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战期间,毛主席计划与蒋介石见面,周恩来连发三封电报劝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27 08:30: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抗战期间,毛主席计划与蒋介石见面,周恩来连发三封电报劝阻                                                         2023-08-26 23:27                                       

                                       

1942年,全面抗战已经进入第5个年头,此时的蒋介石也终于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在这一年,随着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一直坐山观虎斗的美国终于参战了,而英国也随着日寇发动对东南亚的进攻不得不对日宣战。

蒋介石

这也意味着,蒋介石最为看重和倚重的靠山——英美都站在了自己的这一边,中国终于不用再孤军奋战了。与此同时,国内的局势的变化,也让蒋介石志得意满起来。

这一年,一直投靠苏联、让蒋介石耿耿于怀的新疆军阀盛世才,公开投到了蒋介石的怀抱。不仅如此,青海军阀马步芳不得不退出河西走廊,让西北的战略要地的骚乱得以得到解决。

这两件事意味着,蒋介石的势力开始深入西北。国际国内都有丰硕的收获,而且看起来还会越来越好,这让蒋介石感觉十分得意,他决定巡视西北。

然而,这种好显然是有限的,因为,西北问题,无论是盛世才还是马步芳,在蒋介石看来都是癣疥之疾。反而是只占据边远地区、人口也只有100余万的陕甘宁边区,才是蒋介石的心腹大患。

蒋介石

所以,趁着巡视西北之际,蒋介石也想解决共产党的问题。那么,共产党是什么问题呢?

早在去年,蒋介石就悍然发动8万大军,对新四军总部发动突然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至今,仍扣留了新四军军长叶挺。

所以,理所当然的,蒋介石的反共行径在国际国内上都引起了哗然大波。不但在国内遭到了许多人的谴责批评,而且在国际上也不得人心。当时,就连美国都表示:他所援华的军火不得用于反共。英国也在要求蒋介石坚持统一战线。

在这种情况之下,蒋介石决定缓和一下濒临破裂的国共关系。因此,7月21日和8月14日两天蒋介石接连约见周恩来表示:他准备一周后去西安与毛泽东一晤,要求周恩来电告延安方面答复。

蒋介石

接到蒋介石这一完全出乎意料地邀请之后,周恩来立刻用电报报告给了毛主席。同时,他还分析了蒋介石的目的:

  在态度上还看不出有何恶意,但在其初步解决新疆及回回问题之后,他又自己北上,不知其目的未可测。

而针对于蒋介石会晤毛泽东的这一建议,周总理还提出了两个应对选择:一个是毛主席称病不去,而是让林彪为代表到西安与蒋介石谈话。一个是要求蒋介石与自己一起到西安,然后周飞到延安,再同一人回到西安见蒋介石。

接到周总理的电报后,毛主席十分重视。再加上此时国际国内纷纷要求蒋介石坚持统一战线,毛主席对于国共关系转好也有一定的信心。所以,对于此次会谈,毛主席还是颇有信心的。

毛主席在延安

因此,在与中央书记处进行研究后决定,采纳周恩来提出的第1个建议。8月17日,毛主席给周恩来回电:

  现患感冒不能启程,拟派林彪同志赴西安建蒋,请征蒋同意,如能征得蒋同意带你至西安,你回延安面谈一次,随即携林后住赴西安见蒋则更好。

然而,第2天毛主席就改变了主意,他决定同意蒋介石的要求,自己亲自到西安见蒋介石。毛主席在电报中解释道,“依照目前的局势,我似乎应该见面见蒋介石”。而且他认为,自己感冒已经10天,过几天要动也可以动。

当然,毛主席改变主意,决定自己亲自去见蒋介石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因为国内局势的发展。此时虽然距离皖南事变还不足一年,但是,毛主席在深入分析国内国际的局势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局势有好转的可能。

所以毛主席认为,由于国内国际局势的共同发展,蒋介石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反动政策,未来,他采取“和共”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反共”。

毛主席在延安

然而,对于毛主席的这一想法,周恩来却并不赞同。周恩来认为,虽然中国目前局势确实有所好转,蒋介石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但是,这也仅仅是一个趋势而已。

蒋介石并没有因此丝毫放松对于根据地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之下,毛主席贸然找蒋介石会面,不但有不小的风险,而且也很难有收获。所以,他专门回电报说道:

  对目前形势答:虽有以政治解决趋势,但具体问题尚未谈到,且实行压迫一无减轻,而会晤地点又在西安。因此,蒋毛会面似嫌过早。最好林或朱(朱德)打开谈判之门,如蒋约林或朱随其来渝,亦可答应,以便打开局面,转换空气,一俟具体谈判有眉目,你再来渝便可见渠。

周恩来的考虑显然是十分周到全面的,所以,中央政治局在接到这封电报讨论后认为,周恩来的意见是正确的,决定采纳周恩来的意见,派林彪先出去探路,根据谈判的情况发展而定。

周恩来

但是,毛主席却依然坚持自己之前的观点,他还是想去西安见一下蒋介石。周恩来的意见虽然十分稳重全面,且顾虑到了安全问题,但是,毛主席却认为:

  依目前国际国内大局,我去见蒋有益无害,俟林彪见蒋后确定我去时间。

关于是否去西安面见蒋介石,毛主席考虑的从来不是个人安危问题,而是国共乃至于中国发展的大局。毛主席认为,这次趁这次国际局势有利的机会见讲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倒不是因为关系到“我方利益所得之大小”,而是有机会将“国共根本关系加以改善”。

因为,蒋介石虽然素来以反共著称,包括达成抗日统一战线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蒋介石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或者说弱点,那就是他领导的国民政府,其实是一个买办政府。

