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清代的文物“小方壶”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1 08:10: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清代的文物“小方壶”石                                    2022-07-30 20:56                                       

               “小方壶”石,长:32,宽:22.2,高:19.8 cm。上海博物馆藏。
“小方壶”石作平冈层叠之山形,其形如绘,画意宛然,色泽苍中含翠,有墨彩淋漓之趣。石质坚凝润泽,如同碧玉,光洁细润,墨绿如黛,是崂山绿石中的极品。造型方方正正,纹理层层叠叠,很像山水画里叠高皴和折带皴的艺术效果,是中国传世的文房赏石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中文名
“小方壶”石
馆藏地点
上海博物馆
所属年代

文物历史 “方壶”是传说东海中的三座仙山之一,题为“小方壶”,意味着文人案头仙山,风趣可玩。此石最初由清代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收藏,上有高的题刻“小方壶”及“丙寅秋日南阜左手制”。高凤翰平生酷嗜玩赏奇石,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时年64岁时,遇到这方崂山绿石。“小方壶”与他日常画笔下的块垒奇石在审美上具有共性。中国赏石文化在宋代开始就形成了“瘦、透、漏、皱”的标准,即文人案头赏石要符合这四个准则,称之为相石四法,而“小方壶”却是一条都不符合。高凤翰以“丑石”作为审美对象,开拓了文人赏石的新境界。
此石近世为大收藏家钱镜塘所得,在底座左侧刻款,并由吴湖帆在底座正面题刻文字。吴专门为此石绘图,并于画中题记。之后,石、画分别为收藏家李研吾、王一平所藏。此后,画、石延津剑合。因王一平与高凤翰均为胶东人,此石又出自胶东海隅,因此王一平极为珍爱,还取“小方壶室”为书斋名。1998年,王一平将陪伴自己的一石一画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小方壶”的流传递藏经过,见证了传统文人赏石、刻石、画石、藏石的赏玩雅趣,也传递着耿耿如石的文人风骨与隽永文脉。
文物特征 “小方壶”石,长:32,宽:22.2,高:19.8 cm。 [1] 属石英砂岩类,状作山形,色泽如黛似翠,黝黑如漆,石质细密润泽。上刻“小方壶”和草书“丙寅秋日南阜左手制”,红木底座上有“宋坑小方壶”名,并题刻“南阜旧藏小方壶,石浓翠欲滴,宋坑中奇品也,镜塘兄获之,为数青草堂益友。辛卯冬,吴湖帆题”。
捐赠概况 清代高凤翰铭“小方壶”石及吴湖帆配画《宋坑小方壶石图轴》为收藏家、原上海市老领导王一平珍藏并捐出。
王时驷忆其父王一平与“小方壶”石的收藏往事,“记忆里,父亲对小方壶石的捐赠却好像是一次突发的激情行为,很少见。我明白是胡女士的那番话触动了父亲在收藏方面的底线,即收藏不能以金钱利益为目的。联想到当今,收藏大都是为了投资升值,成为投资工具,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宋坑小方壶”出于东海水中,又称“崂山海底玉”,通体黝黑泛绿,造型有致,右侧有清乾隆高凤翰题铭“小方壶”,并铭刻“丙寅秋日南阜左手刻”,紫檀底座上有吴湖帆题“宋坑小方壶”并题铭“南阜旧藏宋坑小方壶石浓翠欲滴宋坑中奇品也。镜塘兄获之为数青草堂益友。”吴湖帆应钱镜塘之请,又画《宋坑小方壶图》。
1970年代末父亲收藏到了钱镜塘所藏“宋坑小方壶”,钱镜塘得知父亲收藏到“小方壶”,便携画上门看望父亲,要赠送此画,让石、画合璧。父亲婉言谢绝了钱镜塘的好意,请他把画送到文物商店,由文物商店估价收购后再加利润出售。钱镜塘是父亲多年的藏友,相交相知,理解父亲的做法,就照此办了,然后父亲到文物商店购买了此画,完成了石、画合璧。父亲购得此石和配画后,好友谢稚柳来访,观赏后大为赞赏,乘兴又在画上写长题识,最后两句很有意味:“一平籍胶东,南阜亦胶州人,可谓楚弓楚得矣”。父亲大悦,对此石更加珍爱有加,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放在客厅显眼处每日观赏,还把斋名取为“小方壶石室”,请多位篆刻名家刻了若干方收藏印。

1998年下半年,在父亲把最后一批当代书画精品捐赠给上博后不久,有位胡女士来访问父亲,因她是近现代著名藏石家、嘉定古漪园藏石楼楼主胡兆康之女,父亲会见了她,她坐下寒暄了几句就直奔主题,要购买宋坑小方壶,出价五万美元。她介绍说,是美国一位著名藏石家在看到哈佛大学“东方文化”专刊刊登这块被誉为“江南第一文化石”的小方壶图片和介绍后,委托她来购买的,父亲自然是婉言谢绝。当时我在旁作陪,胡女士后面说的一段话触动了父亲,我仍然记忆犹新,她说:“王书记,这位收藏家已经快70岁了,还有心脏病,世界上能出5万美元买一块石头的人不会超过三四个,如果他去世了,不会再有人出这么高价钱来买一块石头。”此言一出,我隐然感到父亲内心有一丝反感和不快,但仍然平静地回答:“我的藏品是不卖的”。胡女士见没有结果,悻悻离去。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感到突兀,胡女士刚出门离去,父亲马上拿起电话打给上博说:“我是王一平,有件东西要捐赠,马上送到。”随后让驾驶员小李开车带上小方壶石和吴湖帆画立马送到上博去。
据驾驶员回来说,他到上博是马承源馆长接待的(马馆长好像当时刚退休,还参与上博工作),马馆长到我家来过,见过这块小方壶,他对小李说这是王书记最喜欢的石头,让他带回去。小李打电话给父亲,父亲在电话上大声回答:不收你就不要回来。马馆长无奈,只好收下。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处理事情都是沉稳谨慎、深思熟虑的,但小方壶石的捐赠却好像是一次突发的激情行为,很少见。我明白是胡女士的那番话触动了父亲在收藏方面的底线,即收藏不能以金钱利益为目的。联想到当今,收藏大都是为了投资升值,成为投资工具,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 07:45 , Processed in 0.00761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