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黄庭经》
颜真卿《多宝塔》
这种上紧下松的原则,是借鉴于中国古建筑宝塔的一种形式美,显示出一种重心平稳之美感;二是从透视角度上讲,上紧下松显示出一种高大雄壮之美,犹如你站在一栋十层以上的楼房之前,仰望其楼,就是上紧下松的感觉,给人一种崇高之美感。钟繇《力命表》
欧阳询《九成宫》
为什么又要左敛右伸的侧面呢?因为人们看东西,总有一种自左而右依次扫视的习性。字,左敛右伸,即是向左的侧式,这就使得与观赏人的视力正面相迎的局面。要知道,没有以背面迎客的不礼之仪。诸如“来”、“ 求”、 “表” 等,写得左敛右伸欹侧式,显示一种动态之美。王羲之《乐毅论》
钟繇《荐季直表》
对称、平衡是人们视觉对美的一种追求。视觉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视皮层区,相当于一个物理力场,其中所包含的力的分布,总是趋向一种最规则、最对称、最简化的结构,由此达到视觉平衡。汉字这种内聚外展的结构,正符合人的视觉平衡要求,且又有一种放射性之美。诸如“米”、“ 大”、“ 江” 等,有的笔画由字心向外发射,有的笔画又由外向字心聚合,这种双向运动,显示出一种放射性之美,犹如人的眼睛一样,炯炯有神,光华四射。赵孟頫《秋兴赋》
欧阳询《千字文》
为什么看起来“顺眼”?因为“笔顺”就造成了一种“笔势”, 如写“美”、“ 人”、“ 心” 等,从第一笔到第二笔,从第二笔到第三笔,一笔接一笔,其中就有一种“笔势”, 这种“笔势” 就有一种“你呼我应” 的情感。如你叫我不应,要么就是耳聋,要么就是无情。所以说,点画呼应,有一种情感之美。《毛公鼎》局部
据统计,如“口”、“回”、“ 田”这样的正方形字只有四十来个。绝大多数的字,即70%以上的字形为长方形。而黄金分割比例的长方形是最美的形状,即宽: 长=0.618。有人作过统计,《毛公鼎》大篆,75%为黄金形。《泰山刻石》小篆,67%为黄金形。《兰亭序》有73%的字为黄金形。《乙英碑》这种隶书都有60%的黄金分割形。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