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左宗棠一共带了多少兵打败阿古柏,是如何收复新疆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15 20:24: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左宗棠一共带了多少兵打败阿古柏,是如何收复新疆的                                                         2022-08-15 16:46                                       
                                       

收复新疆之战,左宗棠对用兵规模的把握,对军事资源配置的掌握,都十分精到。

用兵规模:在精不在多

左宗棠指出:自古关塞用兵,在精不在多。

千里远征,补给线长,兵力太大了吃不消。

而当时要进军新疆,这一问题则更为突出。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各城之间的距离很大,补给十分困难。

而且,无论是新疆地区,还是甘陕地区,经连年兵乱,物资紧张,就地筹粮更是难上加难。

同时,当时镇压陕甘地区的起义刚刚结束,各军折损都比较多,有的队伍已经暮气沉沉。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大清,国防压力很大,到处都需要钱,“海防”与“塞防”之争激烈,反对左宗棠用兵的呼声很高,这就更要求左宗棠“花小钱,办大事”了。

为此,左宗棠提出“酌量汰撤”,对队伍进行部分裁撤。

进军前,各军陆续裁撤40余营(2万余人),只保留了141营。

其后,在进军时,左宗棠甄选精锐,以刘锦棠等部共80余营出关,加上原先就驻在新疆的伊犁将军所部8营、哈密办事大臣所部4营,总兵力约6、7万人。

除此之外,左宗棠自统20余营在星星峡以东担任警戒,为战略预备队。

兵力分配:精中选精,攻守合一

敌人多骑兵,擅长流串作战。

因此,除加强攻势外,留下足够兵力守后路,限制敌人活动空间,保护粮道,也是极为重要的。

部署进军北疆时,左宗棠以部分军队守哈密,防吐鲁番之敌东犯,防止其串入甘肃,确保后方安全,又分5营保粮道,4营驻安西、玉门,堵截敌人流串。

而用于进攻的,是以刘锦棠率精锐4万人,进军北疆。

刘锦棠的4万人,包含了老湘军25营,及“敢于搏击疆场”的金顺所部40营,是精锐。

这是一个攻守合一的部署。

把握节奏的关键:明确的方略+精准择将

4万人,兵力并不占优势,劳师远征,如果逐城硬攻,不但必然旷日持久,且很可能不敷使用。

因此,进攻取胜的关键是:把握住战场节奏。

对此,左宗棠的思路是:缓进急攻,先北后南。

缓进,就是准备好了后勤等工作再发动攻势;急攻,就是进攻的速度一定要快,一击致命!

先北,就是趁敌来不及调整,先攻取敌人兵力较轻,且形势关键的北疆,再夹攻南路敌军。

战略确定后,关键是要找到能准确执行此战略的精明将领。

当时,朝廷推荐了两个人:景廉、金顺。

左宗棠认为,景廉无应变之才,不适合这样的作战任务,金顺敢战,可以为将,但不适合作大将。

左宗棠选定了刘锦棠,规定前路各军的“进止机宜”,全部由刘锦棠统一指挥!

风驰电掣,变化无穷,收复北疆

事实证明,刘锦棠确实有足够的应变之才,能够把握住战场节奏,能够风驰电掣的完成“急攻”。

左宗棠给刘锦棠的指示是:必先攻古牧地,撤乌垣、红庙之藩篱,乃可成捣穴犁巢之举。

刘锦棠进军途中,敌人已经开始加强古牧地的兵力,但工事构筑尚未完成。

刘锦棠侦察敌情后,认为时间紧急,不能再拖,且当时正是麦豆收获季节,有粮可因,遂决心不待后队跟进,急攻古牧地。

刘锦棠又发现:敌人在好走之小路上严密防守,在缺乏水源的大路上防备松懈,其意在于引诱清军跨越50里戈壁,陷入前阻坚城,人马缺水的困境。

刘锦棠遂将计就计,以一部修沟渠,做出要走大道的架势,自率军走小路突袭黄田,抢占制高点。

刘锦棠一番奇袭,击破敌军,但一时无法攻破拥有坚固城池的古牧地。

刘锦棠也不死拼,暂退回黄田,控制险要。

随后,刘锦棠待后续各部抵达后,先攻破外围敌军,再居高临下,强攻城池,一战而定!

此战,歼敌近6000人,北疆敌军主力被歼。

随即,刘锦棠趁北疆敌军精锐被歼,南疆敌军援军未至的机会,急进乌鲁木齐。

敌人完全没有料到刘锦棠来得如此之快,弃城而走,清军轻而易举地收复了乌鲁木齐!

如此,北疆作战,胜局已定。

此后,清军进攻玛纳斯南城,围攻了2个多月才拿下,但这些已不妨碍全局!

如果不是刘锦棠对节奏的精准把握,如果攻各城都像玛纳斯南城一样艰难,清军恐怕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平定北疆!

随即,清军休整,再次“缓进”,准备收复南疆之战。

兵力调整

随着北疆的收复,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左宗棠需要对兵力进行调整了!

一方面,既已平定北疆,则北疆各城堡要隘当然要留兵把守!

