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湘江战役他以一当十,是我军的武术高手,后创立了我国的特种部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02:58: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湘江战役他以一当十,是我军的武术高手,后创立了我国的特种部队                                                         2023-12-31 11:46                                         

   发布于:天津市
   
耿飚:中国革命的传奇之子

耿飚,他的名字里蕴含着炽热的火焰,如同他的一生,激情澎湃,红色烈火。他的父亲,是清末的大内高手,子承父业,他是红军里的武术奇才;他,是湘江战役里以一当十的勇士,血海沉浮,在战火中涅槃而生;他,是遗憾错失新中国授衔的战争将领,不计名利,提议创立特种部队。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位“上山能打猎,下水能摸鱼,出门能谈判,回家能做饭的人物。”他就是——耿飚。

血战湘江:以一当十

湘江战役,堪称长征路上最残酷的一战。据湘江地区的老百姓说,一场血战过后,江里的水都被血染红了,三年里,都没人敢再从湘江里打鱼吃,因为那里埋葬了不知多少红军战士的英灵。

尖峰岭失守,耿飚带领的一队红军陷入了包围圈,本来作为指挥员的耿飚直接冲到了战斗的最前线。在激烈的战斗中,他的团指挥所成了前沿,敌兵如潮水般袭来。没有枪和子弹的战斗很快变成了肉搏,年少时跟随父亲练武的耿飚找到了发挥优势的战场。

带领战士们直接杀进了敌人的队伍里,提着一柄大马刀,耿飚身上溅满了敌人的鲜血。战斗结束后,他半跪在红色的土地上,看着身边战友的尸体,闻着自己身上传来的血腥味,无法止住内心的悲凉。

这场战斗中,耿飚带领的一个团居然阻击了整整15个团,创下了在现代中外战争史上难以想象的壮举。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场战争开始之前,耿飚已经患上了疟疾,时常虚弱得连蹲下都成为奢望,但他依然坚持冲锋在前线。

湘江一战后,红军的有生力量锐减,而耿飚也因战争的创伤,再次展现出他的智勇。特别是进入贵州,耿飚率部在江界渡口强渡乌江,首夺天险娄山关,为红军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通道。耿飚因此受到毛主席的赞扬,在《忆秦娥——娄山关》中被喻为“真如铁”的“雄关”,为红军铸就了辉煌的一页。

将军外交:“现在,我要问问今天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犯了事,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

1991年,耿飚回到阔别五十余年的故地——甘肃庆阳。一群老百姓涌入他的住处,各自对耿飚述说对当地县乡干部的不满。耿飚听着群众的反映,眉头深锁。他立即通知所有县乡干部前来开会。在会上,耿飚没有直接披露群众上门告状的情况,而是讲述了当年的一桩往事。

“当年,385旅在庆阳驻防,部队的一个战士因为损害了老乡的利益,被军内认定为严重违纪。按照当时的纪律,是要被枪毙的。但就在枪决前一刻,一大群老百姓为他求情,有的人甚至跪下来替他说话。到最后,我流着眼泪接受了群众的请求。”耿飚回忆起当年的场景,然后他提高了声调,“现在,我就要问问今天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犯了事,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会场一片寂静,许多人都低下了头,谁也没有说一句话。

尽管耿飚已经脱下军装,在国务院任职了多年,但多年行军打仗的经历让他的声音不怒自威,留下了著名的“耿飚之问”。

高瞻远瞩:提议建立特种部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耿飚在国际外交场上多年的经验让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些潜在的危机,尤其是恐怖组织掀起的劫机浪潮。担任国防部长的他提出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应对国际上日益猖獗的恐怖分子劫持飞机的问题。
1982年,中国民航发生了自成立以来第一起歹徒劫持事件。耿飚迅速出动警力,在乘客的配合下,成功制服了五名歹徒。随后,他认为有必要建设一支专门的部队,进行特殊训练,采用特殊武器战术,开展“反劫机”行动。
在耿飚的提议下,中央从武汉军区抽调了兵力,进行了封闭性的特殊训练。这支特殊部队成立后,1983年并入武警部队,主要任务是“反暴恐,反劫机,反暴乱”。耿飚因此被誉为我国的“特警之父”。
回望耿飚的风采:一生传奇
耿飚的一生可谓传奇。出身武林世家,练就了一身功夫。参加红军后,立下赫赫战功,更曾为毛主席打虎。建国后,他转战外交战线,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驻西方的“将军大使”。
尽管错失新中国授衔,耿飚脱下军装后却在外交部工作二十多年,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毛主席曾称赞他:“耿飚敢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是个好大使!”
耿飚在副总理、国防部长的职务上兢兢业业,无愧为革命的英雄。尽管他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军衔的国防部长,但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无冕之荣。
水口山中的湖南伢子走上革命道路
耿飚在1916年随家人逃荒来到水口山铅锌矿。在这贫困的日子里,他见证了童工的悲惨生活。1922年,水口山有了第一个工人俱乐部,耿飚自告奋勇成为通讯员。
1925年,耿飚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26年,他被党组织委以重任,参与秘密接运枪支弹药的任务。凭借出色的身手,他成功地完成了这一危险的任务,为后来的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耿飚的一生如同火焰般激烈燃烧,从水口山到湘江战役,再到提议建立特种部队,他的每一步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中国革命的传奇之子,一位将军、外交家、提倡者的多重身份交织成的不朽传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 03:36 , Processed in 0.01061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