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秦篆到隶书,由画字转为写字,是从一个有趣的传说开始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04:5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由秦篆到隶书,由画字转为写字,是从一个有趣的传说开始的                                                         

2022-11-16 11:00                                       
                                         
    导语:隶书又名佐书、史书,秦代末年出现的一种能帮助书写者达到篆书所难以达到的快速度的新书体。它字体方形,线条平直,粗细有致,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相传隶书的创造者为秦代程邈。
程邈,宇元岑,起初在一个县衙里当狱吏,后来因事得罪秦始皇,被幽禁于云阳狱中。
当时,由于中央政权集中,文书繁多,许多军中急事往往因篆字难以速成而被延误。程邈深知这是当务之急,早年他就发誓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倾注于文字的改革,因而他虽身陷囹圄,仍念念不忘悉心钻研大小篆的书法。
每一字他都用不同字体写上数百个,然后从中选取最满意的一个。经过十年精思苦索,他终于简化了大小篆,创制出三千多个美观实用的隶书。

隶书为什么叫隶书 据《汉书·艺文志》和许慎《说文解字叙》称:秦代因官狱事多,文字冗繁,开始使用隶书,以趋简约。这种比较简约的字体,可能由程邈加以搜集整理。它在秦代作为一种辅助字体,与小篆并行,至汉代遂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
隶书之名源于东汉,相对于篆书来说,它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
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秦统一天下,李斯推出小篆作为天下一统的文字。对于专心研究着一种书写简便的字体的程邈很是不削一顾。李斯始终认为,那种辅助小篆而存在的,流行于社会底层的隶书是下里巴人的东西,不能与阳春白雪的小篆相提并论。
但,当时讼案太多时,赢政整日疲惫于文案,见到那种快捷、方便、明辨的字体,产生好感也是自然的。问题是,如何来对待这件事, 赢政并不粗暴。
李斯想杜绝隶书,但他做不到!除了他个性中的软弱,实施难度大是主要原因。赢政图便捷,有赵高袒护,姚贾也不时告诫李斯:文字是符号,一种可见的语言。
旧时贩牲口的动剪子剪出的字,山货贩子画下的简捷的符号,都是一种文字。便捷社会流通的文字,就是需要陕捷书写,官场与下层一些特定场合的记录,如何能相提并论呢?
姚贾告诫李斯,灭了程邈,还有陈邈、李邈、王邈,结果只会害了自己,不如许他存在,更衬托出小篆的高雅、优美、庄重、富丽。何乐不为?加之李斯明白赢政不是不赞成他的书同文,而是要补充不足。这是好事,自己也没有阻挠的必要。
于是,这种便捷于民间,流行于小吏的文字,便流行了起来,被称为“隶”书!

由篆到隶,由画转写 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此,书法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字的结构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
在中国书法史上,隶变构成一个重大书法文化事件,它横亘春秋战国到汉末整个上古书法史——其余波甚至知道初唐才渐平息。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作为书法艺术,它打破了原来篆书单一用笔的局限,而有了十分丰富的变化。
前人称篆书笔法为"玉箸",即玉作成的筷子,横平竖直,均匀圆润。字的结体规矩严谨,较少变化,可谓“画字”。隶书则不然,它的点划分明,粗细有致,波画有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用笔有方有圆,或方圆兼济。结体或险峻跌宕,坚挺雄健,或秀丽工整,圆静妩媚,或坚守中宫,凝重端庄,或大开大合,意气飞扬,可谓千变万化,各臻其极。它在篆书直、曲笔画上增加撇捺钩挑点形成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被誉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由“画字” 转为写字,是今文字之祖。
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用之,独符玺、幡信、题署用篆。隶书者,篆之捷也。——卫恒《四体书势》
秦隶和汉隶,秦隶指的是战国、秦到西汉初期的隶书,又称之为古隶。我们通常所说的汉隶, 是指西汉武帝时期至东汉时期的隶书。
秦代隶书被称之为古隶、秦隶。字体还带有浓厚的篆书意趣,形体上又与篆书已经明显不同,由长方变正方或扁方,强调横画。书写时中侧锋并用,提顿分明,使转流动,收笔露出磔意。依靠省略、假借、合并部首等快写手段来破坏和肢解原有的汉字结构和用笔方式,并在变化中形成自己的规律。
到了两汉才是隶书真正的成熟时期,它取代了篆书成为汉代最主要的书体。隶书在汉代受到厚葬之风的影响,碑刻成为隶书的主要载体,同时,摩崖刻石,包括一些简牍帛书也是非常的盛行,所以在这个时期,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品。
然,魏晋以后,隶书的发展已没有太多的余地,在标准化样本隶书《熹平石经》的影响下, 体态大小一律,横平竖直,工整而且规矩,点划拘谨刻板,蚕头燕尾和波磔挑法千篇一律,基本上都在往工整规矩的路上滑行。
直至明末清初,由于金石考据之风日盛,加之出土金石碑铭渐多,在书法界形成了碑学的革新浪潮。由于碑学的崛起,因而篆隶日益为世人所重,书法纷学汉碑,出现了一批精擅隶书的高手。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契机,促成了隶书在清一代的枯木逢春,使清代隶书成就超越唐、宋,成为继汉隶后的又一高峰。

结语:
隶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它作为四体之一更是一枝独秀。虽在前文中言,隶书的产生传为程邈所创,但实际上任何一种代表性书体的产生,不可能凭空出现,更不是是朝夕间可以完成的事情。
程邈家境富有,因府中有三皇五帝的文献,故而接触了大量的文字。又因父亲是秦太史令,能公开收集、整理各国文字。所以他才能够综合整理、集其大成,编撰出一套快捷、明晰、方便的书体——隶书!
——END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4 03:38 , Processed in 0.00774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