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见到友人的漂亮妻子,羡慕之余写下一首妙词,感动世人近千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1 12:21: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见到友人的漂亮妻子,羡慕之余写下一首妙词,感动世人近千年                                                         2022-11-09 10:52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是北宋著名大词人苏轼所写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的名句,其中,“此心安处是吾乡”曾被很多青年男女引用,与爱人互诉衷肠。
都说,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文学家自然也不例外。当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不仅自己惹火上身,还牵连了最好的朋友王巩,以至于落得个“被贬岭南”的下场。
后来,苏轼与王巩相聚,发现他的身边竟有一位名叫“柔奴”的佳人,二人琴瑟和鸣,默契十足,犹如一对恩爱夫妻。
于是,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苏轼文思如泉涌,提笔写下了《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千年以来,这首妙词,成为了完美爱情的象征,只稍稍一读,就只教人十分感动,心向往之。究竟是怎样的爱情故事,促使苏轼写下了这首诗呢?
志趣相投,成为好友
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苏轼和王巩成为了至交好友。苏轼擅长写词,每次创作出新作品,他都会第一时间拿给王巩品鉴。一来二去,二人的友情越发深厚了。
渐渐地,苏轼和王巩从相互欣赏,到相互影响。王巩擅长书法,苏轼的书法同样不俗。从二人的书法作品不难看出,他们的行书风格有很多共同点。

苏轼不仅词风豪派,书法同样行云流水,独有一份洒脱。而王巩因为受到他的影响,创作出的书法作品同样气势十足。
除了诗词书画,王巩和苏轼还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爱喝酒。心情愉快时,二人兴冲冲地相约在酒楼,彻夜把酒言欢。心情抑郁时,他们也会聚在一起,无言对饮,借酒消愁。
苏轼曾不止一次地在诗词中提及王巩。想来,除了《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张怀民,苏轼最看重的朋友一定还有一个王巩。
都说,同甘共苦过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如果不是那一场祸乱,苏轼或许不会真正意识到,原来,王巩王定国,真真视自己为知己啊!
1079年,元丰6年,苏轼在湖州任职期间,会定期向皇上递交奏折,其内容主要是汇报自己在地方上的所作所为。苏轼文采斐然,佳篇流传,自然而然地,他会在递交皇上的奏折中“大写特写”。
之前都没有异常,他甚至还因为奏折写得好而得到了皇上的夸奖。而这一次,苏轼竟然马失前蹄,翻车了。
最后一次递交奏折,苏轼不知怎的,写到最后一句时有感而发:“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苏轼的意思是自己已经年老,比不上朝堂之上,那些潜力十足的新人。与这些人比起来,自己就是瞎折腾,做无用功,也就能放牧吧!如果在平时,苏轼这句话,没人会说什么。
可当时,皇帝重用王安石,推崇变法。苏轼此言,明面上是在讽刺自己,实际上,是暗讽王安石主张的变法运动是“瞎折腾”。苏轼的真实意思,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然而,人言可畏,苏轼被有心之人抓住了把柄。

苏轼递上这本奏折没多久,朝中大臣何正臣带领众人弹劾苏轼,至此“乌台诗案”正式拉开帷幕。
受到牵连,被贬岭南
以这份奏折为引子,苏轼的其他诗文也被呈上朝堂,坐实了苏轼反对变法,无视皇上决策的罪名。宋神宗龙颜大怒,颁布圣旨,将苏轼关押起来。经过103天暗无天日关押之后,苏轼最终被免于死罪,贬谪流放。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苏轼虽然没死,但光明的前途就此断送了。而且除了自己,他的亲人,朋友,也或多或少受到了牵连。因为与苏轼私交甚好。王巩是苏轼朋友中罚得最狠的一个,被御史台发配西南的边陲小镇,当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官。

出于对好友的愧疚之情,苏轼提笔写下了《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中那句“宾州在何处?为子栖上霞”正表达了苏轼对王巩被贬得愧疚和关心。
苏轼所写的关于王巩的诗词中,有一首尤为独特,那就是《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原来,王巩家中一直豢养着几位年轻貌美的歌女。
乌台诗案以后,他遭到贬谪,家中的妻妾,仆人,歌女都纷纷弃他而去。只有一个名叫宇文柔奴的歌女留了下来。此女不仅长得漂亮,性格也温柔体贴。

对于她的留下,王巩十分感动,他曾问过柔奴:“别人都走了,你为什么留下?”柔奴不善言语,只用一双含水的柔情眸子表达着内心的情意。
患难之处见真情,在柔奴的陪伴下,王巩踏上了去往西南的漫漫路途。想必,有贴心家人作伴,这一段路途不会太过于枯燥寂寞。
佳句流传,成为经典
3年多后,王巩得以回京,终于又见到了好友苏轼。一次聚会时,心细的苏轼发现这漫长的三年惩罚时光,非但没有磨灭好友的意志和锐气,反而让他更加意气风发了。
苏轼还注意到,好友身旁竟跟着一位妙龄美女二人形影不离,宛若伉俪情深的夫妻一般。
苏轼不禁奇怪,于是向好友询问:“定国坐坡累谪宾州,瘴烟窟里五年,面如红玉。究竟是何原因让他免于沉沦呢?”王巩笑而不语,只让身侧的柔奴弹起了琵琶,唱起了轻歌。

一曲听罢,苏轼的心境变得开阔,只这一曲,他便懂了,原来,好友是在柔奴的陪伴下,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期望。
面对如此纯洁的爱情,苏轼大为感动提笔写下了那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当苏轼问柔奴岭南好不好?只见柔奴温婉一笑,望着王巩,深情地说:“能让你心安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这句话虽简单,却蕴藏着满满的情意。

就是这一首妙词,流传了近千年,不知感动了多少青年男女,直到今天,这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仍是沉浸在爱情之中的男女,最想说的一句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7:14 , Processed in 0.00734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