也因此,蒋介石的意见极容易受到列强的左右,而此时,由于法西斯国家的猖狂,国际局势恰恰是反对蒋介石掀起反攻高潮,要求蒋介石坚持统一战线的。

所以,毛主席认为趁此天载难逢的良机,如果能与蒋介石会面并谈妥国共关系的根本问题,那么,不但将有利于共产党的发展,而且将极大改善中国抗战的局势。

在延安的毛主席

因此,毛主席认为“哪怕这次会面具体问题一个也不解决也值得的”。毛主席甚至已经安排好了他的会面时间。甚至,“如果蒋介石约我到重庆参加10月参政会,我们应准备答应他”。

然而,从党的利益角度出发,周总理却依然不赞同毛主席的这一看法。他认为,由于蒋介石变幻莫测,喜怒无常,毛主席贸然去见蒋风险实在太大,他认为,此时去见蒋介石时机并不成熟而且也给出了三条理由。

  一,蒋虽趋向政治解决,但他之所谓政治解决是要我们屈服,绝非民主合作。
  二,蒋对我党我军的观念仍为非合并即大部消灭。
  三,蒋对人的观念仍包藏祸心,即打击我党领导,尤其对毛西安事变后上有毛朱出洋,时至今日又要叶挺太太劝叶悔过自新,吾屡次请回延安不理。此次,我在电答时提到愿回延携林或朱出来亦不许。因此可说,他对我党我军及民主观念并无丝毫变化。

而且,对于毛主席认为的国际局势有利于我党,周恩来也并不完全赞同。因为,根据他对蒋介石的了解,蒋介石对于国际局势的看法与毛主席并不相同。

蒋介石

国际局势确实有变化,但是蒋介石很可能会认为,此时英美苏联等国虽然反对蒋介石破坏统一战线,但是,英美却根本没有实力大力援助中国。

尤其是苏联,德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之后,苏联不但没有能力再支持中国共产党,反而因为其糟糕的处境需要中国拖住日本,以避免苏联陷入两线作战。

而英美也是同样的立场,他们都需要中国拖住日本。因此,蒋介石认为,此时的中国无法获得来自英美苏等国的多大支援,反而他们更需要中国,需要他蒋介石。

蒋介石很有可能因此得出结论:此时正是他解决西北及国内问题的良好时机。尤其是苏联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让苏联不得不对蒋介石让步。

而蒋介石一贯认为,苏联让步,中共也就不得不屈服。所以,此时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反而会让蒋介石误以为这是“打击地方和民主势力的良机”。

蒋介石

因此,周恩来依然坚持:毛主席此时不宜去见蒋介石。他还对毛主席和蒋介石见面后的结果做出了推测,周总理认为有两种可能:

一个是表面进行得很和谐,蒋介石表面答应解决问题,最终散场,这自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但是第2种可能却是,蒋介石把毛主席约到重庆开参政会后,直接暴露真面目,扣留毛主席,不允许毛主席回延安,而且对此周总理还专门强调,“此着万不能不防”。

周恩来认为,一旦这种事情发生,“于我损失太大”。所以,周恩来还是坚持之前的观点,林彪先行见面探路,而且林彪与蒋介石的会面时,也不要讲话讲得太死,更不要确定,毛主席必然来与蒋介石见面。而是需要“看蒋的态度及解决问题如何,再定毛是否出来”。

周恩来这一番全面透彻且十分恳切的分析,最终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毛主席决定改变自己亲自去见蒋介石的想法,先派林彪去见蒋介石,看形势的发展。当然,对于此时的良好时机,毛主席仍不愿意放弃,所以他告诉我周恩来:

  林彪见蒋时,关于我见蒋应说,我极愿见他,目下身体不大好,俟身体稍好即可出来会见,惟可不确定时间。

毛主席

确定见蒋介石的方针之后,9月14日,接到国民党的正式通知后,林彪在伍云甫的陪同之下,立刻从延安出发,准备到西安面见蒋介石。

但是,由于林彪在去西安的路上遇到山洪爆发,道路被毁,不得不耽误了三天才到达西安,而此时,蒋介石已经回到重庆。

但是,对此毛主席并没有放弃,而是要求林彪继续南行到重庆去见蒋介石。然而,国民党方面却发生了变化,国民党回复说,蒋介石9月份没有时间见林彪,要求他等一段时间再去重庆。

最终,10月13日,林彪终于见到了蒋介石,这次见面,周恩来也在。然而,此次林蒋面谈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结果,国民党方面开始踢起了皮球,始终不愿意解决实质问题。

林彪

所以,当毛主席在10月25号再次给周总理发电表,询问毛主席与蒋介石会面的时间地点等问题时,周总理根据多日会谈的实际情况判断:通过谈判来解决两党具体问题的时机还不成熟。

因为,一方面此时的蒋介石并不着急解决问题,而是认为时间越拖,中国共产党的困难越大,中共就范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另一方面,他始终固执地坚持政治解决,就是中共听命于他的领导,从来没想过平等协商。所以,国民党此事态度虽然有所缓解,但是仍坚持老一套,要求中共的部队服从他们的指挥,而且要求中共一再让步。

听到周恩来的这一分析后,毛主席终于彻底打消了与蒋介石会面的想法。而事实也证明周恩来的判断,虽然此后国共之间一直互发电报,林彪在重庆也参与了多场会面谈判,但是,蒋介石却始终不愿意退步。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

谈判一直拖到1943年也没有解决丝毫问题,最终,谈判不了了之。毛主席在抗战期间面见蒋介石的可能性,也因此被彻底打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20 14:53 , Processed in 0.00835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