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朝书法艺术为何如此繁盛?从唐朝社会的关系研究中分析答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19 04:04: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唐朝书法艺术为何如此繁盛?从唐朝社会的关系研究中分析答案                                                       

2023-04-18 08:41                                       
                                       

前言
唐朝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唐诗、唐画、唐乐、唐舞等文化艺术形式都取得了独树一帜的成就。在唐代艺术中,我国的书法有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不同于之前朝代的独特风格,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唐代书法主要有楷书、草书、隶书、篆书、行书等多种字体。其中,楷书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唐代楷书处于大量古书经典的整理和传世的重要时期,书法家们不断吸取古代书法的精华,以自己的个性表现为主,形成了多才多艺的书风。

一、唐朝书法艺术的成就
初唐时期书法风格典雅秀丽,初唐书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说:
“唐之书,不徒以媚于时也。其善书独出秦汉上,然体皆露势,不能为法。……至二王书,极妍丽之致。其与初唐书有不类者,皆学之而不可及也。”
唐朝初期,社会充满了繁荣和活力,文化艺术发展蓬勃。统治者推崇儒学,尊崇古代文化,使得书法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很好地保障和发展。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书法氛围,许多书法家得以展示才华,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

到了盛唐时期,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高峰。唐朝政权初期经历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四位杰出的皇帝的统治,建立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强大中央集权政府,推行了大量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在文化方面,盛唐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诗人和学者,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柳宗元等等,为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化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书法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崇尚法书、爱重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等人书法;
武则天则崇信柳公权等人的“草圣”;
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位嗜书如命之人,他最喜欢写草书;
唐高宗李治对书法也有特殊偏爱。

盛唐时期,社会文化风尚空前活跃,从宫廷到民间都在追求尚武、尚奇、尚韵的艺术境界。随着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以及唐代文化自信的回归,唐朝皇帝们更加崇尚书法艺术。
唐朝皇帝们不仅热衷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与收藏,还极力推动书法教育事业。唐太宗李世民曾亲自主持编选《晋书》、《汉书》等书,亲自为当时的书法家褚遂良撰写碑文并亲自撰写了碑文序言《兰亭集序》和碑文。

武则天在全国范围内为翰林学士们题写匾额和题名。李唐皇室对书法教育的重视以及当时书法教育的普及,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盛唐时期,唐代书法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有创新。初唐时楷书多以“颜筋柳骨”为标准,唐初出现了一种新书体—“唐楷”,后来魏碑兴起,初唐书法家李阳冰、虞世南、褚遂良等人把魏碑引入楷书之中,使得楷书既有颜真卿欧体行书的俊秀又有魏碑遒劲有力的特色。

到了中晚唐时期,出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书法家,如张怀瓘、张旭、颜真卿、柳公权等人。唐朝中期出现了书画家兼善草书、楷书及隶书,如黄庭坚、王献之等人。唐朝晚期出现了一大批草书大家,如怀素、张旭等人。
在书法创作上,唐代中期以“尚意”为主,追求气势奔放而不失典雅;晚期以“尚韵”为主,追求点画和结字之美。

唐代晚期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出现了一批宫廷书法家,如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王维作《万岁通天帖》;怀素作《自叙帖》;黄庭坚作《论书》;褚遂良作《雁塔圣教序》等。
二、唐代书法的繁荣离不开统治者的喜爱
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交通便利、对外交流频繁等原因,唐朝出现了许多书法家,如“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
唐朝初期的社会经济发达,文化兴盛,社会风气开放,人们思想活跃,书法艺术得以发展。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位爱好书法的皇帝,他曾经命人刻写《晋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

唐太宗李世民不但自己爱书爱字,还倡导社会上形成了浓厚的尚武风尚。唐太宗李世民还要求大臣们写书法时要“先学规矩”“然后通其体势”。此外他还亲自撰写了《笔意赞》来指导书法学习。
当时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尚武之风,这对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唐太宗李世民曾经作诗说:
“尚武崇兵事未休,敢将兵势夺人谋;当时四海归心日,愿与山河并寿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富有创意的皇帝。他鼓励大臣们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那些善于读书写文章的人。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十分重视学习对自己治国理政有重要作用的经典古籍和历史文献。唐太宗李世民还经常为大臣们撰写碑文。此外,他还非常注重搜集历史上的书法名作,以供自己学习借鉴。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视书法教育,他本人亲自教授臣子们书法,他还对全国范围内的翰林学士们进行考核和评定,这使翰林学士们都很重视学习书法,因而出现了许多知名的书法家。
武则天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女人,她不仅是唐朝第一位女皇帝,而且还是一位嗜书如命的人。
武则天在位期间对书法艺术极为重视,她把自己的字称为“圣神字”。武则天在全国范围内为翰林学士们题写匾额和题名;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大量的碑文石碑。她还十分重视民间的书法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书法教育。