如此,“留防之兵日增,进战之兵日减”

另一方面,转战千里,进攻各部当然都出现了一定的伤亡疾病,有些部队也出现了士气下滑的情况。

同时,原本只是担任守护后路、粮路任务的徐占彪等部,在接下来的收复南疆作战中,也要担任夹攻任务。

因此,左宗棠需要对兵力进行结构性调整。

左宗棠从兰州防营挑选千人,补充湘军缺额,并从后方调了马队3营加强刘锦棠部,又抽调了马队1营加强徐占彪部,抽调马队1营,炮队1营,加强张曜所部。

加强的,主要是炮队和马队,正是为了下一阶段的“急攻”。

同时,左宗棠也继续裁撤部队,以减轻后勤压力。

他令金顺部守备北疆各要隘,并将其从40营所编为20营。

经过调整,在总的开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左宗棠调整了兵力结构,加强了一线部队的力量。

精准的部署+充分放权一线将领=奇迹般的效率

敌人守南疆的部署是:以达坂、吐鲁番、托克逊三城为重点,以托克逊为重点。

左宗棠的部署是:以刘锦棠攻达坂;张曜与徐占彪会师后进攻吐鲁番,然后与刘锦棠会攻托克逊(如果吐鲁番攻取后,刘锦棠仍未克达坂,则先助刘破达坂)。

这个方略,是利用收复北疆后,“北能制南,南不能制北”的有利态势,分进合击,“使贼备多力分,不至为所牵制”,牢牢把握主动权。

正确的战略指导方针,基本确保了清军的战略主动权。

然而,一线将领的主动发挥,则使战役的进程得以加速。

原本,左宗棠担心刘锦棠一路力量不足,因此,特意交代刘锦棠,“仍非缓进急攻不可”,要等待金运昌部抵达后再进军。

然而,金运昌部因路途遥远,未及时抵达乌鲁木齐。

刘锦棠认为:南路的天气很早就会变得炎热,麦子收割在春夏之间,不应在等待中消耗时间,遂决心提前进军。

刘锦棠的提前进军,出乎敌人预料,又是一次出其不意的奇袭,迅速攻克了达坂。

随即,刘锦棠只休整4日,分6营协助张曜等部攻吐鲁番,自率部队直扑托克逊!

刘锦棠的“急攻”,完全打乱了敌人的部署,清军仅在城外激战取胜后,敌人就弃城逃走。

如此,在刘锦棠的发挥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三城及下,南疆门户洞开,清军已完全掌握主动权!

随即,左宗棠又对队伍做出调整:以刘锦棠率32营为前队,为“主战”之军,长驱直入,张曜率16营为后队,“且战且防”之军,两部合计2万人。

为了加快战争节奏,完成远程奔袭,左宗棠再次精简了作战部队!

刘锦棠再次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白彦虎军为主要打击目标,一个月内奔驰2000余里,收复南疆东四城。

随后,刘锦棠等人秋风扫落叶,又收复南疆西四城。

至此,除伊犁外,全部失地为清军所收复!

再次调整兵力,重兵施压,备战促谈,收复伊犁

随后,在收回伊犁的问题上,大清与俄国开始谈判。

显然,对方是不愿轻易归还的,企图敲一笔大竹杠。

左宗棠深知:谈判,是要以实力为基础的。如果不能在军事上表现出决心,谈判桌上想要不被欺负是不可能的。

因此,左宗棠日夜与刘锦棠等人分析局势,商议方略。

随即,左宗棠拟定了一个武力收复伊犁的方案。

伊犁将军金顺率25营1.2万人扼晶河一线,防俄军运动;刘锦棠率领28营1.1万人,从冰岭以西经布鲁特游牧地区直指伊犁;另以6000人分屯哈密等地为后队,又以3000人加强塔尔巴哈台的防务。

整个部署,准备参战的部队约5万人!

当初,预备收复北疆时,调集的总兵力为6、7万人,收复北疆后,由于需留兵守各地,因此作战兵力只有2万多。

如今,为武力收复伊犁,准备了5万人,可见左宗棠做出了付出一切的准备和决心!

左宗棠本人,也不顾年事已高,抬棺出关,“誓与俄人决一死战”!

左宗棠的决心,极大的震撼了俄国人。

原本,俄国人在谈判桌上是很嚣张的,甚至表示:这么拖延时间(谈判),倒不如打仗来得痛快“。

话虽这么说,左公的决心还是令俄人畏惧的。

不久,朝廷调左宗棠回京。

这原本是有心妥协之举。

然而,俄人以为朝廷招左公回京是为商议开战之事,遂表示要”务须及早定议,免生枝节“。

左宗棠的武力准备,成为大清在谈判中的后盾,使俄人让步,大清改约成功。(当然,还是又7.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入俄国,这仍是一个不平仍条约)。

收复新疆之战中,左宗棠共用兵6、7万人。

兵力上,清军不占明显优势,千里远征,形势本不妙。

然而,左宗棠正确的战略部署,精准的选将,以及不间断地对军队进行调整,使清军始终掌握主动权,既风驰电掣又稳如泰山,一举收复新疆。

左宗棠、刘锦棠等人做事的方式值得后人学习,他们的伟绩更值得后人铭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02:49 , Processed in 0.00838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