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军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他们是如何强渡的?究竟是十七还是十八勇士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1 05:59: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红军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他们是如何强渡的?究竟是十七还是十八勇士                                                    2023-12-20 09:57                                   

         发布于:河南省
   
                                

(前几日去大渡河凭吊昔日战场,颇多感慨,重写两篇旧文以为抒怀,此为之一)

一、十七勇士还是十八勇士的问题

强渡大渡河的是十七勇士还是十八勇士,挺简单的事儿,却讨论了好几十年,至今众说纷纭,个中滋味很是耐人寻味。

1、红一军团《战士报》,是“十七勇士说”的最早出处

1935年5月26日,也就是我成功夺占大渡河渡口后的第二天,红1军团政治部编辑出版的《战士报》第184期最早报道了这一消息:

该报中间最上端的一个标题《十七个强渡的英雄》,其下写道:

“‘牲’部二连十七个同志,争先恐后的自动报名过河,在模范的二连连长领导之下,坚决首先强渡……”

总共200余字中,有两处说到“十七个同志(英雄)”。这是最早将强渡的英雄说成十七人的。

紧接着,是该报的第186期:

在这期《战士报》中,头条是一篇《大渡河沿岸胜利的总结》,文章开头第一个小标题就是“占领安顺场的十七个英雄,五个特等射手”。右下角则列出了十七个英雄的名字:

“第2连连长熊上林,第2排排长罗会明,第3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表克,战斗员张桂成、萧汗尧、王华停、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第4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战斗员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

十七个英雄一说,随着这张小报的报道,又随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弘扬在我军中传播开来。

2、上世纪五十年代,“十八勇士”的第一次回归

1956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中央军委决定编一部革命回忆录丛书,开始向全军征文。响应这个号召,作为直接指挥这次战斗的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红1团团长杨得志和该团1营营长孙继先,分别撰写了有关强渡大渡河的回忆文章。

刘帅的文章名为《回顾长征》,载1959年12月出版的《星火燎原》第三辑。文中明确写道:“十八勇士一过河去,就将敌人打垮”。

杨得志《大渡河畔英雄多》一文,载1957年7月出版的《红旗飘飘》第二辑。请看该文中的相关描述:

杨得志在回忆中,几次说到十八勇士。在文末附记中,编者还专门写道:

“十八勇士一度曾被认为十七勇士,杨得志同志认为正确地说应该是十八勇士(其中包括营长孙继先同志)”

孙继先撰写的《强渡大渡河》一文,和刘帅的文章一并刊登在《星火燎原》第三辑。因为孙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所以他的文章对强渡大渡河战斗记述得更加具体,十八勇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们和熊尚林同志带的九个同志会合了。查查人数,我们十八个人,除了一两个负重伤的,一个也不少。”

说到这里,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已经十分清晰。可还有一个疑问没能解开,即长征路上出版的《战士报》中报道的,是十七个英雄,而不是十八个,这是咋回事儿呢?

对于这个问题,六十年前的一份专业刊物给出了答案。1961年出版的《新闻业务》第12期,发表了署名晓白的文章《在长征路上出版的报纸》,文中写道:

“最先冲过去的明明是十八勇士,为什么这张报[战士报]上说是十七勇士呢?原来写这篇通讯报道的人正是十八勇士之一——孙继先营长,因为他的谦虚而没有把自己算在勇士之内。”

真相大白,原来在报道强渡大渡河的英雄名单时,营长孙继先的名字被隐去了,而这个有意隐去孙继先名字的,就是孙继先本人。

那是一个不崇拜明星而崇拜英雄的年代,从那以后,戏剧、电影、小人书、小学课本以及各种文艺载体中有关十八勇士的内容一下子传颂开来。

3、令人不解的改动,又变为十七勇士

按说有了大渡河之战亲历者刘伯承、杨得志和孙继先的回忆,十八勇士已经得到了准确的还原,这事儿已经没有再讨论的余地,但不知什么原因,待到了改开以后,各种载体上所有关于强渡大渡河的文章,十八勇士却齐刷刷变成了十七勇士。

各种宣教文章是当然要改了,即便是在刘伯承、杨得志等已经发表过的回忆文章中,有关十八勇士的地方,也全改成了十七勇士。

这是刊登于1980年再版的《星火燎原》第三辑中刘伯承《回顾长征》一文中的截图,十八改成了十七。

我不知道这样的改动是否出自刘伯承、杨得志等人的本意,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否知道这样的改动。

