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辽宁东大杖子村传说有龙脉,警方专家前去调查,发现山村古墓宝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13 02:02: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辽宁东大杖子村传说有龙脉,警方专家前去调查,发现山村古墓宝藏                                                         2022-12-31 13:53                                       

        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东大杖子村,这个村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村中有龙脉,地里藏着宝藏。
光阴流逝,数十载过去了,村里有龙脉、有宝藏的说法传了一辈又一辈,但一直无人发现村中的宝藏。
村民只当这个传说是老祖宗随口说的一个笑话,没有当真。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当警方和专家前来村中调查时,竟真的证实了古老的传说,找到了村中的“宝藏”。
那么,警方和专家究竟是怎么找到“宝藏”的?

东大杖子村村书记
村里来了许多陌生人
这一切都还要从一桩盗墓案说起。
1999年前后,东大杖子村的村民发现,在这一段时间里,村里来了许多陌生人,听这些陌生人的口音,分明不是他们这一带的人。
这些陌生人并不久待,往往在村里住上一段时间后便走了。
村民实在想不明白,这些陌生人来他们这个小村落是干什么的?
“老李,你说咱村里最近为啥总来陌生人?”
“这我哪儿知道?”
“或许是这些人觉得我们村的风景优美,来度假了。”
“胡说,我倒是觉得,这些人是为了龙脉‘宝藏’的传说而来,说不定他们已经发现了‘宝藏’。”
村民对陌生人来村庄一事议论纷纷,其中有不少人都觉得这些陌生人是为了村里的龙脉“宝藏”而来。
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这些陌生人真是为了龙脉“宝藏”而来的么?

外地的陌生人频频来村庄的事,很快便传到了市刑警队里。
某日,市刑警队警察在聊天时提起了这件事:“你们听说了么,咱们市里有个村庄最近总是来外人,村民说是为了‘宝藏’而来,很有可能是盗墓贼。”
警员赵永杰听到“盗墓贼”三字时,脑中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三天前他接了一个神秘的报警电话,报警人说:“刑警队吗,俺们喇嘛洞那有人倒卖文物。”
接到电话的赵永杰还想再问些什么,可还没等他问出口,对方就把电话给挂断了。

由于报警人电话挂得过快,赵永杰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所以这个案件也被搁置了下来。
想到这里,赵永杰顿时觉得此事不简单,三天前有人报案倒卖文物,如今他又听到了盗墓的消息。
这消息恐怕不是什么空穴来风,而是真的。
赵永杰随即便把自己的判断上报给了上级,上级听了他的汇报后,表示了高度的重视。
在这之后,警局的人马上联系了市考古队专家,请到了辽宁省葫芦岛市博物馆考古队队长赵普光。
赵普光听警察说东大仗村附近有盗墓团伙时,有些震惊。
因为赵普光从未听说过那边有什么古墓,偶尔有几起贩卖青铜器的案子,还都是贩卖的假的青铜器。

在这之后,赵普光和几名警方乔装一番,暗中赶到了村子里调查。
在村里连续住了几天后,专家和警方都发现任何的异常,他们不禁在心中想着,难道这里真的没有作案团伙?真的是他们判断错误了么?
又几天过去了,警方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然而,就在警方打算将人撤走收队时,却有了一个新的发现。
那时,一名沮丧的警员在村中散步时,看到了树下有一个年轻人,他走了过去,主动和年轻人聊了起来。
两人聊着聊着,聊到了龙脉“宝藏”话题。
那个年轻人对警员说:“我对文物非常的了解,你要是对文物宝藏感兴趣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卖家,我知道谁那里有东西。”

听到年轻人这样说,这名警员立马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他在心中想着:好家伙,刚刚还在为没有找到线索而伤心,没想到转眼就找到了破案线索。
警员见年轻人这样说,于是装作对文物很感兴趣的样子,继续与年轻人攀谈了下去。
之后,又几名巡查的警员来到了这里,他们见自己的伙伴与这名年轻人相谈甚欢,于是也走了过去与这名年轻人聊了起来。
年轻人见来的人越来越多,心情也就激动了起来。
他大放厥词的说着:“我知道谁有东西,你们谁要是买的话,给我两万块好处费,我可以给你们当中间人!”
就这样,警方与年轻人攀谈了许久,并最终确定了与“货主”见面的时间。

