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战役之一的四渡赤水,国内外评价甚高,被西点军校收入教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19 18:23: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经典战役之一的四渡赤水,国内外评价甚高,被西点军校收入教材                                                         2022-08-16 16:40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尽管战争是残酷的,而战术却像开在腐烂泥土里最鲜艳的花朵。
因此,人们总想把花朵采摘下来,体会其独到的芬芳。我国的战争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艺术的集合。无数英雄帅才在战争里体现了自己惊人的战争天赋。
例如隋唐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秦末项羽的巨鹿之战、东汉曹操的赤壁之战,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
美国的西点军校作为世界上最成功、培养出许多军事人才的军事学院之一
,他们会收录许多著名战争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从中得出经验加以学习。在红军长征中,有无数著名战役。其中一场叫四渡赤水。就被西点军校收录进去当成了教材交给学员。那么就让我带你们领略四渡赤水的经典之处吧。

四渡赤水,字面意思就是曾四次渡过赤水,我们可以把这四渡赤水理解为一场大型突破战。
那为何要四次渡过赤水,消耗无所谓的时间?其实本质上,还是因为敌强我弱,而敌人装备精良,我军装备实在是少的可怜。所以只能用战术去弥补实力上的差距。而且四渡赤水的意义十分重要:保存了我军实力,实现了战略转移。打破蒋介石消灭红军的妄想。
生动的体现了领导人战术之高明,战机把握之准确。也是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一场战争经历。
四渡赤水战役准确的是发生在著名的遵义会议之后。
当时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由于王明等人错误的战术思想和冒进,使得当时并不十分强大的红军力量由原本的八万多人被打散,阵亡,最后只剩下了三万人。后来遵义会议后,毛的地位被确立。此时的蒋介石听闻红军攻下了遵义,想要依靠强大的军队将红军围困消灭在遵义。
于是派出了吴奇伟、周浑元两部八个师,还有川、滇、湘、桂军共四十万军队一起出动攻打红军。

在第一渡中,红军决定向长江以北行进,1935年1月24日,红军攻下土城,在往西边的方向遇到了川军。
川军实力强大,如果硬抗,我军抵挡不住,于是进行战略性转移,就这样顺利的第一次渡过了赤水,来到扎西,还把博古的实际权利释放了。没过几天,毛主席下令,再渡赤水回去。很多人就不理解了,那为啥当初要渡过来呢?
原来,此时的领导人们分析发现,第一次渡过赤水后,他们的生路很少
,当时红军四面都有国民党的部队环伺,西面、北面、南面都分别有强大的部队把守,而只剩下了东面是敌方比较薄弱的力量——贵州军队,红军最有可能从东面突围出去,杀回原路,只有这样做,才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红军准备了二渡赤水。

既然决策已经定好,红军就用最快速度赶到渡口,然后迅速攻占了桐梓,在险要之地娄山关开始了一场惨烈的对决。
这场战役使得许多红军与敌人都牺牲在了这里,战争的惨烈让毛主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然后我军继续向遵义方向前进。当时遵义的南边还有吴奇伟的部队驻扎。而且国民党部队采取的战术是通过堡垒战术一步步缩小红军的活动范围
。在35年2月28日,我军再次攻下了遵义城,吴奇伟率部向我军发起了攻击。这次我军英勇拼杀,将吴奇伟击溃,最后歼灭敌人3000多,同时缴获了大批武器。这次胜利使我军士气得到鼓舞。
在遵义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蒋介石开始重视起来,飞到重庆地区亲自坐镇,妄图将红军围剿。于是红军将计就计,佯向西南方向寻找突破口,然后等到周浑元和吴奇伟两部分别赶到西边与南边时,我军乘势向北方如金蛇出洞般
,敏捷的于1935年3月16日从茅台镇第三次渡过了赤水
!这时,我军再入川南部,蒋介石军队没有打消围歼我军的意图。再次合围我军。

在四次渡赤水时,毛和朱德产生了攻打地方的意见不一致。毛主张攻打鲁班场,而朱德等人打算攻往打鼓新场,可这两个地方其实都很难打,对于红军来说又是一场硬仗,这对当时的红军来说,是没有能力接受第二场失败的战争后果的,于是中央领导人们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红军的前路。后来,毛派出一两个团来佯装攻向打鼓新场,意图给蒋介石完成红军要从打鼓新场这里突围出去的假象,周浑元部队真的相信,大部分赶往打鼓新场,却发现红军的主力并不在这,于是赶紧回到鲁班场开始修筑堡垒工事。
1935年3月20日左右,红军秘密的第四次渡过赤水,3月27日,朱德派出两小队伪装成主力部队在附近活动吸引敌人注意。
同时主力部队则秘密的向南边突破了蒋介石军队因为疏忽而漏掉的区域。就这样,我军成功实现了四渡赤水。

红军的四渡赤水由被动转移到主动掌握战机,为以后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力量做了前提保障,对比我方有效力量,红军的四渡赤水充分的发挥了我军领导人在战争中的高度机动性与灵活性。
毛的正确战略也让其在中央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四渡赤水是历史上少有的根据有生力量完成突破强大军队的一场经典战役。

结语
能灵活的将每一个兵力都合理的应用在战场上,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这是毛等人的独到之处,这和王明等人的生搬硬套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再一次说明毛、朱等人才是我党正确而有力的领导中坚力量。经过四渡赤水这样的实践检验,更能看出我军在早期就是一支能打胜仗,敢打仗的队伍。而这场战争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也多次被拿出来讲解,被列入到世界上少有的著名战役里。
参考文献
《遵义会议纪实》
《会师陕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9 03:44 , Processed in 0.00650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