元帅的文章改了,上将的文章也改了,孙继先中将的文章,在《星火燎原》再版时,干脆整个给删了。为什么要删?政治上的原因不好猜测,但能看出技术上的原因——不好改。刘伯承作为当年的高级指挥员,文章对大渡河战斗着墨不多,再版时改一个字就行了;杨得志作为这次战斗的直接指挥者,对战斗过程的记述要具体得多,所以,相比最初五十年代的原作,八十年代的再版就得在多处做比较大的改动,才能统一到“十七勇士说”上来;孙继先作为强渡大渡河一线指挥员和直接的参加者,五十年代的回忆文章中对十八人的描写有太多的内容,太具体的情节,要按照“十七勇士说”的要求,除非重新编一个故事,不然就没办法改,所以干脆删了,以免和经过改动后刘、杨文章中的“十七勇士说”相矛盾。

既然亲历者刘帅、杨上将的文章都改成十七勇士了,其他文章更是必须得统一到十七勇士之说上来。时任红一军团组织部长的肖华、中华苏维埃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的李一氓、红一军团炮兵营营长的赵章成、红一师工兵连连长的王耀南、红一师宣传队队长的李水清等,回忆大渡河之战的文章都齐刷刷写作十七勇士。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电影、画作、大渡河连的连歌、安顺场希望小学少先队的命名等等,凡是涉及到强渡大渡河的地方,无一例外都是十七勇士。

网上网下,媒体自媒体,十七勇士说就更是占了绝大多数。还别说一般的作者了,就连那些军史专家,比如军事博物馆的某研究员、比如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的某少将等等,也都以改开后再版的刘伯承、杨得志等回忆文章和当年《战士报》的报道为依据,撰文认定强渡大渡河的就是十七勇士。

4.十八勇士的第二次回归

好在随着学术环境的越来越好,历史研究正在逐渐摆脱非学术以外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全然不受条框约束的众多非职业历史研究者的加入,十八勇士又正在向我们走来。

这是调整后军事博物馆展出的强渡大渡河十八勇士名录。

为军博点赞!

二、一船渡还是两船渡的问题

再版于1980年的《星火燎原》第三辑,收录了在杨得志1957年《大渡河畔英雄多》一文上大幅度修改后的新回忆《强渡大渡河》,其中第131页有一段写道:“庄严的时刻到来了,熊上林带领着十六个同志跳上了渡船。”

第132~133页的另一段又写道:“在我猛烈火力掩护下,渡船靠岸了。十七个勇士飞一样跳上岸去,一排手榴弹,一阵冲锋枪,把冲下来的敌人打垮了。勇士们占领了渡口的工事。”

从以上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这十七个勇士,是同乘一条小船强渡的。

孙继先的文章在再版的《星火燎原》第三辑中已经被删,署名杨得志的这篇文章如此这般的描写,无疑就成为后来所有描述有关强渡大渡河战斗的范本,包括很多老红军的回忆文章,也都统一到了这一细节上来,比如肖华写于1983年5月的回忆文章中,就说“第一条船上的十七位勇士的英名可以长留于革命史册,同舟的船工的英名也必然闪耀着同样的光芒。”

于是,红军十七勇士同乘一条小船强渡成为众人认定的史实。

但如果您有兴趣,找来1957年杨得志的原文,就发现和1980年再版时的说法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即在五十年代杨的回忆文章中,十八勇士是分两波强渡的。

请看划红线的那句,不是后来所说的“熊上林带领着十六个同志”,而是:“熊尚林带领了八个同志跳上了渡船。”

同一文中的又一段内容,“过了河的船很快的又回来了。八个勇士在营长孙继先同志带领下,又登上了渡船。”

杨得志的原文描述得清清楚楚,第一波包括连长熊尚林在内,是九名勇士,第二波包括营长孙继先在内,也是九名勇士。

有兴趣的可以找来孙继先1959年的回忆文章,对其中十八勇士分两波强渡的描述更加生动具体。

熊尚林等九勇士登岸后,与守敌一个营激战,形成僵持,未能将敌驱逐。待孙继先等九勇士增援上来,十八勇士合力,终将敌击溃,夺占并巩固了登陆场。

为什么要分成两波强渡?这个问题猜也能猜出来,船小,容不下那么多人。

三、渡船的行进路线问题

看了很多不同版本的有关强渡大渡河的电影、电视剧,不知是因为导演的认识不到位,还是戏子们无法完成那么高难度的动作,总是表现不出那种与汹涌河水搏斗的艰险。实际的渡河过程远不是那么轻松。

大渡河水流特别湍急,5月末已接近汛期,上游降雨量加大,河水流速更猛。在如此天险面前,勇士们面对的主要敌人不仅仅是对岸的守敌,还有这条暴怒的大河。当年石达开之败,主要还不是败在清军的枪炮矢石上,而是败在大渡河的狂涛恶浪上。

除了水流急,礁石也多,特别是靠近两岸的地方,暗礁遍布,如果不是特别有经验的船工,在急流的冲击之下,一旦触礁,往往就会船毁人亡。正因如此,载有九名红军勇士的一条小小的渡船上,雇请的船工就有八人之多。