一个盗墓贼背后的秘密
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后,潜伏在村里的警方立马召开了一次会议。
“鱼儿已经上钩了,我们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犯错!”
“与卖文物的盗墓贼见面时,需要一个人来扮演老板,谁去?”
文物专家赵普光主动站出来:“我来扮老板,收藏文物的老板大多识货,由我来扮演形象会更为贴切。”
会议结束后,警方也确定了接下来的计划,即:由赵普光扮演买货的大老板,为了安全起见,两名警员扮演老板的马仔,并在约定时间那天,一同面见贩卖文物的盗墓贼。
按照中间人的意思,他们不在建昌县见面,要来喇嘛洞,到了喇嘛洞后再联系中间人确定最终的见面时间。
于是警方和专家便去了喇嘛洞。

谁知到了喇嘛洞后,狡猾的中间人又说他们现在不在喇嘛洞,要文物的话来碱厂。
警方和专家又来到了碱厂,到了碱厂后,中间人又告诉他们,交易的地点再次变动,要文物的话来下五家子。
对于中间人的这番举动,警方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从事违法犯罪的许多犯罪分子,行事都非常谨慎小心,一旦又任何的风吹草动,这些犯罪分子便会逃跑。
所以,警方只能更小心的行事,以做到算无遗漏,才能将犯罪分子一网打尽。
就这样,警方和专家赶到了下五家子。
来到了下五家子后,警方和专家再次联系中间人,他们告诉中间人:“你已经换了好几个地点了,这次别告诉我们还要换地点。”
中间人赔笑道:“怎么会,这儿就是我们的最终交易地点。”
随后中间人把见面的地点告诉了警方和专家,他说:“这个地方有个河套,卖东西的老板就在那里等着你们。”
说完,中间人便带着警方和专家来到了目的地。

几人在河套附近的一个屋子里见了面,屋子里有六人,两个是扮演马仔的警方,一个是扮演买文物的老板,还有一个中间人和货主,货主的身旁还跟着一个年轻人,警方判断此人可能是货主的马仔。
货主没有将货拿到现场,他只是将卖的文物行制、纹饰大概描述了一下,然后问扮演老板的专家赵普光:“有没有兴趣?”
赵普光又问了几个细节问题,货主都一一回答,听完货主的描述,赵普光凭借多年的鉴定文物经验感觉确实有那么回事,货主的手上很可能有真货。
于是赵普光向货主提出了看货要求。
货主听到“看货”二字时,嘴角抿笑,没有说去,也没有说不去。
现场安静了一会儿后,货主打破沉静说道:“我怎么知道你们是真买还是假买,万一你们是警察呢?”
此话一出,赵普光立马便惊出了一身冷汗,扮演马仔的两名警察也被货主的话吓得心惊肉跳的。
尽管心中有鬼,但赵普光他们面上还是镇静如初,表现得波澜不惊。

货主暗暗观察着他们三人的反应,眼神锐利的就像是刀子一样。
赵普光哈哈一笑,硬着头皮接下往下聊了起来:“你这人真会说笑......”
聊着聊着,赵普光再次把话题牵到了看货上,但无论他怎么说,货主就是没说同意,情急之下,赵普光嘀咕道:“说来说去,连货都不让看,你们到底有没有货?”
货主见赵普光心生怀疑,于是连忙解释,并告诉赵普光要看货可以,但是看货的人不能多,只能去一个人。
听完货主的话后,赵普光和两名警方有些犯难,如果让赵普光去的话,万一发生了什么危险那可怎么办。
但如果让警方去看货,警方又看不出货的真假。
赵普光与两名警方对视了一眼,随即打破沉静:“我跟你去!”
在这之后,货主派身边的小伙子开着摩托车载赵普光过去,赵普光坐在摩托车的后座,在脑中悄悄地记下了路线。
就这样,小伙子开着摩托车带着赵普光绕了20分钟的路,终于到了看货的地方。

