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席收到一封电报,看完后气得揉成团扔在地上,是谁来得电报呢?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5-9 05:20: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主席收到一封电报,看完后气得揉成团扔在地上,是谁来得电报呢?                                                         2023-05-07 09:00                                       

     “简直是儿戏,让他回来,我到东北前线去!”主席大发雷霆,气得一把把林彪的电报揉了扔在地上。
林彪这是怎么着主席了?这还得把时间拨回到1948年。

那时候,东北野战军和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的角逐已进入到最后决战阶段。谁能拿下东北,谁就有了赢得全国这盘大棋的胜算。
当时,东野70多万人,加上其他作战力量共计百万之多。而处于战略防守的国军约55万人,主要盘踞在沈阳、长春、锦州三处据点。虽然我军人数2倍于敌人,但其精锐力量仍不容小觑。
迅速歼灭东北地区的国军,解放东北已是箭在弦上。只有把他们封锁在东北境内,不让国民党“剿总”总司令卫立煌撤到关内去,切断东北与华北的联系,才能确保解放进程。
55万国军,这么大一堆硬骨头,到底要从哪下口?
毛主席的倾向是南下打锦州,切断北宁线,堵住卫立煌的陆上退路。这就相当于“掐住敌人的咽喉”,把他们封锁在东北境内,“关门打狗”。
4月中旬,林彪给主席致电说想“攻城打援”,一口咬住长春郑洞国这一大坨敌人不放,倒逼卫立煌出兵救援,进而把敌人的主力牵制在长春,一网打尽。
打长春是“揪尾巴”的办法,不在要害上。万一敌人南逃,很有可能推迟整个战争进程。毛主席不是很认同这个方案,但他也不愿强人所难,还是同意了先打长春看看再说。
然而,现实却给了林彪重重一记响拳。

从5月下旬到7月下旬近2个月,长春久攻不下,损耗巨大不说,卫立煌始终没有派一兵一足支援长春,长春一座孤城反而牵制住了我军主力,战事一度陷入僵局。
望着墙上诺大一张“东北地区敌我态势图”,林彪一筹莫展,拿不定主意。
军委不是说打锦州嘛,那就打啊,有什么可愁的呢?
其实,不仅长春固若金汤,由郑洞国手握精良部队10万余众把守,难以攻下。就连北边的沈阳,也由卫立煌亲率30万大军把守,更是难打。还有南边的锦州,悍将范汉杰领15万人也严阵以待。
左右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思来想去,林彪7月下旬致电主席:“东野仍应南下打锦州”。收到电报,主席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可是,左等右等,一个月了也没等来大军南下的消息,却等来林彪无法确定南下日期的电报,他说形势有变,粮草运输有困难。
主席一下子就火了,当即回电批评其“轻率”。于是,8月底,林彪又在电报中承诺9月赴锦州。
然而,10月2日夜里10点,就在林彪去锦州的路上,他又给主席发去一封电报。再一次成功地把主席激怒了。
“先是迟迟不南下,什么敌情问题,粮食问题,现在锦州外围战已经打响了,他……”主席大发雷霆,一旁的周副总理也火冒三丈。林彪这又是怎么了?
原来,蒋介石得知林彪要南下打锦州后,立即飞抵沈阳亲自督战。他让卫立煌出沈阳向西打,又派兵从葫芦岛登陆向东,东西两路增援锦州。
林彪一听说蒋介石调兵遣将,增援锦州,一下子就打了退堂鼓,又要回去打长春。
为什么对于打锦州,林彪总是不能下决心?他一开始就没选锦州,后来选了锦州又举棋不定。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锦州易守难攻,又有悍将范汉杰亲率15万大军坐镇指挥。如果不能最短时间内拿下锦州,很有可能背后会被沈阳守军切断补给线,如果再遭到国军东西兵团夹攻,那就分分钟被“包饺子”了。
“准备了一桌饭,却来了两桌人”。之前三打四平给林彪留下了心理阴影,如果没有十倍于敌的兵力,没有周全的考虑准备,他是不敢打的。
然而,战机瞬息万变,战事刻不容缓。锦州问题已经消耗了半年之久,如果敌人翻盘,或者进入关内,后果将不堪设想。

10月3日凌晨,心急如焚的毛主席连发两封4“A”电报,严厉批评东野一再犹豫,摇摆不定的行为,并要求“十日内拿下锦州”。
一边是中央态度强硬的催促,一边是政委罗荣桓据理力争,林彪最终再次致电主席,坚定了攻打锦州的决心。
林彪几乎是把除了长春阻击的部队外其他部队全部都调来了锦州。随着锦州外围多个阵地相继被东野扫清,他也越加有了必胜的底气。
10月15日,我军向锦州发起总攻。31小时后,以伤亡24000人的代价攻克守军15万人,拿下了锦州。而此时,侯镜如的东进兵团被阻击在塔山一线无法前进,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出沈阳后也徘徊不前,锦州战役大获全胜。
守将范汉杰被俘后沮丧地说:“锦州好比一根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扁担断了”。

锦州一战,切断了东北与华北的联系,为我军辽沈战役的胜利乃至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事实再次证明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9 23:03 , Processed in 0.00773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