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最有哲理的一篇短文,明如白话发人深省,为人父母者该读一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27 04:1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最有哲理的一篇短文,明如白话发人深省,为人父母者该读一读                                                         2022-08-26 11:44                                       

              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他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好老师。苏门弟子很多,其中尤以“苏门四学士”影响最为深远。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可见,苏轼是很善于发现人才的。

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是如果入错了门,那就不妙了。很多人一辈子,最早的老师其实不是他人,正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后果就不堪设想。苏轼曾经写过一篇短文,写一个富家的儿子的故事,明如白话发人深省,为人父母者该读一读。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全文说的是:齐国有一个有钱人,家财万贯。不过他生了两个儿子,都很愚钝。富人仗着家里有钱,就不教育两个儿子。有一天,一位叫艾子的先生来到这个富人家,对富人说:“你的儿子虽然长得不错,不过连世间的事物都不了解,将来怎么经营这么大的家业呢?”有钱人愤怒道:“谁说我的儿子不懂事?我的儿子聪明,敏捷,能耐大着呢,你不要乱说!”艾子说:“那么我们来试一试吧。你问他,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他能够答对,你可以治我妄议之罪。”有钱人还不服气,于是便问儿子,儿子笑嘻嘻地说:“爹,米不都是从米袋子里来的吗?”富人脸都气黑了,大怒道:“蠢货!难道你不知道米是从田里来的吗?”

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是却很有教育意义。首先,凡事当然不能只知道表面,而不知道内里。比如这米,表面上看,每天都是从家里的米袋子里量出来。可是米是谷子打出来的,谷子是田里庄稼长出来的,庄稼又是农人的汗水浇灌成长的,所以才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说。

现在不少人提到要富养孩子,真的该这样富养吗?家境富裕,让这位富人之子不思考万事万物的出处,因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甚至不辨椒麦。而如果深挖背后的原因,则与这位富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必然的联系。家境的富裕,让他误以为家中的财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殊不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旦蒙受变故,家道中落,又哪里有一个聚宝盆,会源源不断倒出米来呢?

富人儿子蠢笨,其实富人也是愚蠢之极。家里有钱,更应该考虑如何教育孩子。而他之所以敢狂妄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最聪明,其逻辑是,我有钱,我的一切都该是好的,我的儿子也该是聪明过人的。都说玉不琢,不成器,何况一个普通的孩子。
富养是可以的,但也要教好,让他们知道柴米不易!反观我们现在不少孩子,除了学习又有几个分得清什么是水稻、什么是小麦的,苏轼这篇短文哪怕到今天仍有其教育意义,值得父母们都读一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9-17 02:31:11 |只看该作者
喜欢!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3:36 , Processed in 0.00779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