赵普光抱着这个货物上了炕,炕刚好在窗户的旁边,借着窗户外透过的阳光,赵永杰仔细地审视着这件货物。
将这件货物里里外外看了个透,赵普光得出了一个结论,货是真的!
他手中的这个青铜器,三十五六厘米高,直径大概二十公分左右,上面有一个盖,盖子上雕了四只立体的透雕龙,保存得非常完好,可谓是价值连城。
之后,货主告诉赵普光:“你是第一个看货的人,之前来了好几个外地的买家,都没给他们看。”
赵普光一听还有别的买家,心里顿时着急了起来,这么重要的文物如果流失到了外面该怎么办。
赵普光回去后,与身边的警方商量了一下价格,最后将价格定到了八十万。
商量好价格后,扮演马仔的一个警察对货主说:“我们大老板说了,愿意出八十万的价格买货。”
货主听到这个价格后,与身边的年轻人商量了一番。
商量过后,货主脸上堆着满意的笑容说:“行,就八十万。”

在这之后,货主告诉赵普光等人要去拿货,说完便带着人走了,警方和赵普光并没有多想,还以为货主真的去拿货了。
一小时过去了,警方和赵普光左等右等,说是要拿货的货主一行人还没回来。
警方心中顿时感知到了不对劲:坏了,这个货主跑了,连招呼都没打就溜走了,难道这个货主识破了警方和专家的伪装?
想到这里,警方立马带着赵普光撤了回去,并着手调查货主的下落。
经过一番调查,警方才知,原来货主并没有发现他们的身份,而是在跟他们做交易的同时,又有了另一拨人要看货。
而这伙人便是前文说的外地人。
这伙外地人经常再喇嘛洞附近的饭店里昼伏夜出,他们有的是盗墓专家,还有的是文物贩子。
所以货主溜走是打算再等等看,看能不能把货物的价格卖的更高。
得知情况的赵普光,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万一那波外地人出的价格比他们高,这文物岂不是要流到外人的手中。
想到这里,赵普光和警方立马便拨打了中间人的电话,他们说:“哪有你们这样办事的,怎么连个招呼都不打,骑着摩托车便走了呢?”

中间人告诉他们:“我看你们也是诚心买,那就等信吧,我再联系联系我们卖货的老板。”
电话挂断后不久,中间人再次打电话过来,他开门见山地说:“你们要想买货可以,但是这个价格得重新谈。”
听到中间人这番话,警方和赵普光都松了口气,还好,货还没被别人买走。
在这之后,赵普光等人来到老地方与货主他们谈价。
一进门,赵普光便大发脾气地说着:“你们也太不信任我了!”
货主脸上赔着笑,打着凡事好商量的语气与赵普光侃侃而谈,谈着谈着,两人便切入了正题谈价格。
刚开始,货主报了一个价格,赵普光顺着这个价格往下砍,边砍边说:“你也知道,这货其实不好出,边境线上卡得很严,像新成立的文物缉查队,对线路封锁的都挺严的,我收货也是冒着风险的......”
货主听赵普光一说,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叫价了,于是价格便这样谈下来了。
即:以83万的价格出货,三天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本来板上钉钉的事忽然又出了变故。
就在警方开会商量抓捕计划时,中间人打来了电话,他告诉警方:“我们大老板的货不卖了。”
警方一听便急了:“怎么就不卖了?我们的价格不是谈得好好的么?”
中间人:“反正就是不卖了,交易取消。”
赵普光得知这件事后,立马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对警方说:“我们必须逼他们交货,就算他们不卖,也要把事情的原委弄清楚。”
于是赵普光给中间人打了电话,他对中间人说,不管怎么样都要见上一面将事情说清楚。
赵普光和警方见到了货主一行人。
再次商谈时,货主他们还是不答应交货,于是警方索性不等了,围在房子四周的警方迅速行动,将货主一行人抓捕。
见到警方,货主激烈地反抗着:“你们凭什么抓我?”
“你倒卖文物还有理了?货呢?”
“什么货?我根本就不知道!”
警方根本不信货主的狡辩,令人将他们押回了警局。
而赵普光则凭借着记忆,带着警方找到了当初看货的地方,然而警方将看货的屋子翻了个底朝天,根本没搜到什么。
于是,警方又开始搜寻其他的屋子。

在搜厨房时,一个用砖搭起的灶台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警方觉得这个灶台里说不定藏得有东西。
于是便将中间的砖块取了出来,结果果然在灶台里发现了东西。
警方将编织袋提了起来,提起来的时候袋子里发出了青铜器碰撞的响声。
这时,专家赵普光刚好经过这里,他听到声音后激动的说着:“没错,就是这个东西,终于找到了!”
编织袋打开后,两个青铜器出现在眼前,这下可算是人赃俱获了,既抓到了贩卖文物的货主一行人,又找到了文物。
在这之后,两个青铜器被赵普光和几名警方送到了沈阳鉴定。
剩下的警方则回到了警局,等待审问结果的出来。
要知道,那可是两个青铜器啊,是多么稀有的文物,这种重要的文物,怎么会在他们的手中?

