位之谜:“传位四子”不可能                                                         2022-07-09 10:02                                       

            自古以来,权力就是男人生命的春药,哪怕是白发老丈在攫取权力后都会体现出无与伦比的热情,更何况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呢?这些人在攫取权力、奔向宝座的过程中使出浑身解数,不管白的黑的,先上去再说。
这也就导致这些人在后世的评价中不一而足,出现各种各样的缺点。雍正皇帝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康熙皇帝去世后,实力并不突出的四皇子却继承了皇位,传言说他擅自修改了康熙的遗诏,殊不知当康熙遗诏出现后,这种谣言不攻自破。

篡位疑云
民间对雍正皇帝继位的传闻有所怀疑由来已久。
在传闻中,当康熙皇帝逝世后,皇四子雍亲王依靠舅舅隆科多九门提督的职位在京城戒严,随后雍亲王入宫将康熙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于是这样雍亲王登基称帝,随后便召回他的十四弟并囚禁至死。
当然这是传闻,并非真实历史,当康熙遗诏曝光后这种谣言就不攻自破了。康熙遗诏的整体诏书长达1.5米,整篇诏书对康熙继位以来的功绩做了详细的总结,最后才确定了传位人选。

最重要的是,整篇诏书并非只用汉文写成,而是汉、满、蒙三种文字写成,而且在繁体字中“于”的写法是“於”,并非更改几笔就能换人的。
但是同样微妙的是另外两个情况。首先,康熙遗诏并非是在康熙皇帝死后就公布,而是在雍正皇帝正式登基御极后才公布,所以这份遗诏并非康熙真迹。故而,我们不能仅凭一份遗诏来确定雍正有没有篡位登基。
其次,当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将大量珍贵文物带往台湾,而康熙遗诏的一部分也被带到台湾去了。故而,现在的康熙遗诏其实分为三分,分别是:台湾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

而令人惊讶的是在海峡两岸收藏的诏书中,满文部分关于继位者的描述部分都是缺失的,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入非非。
九子夺嫡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呢?思来想去大概有两个原因。首先便是康熙个人原因。康熙本人并非是嫡长子,清朝虽然号称继承了明朝的大量传统,但是却在立君方面选择了自创。

不同于明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清朝得更加野蛮也更加科学。就像康熙自己,他本人是受到顺治的喜欢,还有孝庄皇后的支持,而他的母族实力也很强大。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时朝廷重臣也十分喜欢年幼的康熙,连鳌拜都没有对康熙继位有想法。而雍正在世的时,为了避免九子夺嫡消耗大量国力便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避免了朝臣和外戚势力对储君的干涉。

而雍正本人的继位则不然,不仅十分曲折,甚至十分凶险。无论是三爷、八爷还是十四爷都不是好相处的,甚至可以说,雍正一党在这场夺嫡之争中并非那么强势。
八爷党有大量朝臣支持,甚至可以说是把握了朝廷的财政。而十四皇子则领兵在外,更让雍正忌惮不已。哪怕在雍正继位之后,这两位也在一段时间内将朝政把握在手,让雍正这个皇帝十分憋屈。
只有雍正利用年羹尧打了一场大仗,赢得了胜利之后,雍正才开始收拾他们,将朝廷稳定下来。故而,在康熙死后,雍正的顺位继承是十分让人惊讶的,这才会有谣言传出雍正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

改革谣言
第二个原因大概是雍正本人了。《史记·张仪列传》中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说法啊,这话真不错,谣言确实十分可怕。
那么谁传的谣言最可怕呢?当然是读书人了。雍正本人特别爱工作,是个彻头彻尾的工作狂。据说,在这方面能跟他比的皇帝也就是始皇帝嬴政和明太祖朱元璋。猜测雍正爱工作的原因可能与永乐爱打蒙古的原因一样,都是想给自己争口气。
俗话说老板爱搞事情,那员工就能挣钱;老板爱玩命,那员工就没命。爱玩命工作的雍正把手下玩得不轻,动不动就没命。

他一改康熙末年那一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政治观念,开始事无巨细地关注整个朝廷的运转,哪个地方的波澜都能引来他的目光。他还改革政治现状,反对因循守旧主张“着意搜剔”,把整个官场革新了一遍。
这么一搞就把臣子们搞得死去活来,整日唉声叹气。渐渐地抱怨就多了,一些有的没的传言也开始起来了。
如果说这样玩命的干活只会引来一群旧官僚的反对的话,那他接下来的改革动作可以说是动了整个阶层的利益。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纳粮,都是一个作用,打击大地主和官宦世家。

摊丁入亩简单说就是取消人头税,将人头税编入田亩税。没有土地给人做工地就不用交税,而土地多的大地主就没法将自己需要交的税转移到贫农身上,只能根据拥有土地数量而交税。
火耗则是在交税的时候由于需要将碎银子铸成银锭而损耗的部分,这部分原来由农民承担且官员可以随意增加,由此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火耗归公后将火耗定为一定的比例,官员不能随意加派,而收上来的火耗则改为养廉银分发官员,有效抑制了贪污腐败。
最后的一项则是官绅纳粮,彻底消灭了官绅阶层不纳粮不大当差的现象。这可以视为清朝在对江南士绅阶层政治胜利后带来的经济补偿,当然也引起了他们的不满。虽然不满却也不敢做什么,只能传传谣言而已。

小结:
不管雍正继位的手段如何,但他的改革确实为清朝延续了生命,也为底层的老百姓带来了生活的希望。而近年来,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青年对历史的重视,而清朝的评价则愈发变差,也就是在对清朝皇帝评价更差的时候,雍正则是唯一一个得到好评的皇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7-28 10:28:30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18:35 , Processed in 0.00796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