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妻子16年后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05:05: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妻子16年后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2024-01-11 11:17                                         

   发布于:天津市
   
        1949年1月,淮海战役已临近尾声,眼看革命就要取得最后的胜利,然而,就在南京的一座监狱里,为我党工作的军统少将周镐却被蒋介石下令秘密处决了。
周镐此前一直是和组织上单线联系,导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份,以致于建国后他的亲人都被人指指点点,说是特务的家属。
而周镐的妻子也一直不知道丈夫当时为何突然消失,直到16年后的一天,才得到了丈夫当年留下的日记,看到日记的内容后,她恍然大悟,第二天一早就跑到了当地政府为周镐正名。

那周镐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呢? 军统里的热血青年
周镐又名周治平,于1910年1月21日出生在湖北罗田县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在父母的开明观念影响下,他从小获得了上学的机会。
周镐也倍加珍惜,高小学习期间,他非常刻苦,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也产生了保家卫国的想法。
于是,1927年,17岁的周镐主动考入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毕业后,他又跑到上海加入了蔡廷锴的十九路军,参加了后来的一二八淞沪抗战。
后来,蔡廷锴发动了福建事变,十九路军兵败溃散,周镐不愿意继续打内战,就想着回到家乡种地为生。

却不料就在周镐回家的途中,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对方一听他是十九路军的,就觉得他有“通共”的嫌疑,随即对其进行了严刑拷打。 但此时的周镐还不知道共产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即使想被屈打成招也不知道招些什么,幸运的是,监狱里的一个宪兵军官竟然和他是旧交,二话不说就给周镐指了一条出路。
“周兄不如直接加入军统,在那里过往的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而且也没人敢找你的麻烦!”
在好友的劝说下,周镐为了保全自己只好同意了他的提议,因为周镐毕竟在国民党的军校上过学,周镐很轻松的通过了考试,正式成为了军统的一员。

然而,事情远没有周镐想象得那般顺利,因为位卑言轻,在军统的日子他也同样受不到重用,不仅如此,在军统进行人员履历调查的时候,还是觉得他有“通共”的嫌疑,周镐随即二次被捕。 好在,这次军统特务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周镐确实和共产党没有任何关系,这才将其放了出来。
有过两次入狱经历的周镐深刻意识到只有努力往上爬,做到位高权重,才有保全自己的资本,于是,他开始拼了命的工作,因为能力突出,没几年就当上了上校科长。
年轻的周镐进步是惊人的,而这也引起了军统头目戴笠的注意,抗战期间,周佛海当了汉奸后为了以后着想,也想着与国民党取得联系,戴笠正好顺水推舟,把周镐举荐了过去,与他联络。

就这样,周镐又加入了汪伪政府,暗地里继续为军统出力,整个抗战期间,他提供了不少关于汉奸的情报,为军统的锄奸行动做出了贡献,可以说,此时的他也是一位抗日功臣。 1945年8月,随着日本的投降,抗战取得了胜利,周镐非常高兴,而为了表彰他的贡献,蒋介石还提拔他当了军统南京站少将站长,可谓风光无两。
只是,此时的周镐却愈发对军统的行事风格感到厌烦,尤其是得知蒋介石为了发动内战竟不惜拉拢日本人时,他心中更是无比的愤怒。
于是,周镐遵从内心的想法,主动把蒋介石要拉拢的汉奸名单公之于众,这些汉奸在舆论的压力下,随即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这样做明显违背了老蒋的意愿。

1945年秋,蒋介石下令将周镐逮捕,而唯蒋介石之命是从的戴笠也准备将周镐抛弃,好在,戴笠不久就飞机失事身亡,经营了多年关系网的周镐这才在朋友的帮助下又获得了保释。 经过这件事以后,周镐对蒋介石和国民党彻底失望,只是,对于未来的道路,他也感到十分迷茫,该走向何处呢?
弃暗投明,为党工作
“咚!咚!咚!”
1946年夏的一天,南京西华门二条巷蕉园5号门口,一位中年人正在轻轻地敲着门,不一会儿,从屋里走出来了一个青年人,青年人见他来了,顿时眼前一亮,似乎多日的纠结有了答案。

这青年人就是周镐,而来找他的则是时任中共华中局情报部第三工委主任的徐楚光。 原来,早在抗战时期,两人就打过不少交道,当时双方紧密配合、联手抗日,共同与日伪分子周旋,取得了不少的战绩。
而在与徐楚光的交流中,周镐开始逐渐了解我党的革命理念,对我党和我党党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只不过,当时还只是处在欣赏的态度。
徐楚光也是一样,他觉得周镐和其他的国民党军统人员不同,他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能够做些实事。
这次见周镐被老蒋逮捕又九死一生逃了出来,徐楚光觉得应该帮助他渡过思想的困境,于是,就亲自登门拜访。
周镐回想起在军统的种种,又听了徐楚光讲述我党的事迹,心中顿时有了主意,那就是加入共产党,为我党做事。
周镐一向言行合一,他立马向徐楚光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只是周镐毕竟是国民党军统少将,徐楚光也不敢贸然同意他的请求,只好让他稍作等待,等上级批示以后再说。