这个疑惑很快便得到了解答。
贩卖文物的犯人,在得知警方已经找到青铜器的消息后,只得乖乖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老老实实交代了一切。
他们说,一到了夏天,葫芦岛的气候便会变得炎热潮湿,而卖货的货主老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挖出的古墓。
那时,老王想的是把菜窖挖深一点,谁知,挖了还不到五米就挖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
老王的体力不行,无法将这个坚硬的物体挖出来,于是便叫来了儿子,让儿子陪他一起挖。
哪曾想,儿子一挖便挖出了一个藏“宝贝”的古墓。
在这之后,老王和儿子联手将挖到的“宝贝”卖出,刚开始他们不了解市场价,许多宝贝都给贱卖了。
直到遇到了几个识货的人后才知“宝贝”的真正价格。
这让老王和儿子懊悔不已,但懊悔已经没用了,所以他们便想着把后面挖出来的宝贝卖更高的价钱。
于是,老王和儿子散播消息出去,说他们这里有顶尖的青铜器“宝贝”。
就这样,一大批人来到了建昌东大杖子村附近,为的就是买老王手里的货。
老王和儿子美滋滋的收着钱,哪曾想,他们已经被警察给盯上了。
之后便是前文中所述的情节,老王他们被警方抓捕,不仅如此,警方还从他们家中搜到了青铜器。

山村古墓宝藏
一段时间过去了,送去沈阳鉴定的文物也已鉴定完毕,原来这两件青铜器是战国时期的物品,学名叫青铜蟠螭纹盖壶,为国家一级文物。
按照货主老王的口供来看,这两件文物都是他从家里的菜窖里挖出来的。
如果真如老王所言的那样,他家的菜窖底下很有可能藏着一个王公大族的墓群,而且级别高的墓一般都会有很多随葬墓,所以专家推测,老王所在的村庄,即东大杖子村底下有庞大的古墓群。
事不宜迟,考古队随即便来到了东大杖子村考察,并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一段时间的考察过后,考古队很快便有了发现。
他们发现,这里确实有古墓,而且古墓的面积还不小,这个墓地南北有300多米,东西也有300多米,大概面积可能为1万平方米。
不仅有大型墓,还有许多中型墓和小型墓。
而考古队来后,东大仗子村的村民也明白了之前那伙外地人来的目的,原来,那伙外地人真的是为了这里的宝藏而来。

许多村民都没想到,原来一辈又一辈传下来的传说竟然是真的,村子里真的埋有“宝藏”。
随着勘探的深入,一件件精美的文物破土而出,其中,大多都是战国中晚期的文物。
在这之后,为了保护当地的文物和墓群,警方通过上门教育等一系列手段,加强了村民的防范意识。
现在,外地人来村子时,村干部都会问清楚他们到底是什么身份,来这里是干什么的,为的就是防止盗墓贼来这里挖宝。
2012年4月13日,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被评为了“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而东大杖子墓地发现,也证实了一个说法,即:在燕国大将秦开却胡取辽东前,燕国的势力便已到达东北。
古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在法律上有明文规定: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归国家所有。
希望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盗墓是十分不耻的一种行为,盗墓贼盗取的并不仅是文物,更是一段历史,历史本应该记入中华文明的史册,却因盗墓贼的贪念而抹去了一些文明的存在,使一些历史之谜无法解答。
所以,大家在挖到古物的第一时间,一定要上报给国家,千万不要想着从中谋取不义之财,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正义是永远不会迟到的,犯罪必然会被抓,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将后半生搭进监狱里,这又是何必呢?
参考资料:
2012-08-26王刚讲故事《山村宝藏》
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百度百科
东大杖子墓群-百度百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0 11:21 , Processed in 0.01030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