武则天是一个爱好书法且有文化素养的女人。武则天从小就爱写字,她还专门聘请书法家来教自己写字。她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来研究书法艺术,她常常与一些书法家们交流书艺。
三、唐朝社会精神与书法风格的形成
唐代书法风格的形成,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唐朝以儒学为统治思想,儒家思想倡导“礼仪”、“文化”、“仁爱”等内容,在书法艺术中,主要体现在字体的规整和端庄、用笔的流畅和自然、书法作品的情感表现和人文精神。
同时,从开元到天宝年间,道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道教思想在民间的传播和道教艺术的成熟发展,“以道为宗”逐渐成为道教的基本信条和自觉追求。唐朝前期是佛教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佛教思想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为佛教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盛唐到中唐,三教合流成为时代的主流,儒释道三教逐渐合流成为一种时代风尚。这种风尚反映在书坛上就是以书法为载体的各种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
到了中晚唐时期,三教合流在政治上更加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儒学以“经世致用”为主旨,积极倡导“经世之学”;
佛教则以“出世间法”为宗旨,重视追求解脱;
道教则以“性命双修”为理念,要求实现自我身心的完美。

儒家重礼教、重义理、重德操、重礼仪;而佛教和道教的这种思想对书法艺术有很大影响。
由于书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样式,所以随着科举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以及佛教对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大,书法逐渐由实用逐渐演变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在民间形成了一种以书法为载体的特殊书法样式——碑帖融合体。

四、唐朝开放的社会环境
唐朝社会以文治国,所以尚武之风盛行,当时的人们都喜欢追求武功、崇尚力量,这些社会风尚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初唐时期,李世民在“文治武功”思想的指导下,倡导尚武精神和武文化的发展。在太宗李世民“大内有法”的思想影响下,产生了以“尚武”为主要特征的唐代书法艺术风格。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文武之道,各有其时,不可并兼也。”

他认为书法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艺术应该具有尚武精神和武德精神。
在唐朝政治方面,唐朝皇帝推崇文化,重视教育。唐玄宗时期设置了贞观政要,官员们在任期间需要写下自己的政绩,以便留给后人学习,这也促进了唐代书法的繁荣发展。
在经济方面,唐朝时期商业繁荣,文化交流和书法艺术的交流也更为频繁。许多富有的商人和文人都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书法艺术的流传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文化方面,唐朝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唐朝文化开放包容,吸收了中外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书法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
在社会风尚方面,唐朝时期崇尚道德,讲究礼仪,这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道德背景和美学基础,形成了唐代书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唐朝时,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交往密切,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兼容南北文化的多元化文化格局,这些都为唐朝书法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由于唐朝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风尚对书法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加上唐朝皇帝崇信佛教、崇尚书法,导致唐初书体多以“颜筋柳骨”为标准。中晚唐时期涌现出一批书画家兼善草书、楷书及隶书,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书法家。

笔者观点
唐代书法家们尊崇古人经典,注重规矩有度,同时也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同时他们笔墨精湛,技法娴熟,能够驾驭各种笔画,表现出流畅、富有变化的字体。最后,唐代书法家们各具特色,形成了多种风格,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

总之,唐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书法家们崇尚开放、自由和创新精神,勇于突破前人的束缚,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书法风格,为后来的书法家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周功鑫等:《唐代书法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4页。
[2]许明,陈春梅等:《唐代书法通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3]阎立本:《步辇图》,故宫博物院,1963年。
[4]吴宽:《历代书画家赞序及注释》卷一。
[5]陆龟蒙:《吴中诗存·吴中杂诗·杜牧诗后二首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13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3 06:31 , Processed in 0.01001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