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有哪些小事产生了蝴蝶效应?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28 06:16: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历史上有哪些小事产生了蝴蝶效应?                             2023-04-27 09:00                                       
一个错别字决定了中华民国真正的领导者
1930年4月,阎锡山与冯玉祥结成反蒋同盟,发动了讨伐蒋介石的中原大战。这次中原大战,大家都知道结果的,蒋介石获胜,直接导致阎锡山、冯玉祥二人下野。(起初阎锡山、冯玉祥二人大占优势,若是这反蒋联盟战胜了,恐怕下野的就是蒋了,执政的就是阎冯二人)

而导致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就是,冯麾下的一名参谋写了错别字。
战争初期,阎冯二人开了军事会议,制定了周密计划。约定双方各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在河南沁阳汇合,聚齐优势兵力,整合炮火,准备一举围歼蒋在河南的部队。

会议结束后,冯的参谋拟定了一份调动部队的紧急命令:
“命令某某部,昼夜兼程,直插沁阳,与阎锡山部会师……”
然后粗心参谋出场了,地理水平堪忧,做事粗枝大叶,不小心把沁阳的“沁”(qin)字,多写了一撇,写成了“泌”(bi)字,然后就造成汇合地点从“沁阳”变成“泌阳”。

不巧,河南还真有泌阳,沁阳在河南焦作,泌阳在河南驻马店,这就意味着冯的部队要在短时间内赶到200多公里外,而且当时泌阳是蒋的地盘。这不知冯玉祥治军严谨,还是手下将领不疑有他,也不电话问下总部,星夜前往泌阳。

直到蒋的部队都已经在沁阳周围集结,阎锡山部队人数较少,阎老西立刻就急了,说好的日子会师,日子要到了,但人影都不见,晋军都快被包围了。立刻电话质问冯玉祥部队怎么还不来,冯了解情况后,发现部队竟然南辕北辙,本该往北,结果南下去了。急令调回部队也赶不上汇合日期。

直接造成联合作战计划流产,导致反蒋联盟失败。蒋军全面反攻,战局急转直下,蒋军的优势越来越大。
随后蒋成功拉拢东北军加入,张学良答应率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阎、冯本身就劣势,一听到这个消息,军心立刻涣散了,基本全线崩溃。太原的扩大会议被撤销、“国民政府”和“陆海空军总司令部’随后解散。

小人物小事件的蝴蝶效应,可谓是极大。若是没写错字,冯阎二人也许能赢,若是中原大战在张学良插手之前就胜负已分,那国名党总裁的位置还指不定是谁坐。(关于张学良东北军参战的问题,个人认为,张学良也是在等双方趋势明朗了,再正式介入,这样安全收益也大,还可以谈条件。张蒋是否一条心,这个问题,很难说。但基本原则,军阀间只谈利益)

这场战争造成死伤达30万之多,豫鲁大地赤地千里,百姓流离失所,逃难饿死的人不计其数。造成极大的国力损耗,使得民国整体实力下降。大批东北军进驻关内,东三省空虚,日本人乘虚而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华的序幕。

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14:07 , Processed in 0.00820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