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的“十个没有”和邓小平的“十个如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04:50: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的“十个没有”和邓小平的“十个如果”       2022-11-28 16:28                                       

                                       

毛泽东的“十个没有”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曾在延安民众讨汪大会的讲演中颇为自豪地说: “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种纯洁的党风,直接推动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进。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没有学李自成,用“两个务必”让全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迅速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荡涤干净,将“十个没有”扩展到全国,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多数人当家作主的崭新国度,中国人的凝聚力空前增强,中国人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中国人的创造力空前提高,西方国家的封锁让中国人民更加团结,帝国主义的军事干涉总以失败而告终,资本主义意识渗透结果更是引火烧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到主席仙逝,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美、苏、中三级世界占一级的强大国家。“十个没有”对几千年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历史进行了彻底颠覆,“十个没有”让中国成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民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家,“十个没有”让西方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在世界举足轻重的分量,“十个没有”让中国总理自豪地说中国一无外债二无内债到本世纪中国将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个没有”现在想起来仍然让人感到沁心提神骄傲自豪。

邓小平的“十个如果”

毛泽东给我们留下的“十个没有”的共和国,为我们后来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高尚的精神财富。为保证改革开放的健康有序进行,确保社会主义江山永不变色,邓小平同志提前就提出了检验改革开放成败的十个如果,以防止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改革开放之名将中国引入歧途。现在让我们重温一下总设计师的十个如果:

1、 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页)

2、 如果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在中顾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1页)

3、 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4、 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5、 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4页)

6、 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的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8页)

7、 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六万亿美元……就表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5页)

8、 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来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9页)

9、 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

10、 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使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

这十个“如果”,是“总设计师”在最后阶段的“设计”中为中国留下的最深沉的声音,堪称邓小平理论中颇具基础地位的一个理论板块。他的这一系列理论假设,绝不是不着边际的空洞的政治预言,而是他从自己丰富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生发出来的未来式忧患,是他从自己深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内存中提炼出来的警钟式恒言,是他从自己生前最后一段时光对中国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实践探索中打磨出来的望远式洞悉。

审核:孙玉磊

编辑:赵 沛 张 正 李尚璇

来源:人民论坛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9 11:13 , Processed in 0.00756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