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27 02:18: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   

2023-03-24 07:45                                       

                                       

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

孔子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历朝历代都提倡“孝道”,民风民俗更是“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传统文化之精髓。

爻上子下组成“孝”字,“爻”表示的是,阴阳交织的整体作用,《易经·系辞》:“爻者,言乎变者也;效此者也,效天下之动者也。”可见,“孝”关乎天下万物的变动,亦承载着国家的安稳。汉武帝“独尊儒学”后,首先提出“以孝治天下”,两汉的选吏举贤,常以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做为考试范畴。

然而,物极必反。“孝”凌驾国家法制,亦能损害纲常,导致倾国亡国,沦为权谋的工具,王莽就是鲜明的例子之一。王莽的姑母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先后辅佐了四个皇帝,“母仪天下”六十一年。王莽凭借姑母厚爱,为人恭俭, 礼贤下士并大力办学弘孝,有“在世周公”之美誉。一步步声名日隆而高居“三军统帅”的大司马,然后摄政王,再逼姑母顺应天意“禅让”,把国号“汉”篡改成自己老王家的“新”。

清朝慈禧太后历经四位皇帝,垂帘听政达四十八年,除了是国家变法革新的最大障碍,亦可说是二百六十八年满清王朝,积弱覆灭的祸首。

古代盛行孝子的故事,从而感化人心。元朝文学家郭居敬精选了二十四个不同尽孝的事迹,辑录成《二十四孝》,此书在华人社会广为流传,许多寺庙在墙上用壁画图文并茂加以弘扬。

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讲尽孝的都是男子,只有“涌泉跃鲤”是讲夫妻俩一起行孝的故亊,人们通常称之“二十四孝子图”。鲁迅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说:“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而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中的“郭巨埋儿”,为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活生生埋掉亲儿子,却非常残忍,极不现实。试问,卖或送人皆可,何必如此丧尽天良?

“孝”若过度严苛, 盲目遵从,不但阻碍个人发展,还会成为社会的“悲剧温床”。 譬如“父母在,不远行”、“父母去世,守孝三年”等等,而伤害最大莫过于“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为行孝而勉为其难,或娶(嫁)之所憎,终落得郁郁寡欢,生不如死。

像陆游和唐婉那般,爱不得之怨侣,遍地都是,却也只能将满腔怨恨,面壁空吟“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谈到“孝”,必须要提“老”字,同一部首,孝下是子,老下是匕。光阴无情,如同我们常听到的一句流行语:“岁月是把杀猪刀。”

当今社会,有一新词,叫“空巢老人”,儿女们为了谋生,各散东西,长年在外而无暇顾及。老人独自守着宽敞又冷清的房屋,伴着喧闹却冰冷的电视过日子,节气更迭,横风竖雨,都无人在旁嘘寒问暖;甚至病了,怕儿女担心而绝口不提。 大家切莫重蹈先贤皋鱼之遗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3-4-19 02:56:32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02:35 , Processed in 0.00965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