说一说为啥要这么多的船工。这八人都是有分工的,要有两个人摇橹,四个人划桨,还有两人,则手持长篙,一左一右站在船头,是专门负责避开随时出现的礁石的。

因为水流巨大的冲力,渡船实际走的不可能是与两岸垂直的最短的路线,而是角度特别大的一条斜线。据曾经为红军强渡撑船的船工帅士高老人回忆,渡河前,小船先是用藤纤从陈家湾拉到上游很远的小河口(安顺场附近小地名,下同),然后才起渡。可即便如此,当第一波九勇士强渡时,原本想的是争取在尖石包登陆,而实际抵达对岸已经是下游很远的桃子湾了。

船从对岸返航回到南岸时,同样也走的斜线,于很远的下游靠岸,是用人力将船拉到比首次起渡点更远的上游,然后才开始第二个航程。可当孙继先等九勇士到达对岸时,也已经是距攻击目标二百多米的下游了。

(上图仅为示意,未必准确,因为我找不到小河口、尖石包这样的小地方)

待我夺取渡口,红军大队开始渡河时,两岸都各安排了一个排的兵力,专门负责将渡船拉往上游很远的地方才开始起渡,也是同样的原由。

也正是因为渡河如此之难,要全凭这样的三只小船(十八勇士占领渡口后又从对岸夺取了两只小船)渡过几个师去,可以想象有多费时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红军要在占领安顺场渡口后还要夺取泸定桥的原因。

四、十八勇士的装备问题

可能是杨得志回忆文章的影响特别大的缘故,官媒私媒几乎所有描述强渡大渡河的载体,都说渡河勇士是每人一把大刀,一支花机关枪,一支盒子炮。

实际情况可能未必如此。

按照孙继先的回忆(载1957年版《星火燎原》第三辑147页):

“突击队的人员决定了以后,他们立即兴高采烈地装备起来:每人一支驳壳枪,一挺花机关,一把马刀,还有六至八个手榴弹。在连长熊尚林带领下,一班的八个同志跨上了小船。”

这段话容易误解,这说的是全部的十八个人,还是仅仅说的第一波的九个人?不过接着往下看,问题就比较明朗了。

船又靠岸了,我带着二班和两挺轻机枪、一挺重机枪共八个战士跳进船里。

孙带领的这第二波突击队员,有一挺重机枪,两挺轻机枪。轻重机枪都不是单兵操作的,轻机枪需两人,重机枪得四人。那也就是说,这第二波的九名勇士,除了孙继先以外的八个,都是机枪手或副射手。依笔者看来,这种典型的特种作战,机枪副射手带驳壳枪又带冲锋枪是合理的,甚至是必须的,然而机枪正射手不一样,掌握机枪已经很是考验体力,除了笨重的机枪以外,再带一支花机关,是不是有点累赘了?

以笔者猜测,第一波九勇士,应该是九支驳壳枪,九支花机关。第二波九勇士,应该有九支驳壳枪,一挺重机,两挺轻机,不超过五支花机关。

当然这仅仅是凭我个人的认知产生的猜测,既然孙继先的文章都没有具体说,也就不可能找到比这更具体的史料做依据了。

五、机枪排长李德才是不是十八勇士之一的问题

夺取安顺场渡口后,论功评奖,包括机枪排长李德才在内的五名特等射手和渡河的勇士获得了同样的奖项,因而在有些文章中非要说李德才是十八勇士之一。说这十八勇士中有十七人是渡船上的,另一人就是用机枪掩护强渡的;说加上李德才就是十八勇士,不加李德才就是十七勇士。

笔者对此十分的不能苟同。为什么不能苟同?不是一码事儿,十八勇士有特指,特指渡河的勇士,并不包含其他。再说了,当年和渡河勇士们一同受奖的特等射手也不是李德才一个,而是五个,凭什么只把李德才一人算上?

实际上,当年的《战士报》第186期,已经把这个问题说得十分清楚了,“十七个英雄,五个特等射手”,各是各,区分得明明白白。

我丝毫没有否定李德才老英雄的意思,但非要说他是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那是胡扯!

后记

目前关于渡河勇士是十七还是十八仍有分歧,这分歧又有两种。一种是认定孙亲率除他自己以外的十七勇士渡河的事实,但孙算不算勇士的问题;一种是孙有没有和十七勇士一同渡河的问题。

如果是第一个问题,那这不重要。对于孙继先来说不重要,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也不重要,因为那不过就是一个主观认识的问题。

如果是第二个问题,就很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如何澄清史实的问题,是一个历史工作者和爱好者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13:25 , Processed in 0.00904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