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为何取得胜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6 04:24: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为何取得胜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2022-10-15 12:32                                       

            万家岭战役是一场难得的胜仗,在长达12天的激烈战斗中,日军106师团几乎被全歼,伤亡人数多达17000人。这场战役在日军伤亡人数上存在争议,但日军在万家岭遭到重创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万家岭战役中国为何取胜?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战略战术得当
万家岭深处庐山腹地,其间山峦叠嶂,有险可守,属于军事上易守难攻之地。于是中国方面在此集结25万精锐部队,与日军展开决战。当时的战略是采取“北守西攻”的战略,即向北防御日军南下南昌,向西进攻以拖住日军进攻武汉。
冈村宁茨不知是计,以为中国军队要在此决一死战,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于是他调集了第9、27、101、106四个师团的兵力在此进行决战,结果日军这4个师团在此均受挫折,第106师团更是差点被全歼。“北守西攻”的战略,再配合上庐山地区的险要地形,这个战略无疑是正确的。

吴奇伟
在战术方面,中国军队以灵活的山地战、运动战打击敌军,创造性地发明了很多杀敌战术。例如在金官桥阵地中,第70军军长李觉发明了“陶罐状单兵掩体”,就是在当地土质坚硬的地上挖掘像陶罐一样的掩体,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士兵伤亡。
这个“陶罐状单兵掩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当时日军的战地记者九鬼丰二曾经报道:“中国的半圆形阵地,对日军围抱。日军除突破外,无术应对。”第8军军长李玉堂经常命令士兵夜袭,以袭扰疲劳战术给日军造成精神上的压力。
在岷山遭遇战中,第74军51师师长王耀武命令士兵们尽快接近日军,与日军混战在一起,与日军厮杀成一团。日本飞机顾虑炸死自己人,不敢持续进行投弹,减少了飞机对士兵的杀伤。为了减少敌人毒气弹的杀伤,所有官兵都用湿毛巾蘸“日光皂”肥皂水敷在脸上,减轻了中毒。

中国军队
在部署上,薛岳运用了“反八字剪刀阵”困住了日军106师团。在战斗中,运用了“车轮战术”围歼日军,集中了第4、8、64、70军轮番阻击消耗第106师团的兵力。在东西孤岭、隘口街两地,集中了第25、66、29军轮番消耗第101师团的兵力。
在万家岭围歼106师团前,准备围歼的是日军第27师团。当106师团前来救援时,又迅速放弃围歼27师团,改为围歼106师团,集中12个师的兵力在万家岭扎下口袋,几乎全歼了日军106师团。这样的部署,让日军4个师团难以聚集形成合力,日军的优势被大大抵消。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这是万家岭围歼战取得胜利的第一个原因。

守军地形遗址
第二个原因:将军不惜命,士兵很勇猛
万家岭战役中,中国军队各级指挥官几乎都是亲临一线指挥,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总指挥薛岳带头做出了榜样,前敌总指挥吴奇伟把指挥部设置在前线的大金山上,日军飞机经常来轰炸这里。手下多次让他把指挥部后移,他始终没有答应。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在麒麟峰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时候,带着警卫营亲自上前督战。

进攻中的日军
相比起指挥官,普通士兵显得更加勇猛。在孤岭战场,第25军190师的排长吴士宏带领全排官兵身捆集束炸弹钻入日军的坦克底下,引爆炸弹与日军同归于尽。在万家岭战场,第4军的排长解先关在打到全排只剩下他一个人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冲上阵地的日军同归于尽。
在张古山战场,据参战的老兵后来回忆,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连长,肚子被日军飞机炸烂,肠子有大半截掉出了肚子,他把肠子塞了回去,用皮带和绑腿扎上,提着一把大刀冲到日军阵地,砍了两个鬼子的脑袋回来。

日军在庐山下进军
中士班长张俊强在与日军肉搏时,被日本兵咬掉了左耳朵,当时鲜血喷溅顺着脸淌了下来,迷糊了眼睛。他忍住剧痛奋力将日本兵摔翻在地,又用双手紧紧扼住日本兵的喉咙,活活将这个日本兵掐死才放手。这样的士兵在各处战场还有很多,他们的英勇是有目共睹的。
万家岭之战的战场环境是艰苦的,由于日军飞机轰炸,战士们白天吃不上饭,晚上送上来的饭又馊了。为了保证有力量打仗,很多人不得不吃下馊了的饭菜。山上没有干净水喝,喝的几乎都是血水。加上当时是雨季,很多人都得了疟疾,大小便都便血。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大部分战士依然坚持杀敌。
日本人稻叶正夫编写的《冈村宁茨回忆录》第375页正文中,收录了冈村宁茨在万家岭围歼战中对中国军队的评价。冈村宁茨这样说道:“中国军队具有誓死报国的决心,确实想象不到的使人敬佩。”

第三个原因:军民的支持,后勤的支援和保障
日军自进入江西后,凶残暴虐的本性暴露无遗,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激起了当地人民的极大愤慨,当地百姓纷纷起来支援军队打击日寇。在万家岭围歼战中,数以万计的当地百姓自发起来为军队运送物资,并破坏公路、桥梁,切断日军的补给线路,袭击日军的兵营和弹药库。

军民抗战
据吴奇伟回忆,在战斗之余他会找当地的百姓聊天,了解一些当地的情况。有一天,他在和一个老妇人聊天时,老妇人告诉他村里来了几个形迹可疑的和尚,村民们怀疑是日军伪装的探子,他们在万家岭周围走了几圈,对着各处山头指指点点。
当时村民们派人跟踪了这几个假和尚,果然发现他们最后出了万家岭后,直奔日军的前哨据点而去。离开大路后,他们还把身上的僧袍脱掉,丢进了河沟里。吴奇伟认为这是个很重要的情报,当即把情况上报给了薛岳。薛岳敏锐地察觉到了日军的动向,于是在万家岭布下了天罗地网。

与此同时,新四军进入苏皖敌后作战,迫使日军不敢全部投入兵力,日军106师团不得不留下部分兵力在宁国附近提防新四军。新四军的赣北游击队在大队长刘为泗的带领下,袭击了武宁附近的日军牵制了日军不少兵力。
在万家岭围歼战的关键时刻,赣北游击队在蔡山垅成功阻击了前来增援的日军骑兵部队,迫使日军骑兵折损严重,无法向万家岭被围的106师团增援,为大部队歼灭106师团主力创造了条件。
除此之外,还有各地的战地服务团也纷纷驰援万家岭。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很多人在救治伤员、预防疟疾和分发物资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还有内地的各界人士进行募捐,送来了大量衣服和防毒面具,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围歼战的胜利。军民齐心协力打鬼子,这是万家岭围歼战获得胜利的第三个原因。

战场遗留的子弹壳
伟人的话说得对:兵民是胜利之本。万家岭战役的胜利,这是中国军民齐心协力抗战的结果。在正确的战略战术指导下,在将士们的拼命血战下,在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才会有这一场难得的胜利。由此观之,日军在万家岭损兵折将,这是日军逃不掉的命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22:45 , Processed in 0.01561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