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伟人学习 讲好中国故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04:10: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向伟人学习 讲好中国故事                2023-10-21 09:18                                            

发布于:江西省
   

                                       

愚公移山,在中国几乎是个妇孺皆知的寓言故事,很早以来就选进了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列御寇,也称列子,这个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但是对于有些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来说,一说到愚公移山,可能脑袋里首先跳出来的就是三个字——“老三篇”。

何为“老三篇”?“老三篇”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对毛泽东主席的三篇——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的亲切的称呼,“老三篇”已经成为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继续艰苦奋斗的重要历史文献。

《愚公移山》也是老三篇中的一篇,这是1945年6月11日,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致的闭幕词。出自这篇文章中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成了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耳熟能详的毛主席语录。

在这篇讲话载入史册的著名讲话中,毛泽东主席向七大代表讲了这个后来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毛主席接着打了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

哎呀,不得了,共产党的领袖居然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公开宣扬上帝,我估计当时坐在台下聆听毛主席作报告的党的不少高级干部,肯定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可是,千真万确,毛主席说的就是上帝,估计毛主席也看出了大家的疑惑,所以主席话锋一转,说道“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以一个巧妙的解释说明,对上帝一词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再以一个铿锵有力的反问句收尾,真是笔力遒劲,妙语连珠。

最后,请允许我套用一下毛主席的这个句式,结束这篇短文。如果我们每个人,每个共产党员,都能向伟人学习,多读书,多学习,要讲好中国故事,我想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3-12-5 01:43:00 |只看该作者
伟略深谋开大国,鸿图远虑总抓纲。
恩德雨露泽华夏,永筑丰碑万里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4-1-9 04:00:05 |只看该作者
伟略深谋开大国,鸿图远虑总抓纲。
恩德雨露泽华夏,永筑丰碑万里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24-3-7 03:25:10 |只看该作者
我们传播一种生活态度 让您一生拥有优雅气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24-4-7 01:34:25 |只看该作者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 21:23 , Processed in 0.00933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