时任华中局书记的邓子恢闻讯大喜,当即批示了同意,并且告诉徐楚光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周镐的合理要求。 当然,周镐什么都没要,他兴奋地说:“自从1934年进入军统后,我做了许多对不起人民的事,现在,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会与反动营垒彻底决裂,为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周镐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在成为我党特别党员之后不久,就为我党送去了一份大礼。
原来,周镐在军统干了十几年,也积累了不少的人脉,与诸多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都有过交集,时任国民党军107军军长的孙良诚就是其中之一。
周镐决定亲自出面去策反他,那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原来,为了不引起蒋介石和毛人凤的猜疑,周镐知道自己的行动必须师出有名。

1947年夏天,周镐在派人对孙良诚进行了调查以后,发现他确实有不少的毛病,于是,他干脆加了一笔,说孙良诚可能有“通共”的嫌疑,申请前去调查一二。 蒋介石平生最恨手下人“通共”,所以二话没说就任命周镐担任了107军的高级参议,全权调查此事。
周镐到了107军以后,先是和孙良诚寒暄了一番,畅谈了此前交往的情谊,孙良诚随即放松了警惕,紧接着,周镐直接拿出了蒋介石的手谕。

孙良诚看后直接吓得双腿直打哆嗦,里面细数的他贪污的事基本属实,虽然对于“通共”的罪名,他也感到十分疑惑,但有贪污这一条就足以治他的罪了。 孙良诚赶忙苦苦哀求道:“周兄,你一定要救救小弟!”
周镐见他服软,还以为他是真的怕了,就给他指了一条路,也就是让他带领部队起义,向解放军交枪。
孙良诚更加吃惊,因为这也是个死罪,万一中途走漏风声,老蒋是不会放过他的,孙良诚近乎绝望地问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周镐假装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孙良诚也没有再说话。
周镐也知道这不是个小事,于是,他开始耐心地等待着孙良诚的答复,与此同时,还积极与107军各高级将领闲聊,试探他们的口风,准备拉几个帮手。
结果,还真被周镐给找着了,时任107军260师师长的王清瀚早就对国民党军失望,在周镐的劝说下,他对起义展现了极大的热情。
于是,在周镐和王清瀚的合力之下,配合解放军对107军的包围,走投无路的孙良诚最终放弃了抵抗,正式宣布起义,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军的伤亡。

周镐此举获得了组织上的嘉奖,而他也更加充满了干劲,希望能够再接再厉,再劝说一个国民党高官起义,而此人就是时任国民党第八兵团司令的刘汝明。 那这次会取得成功吗?
“九死余生,以尽力为革命奋斗”
原来,周镐之所以会把目标放在刘汝明身上,除了他和刘汝明有过交集以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刘汝明和孙良诚是河北同乡,两人还曾在西北军中一起共过事,周镐觉得既然孙良诚都起义了,那由他出面说合,刘汝明肯定会欣然应允。
想到这里,周镐直接去找了孙良诚谈话,询问了他的意向,让周镐没有想到的是,孙良诚竟然直接就答应了,一点不像他当初扭扭捏捏的样子。
周镐感到有些奇怪,但也没有多想,毕竟淮海战役我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他觉得孙良诚应该是真心的。

于是,在周镐的建议下,孙良诚给刘汝明写了一封信,信的大致内容就是劝刘汝明认清形势,从大局出发,顾念同乡情谊,主动起义。 周镐仔细看了一遍,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就让孙良诚派人把信送了出去,不过信确实是原封不动的送到了,但孙良诚却背地里耍了把戏。
他在让副官送信的时候,偷偷给副官说:“到了以后让刘司令不要听信里面讲的,赶紧想办法把我救出去!”那他为何这么做呢?
原来,孙良诚本就作威作福享乐惯了,来到解放军部队后,他感觉自己的所有行动都受到了约束,实在过不惯这种苦日子,这才准备让刘汝明救他。

而刘汝明接到信后也非常振奋,因为信中明确说出了周镐的身份,他觉得这是一个邀功发财的好机会,于是便对孙良诚传达了自己的态度:起义可以,但必须让孙良诚亲自来谈。 周镐觉得这无可厚非,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亲自陪着孙良诚来到了刘汝明的驻地,只是他没有想到,驻地外早已埋伏好了刘汝明的心腹,周镐随即被捕。
刘汝明知道周镐曾是蒋介石的心腹,还是保密局的大官,这才抓到他投供,肯定会少不了好处,于是,就立刻命令手下直接将周镐压赴了南京。
蒋介石受到报告后大为恼火,他没想到连保密局都被我党特工渗透进来了,所以,尽管此时他面临着下野的风波,还是下令秘密处决了周镐,好发泄心中的怒火。

1949年1月20日,周镐被国民党特务押到了监狱的刑场上秘密枪决,而在行刑之前,周镐没有半分恐惧,他大声地呼喊着:“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 就这样,为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周镐同志倒在了黎明之前,而由于其身份的保密性,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他的妻子吴雪亚在内,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正在家中的吴雪亚只是发现周镐突然失踪了,有人说他跟着蒋介石一起逃往了台湾,也有人说他在战斗中战死了,总之,大部分人都以为他是个无恶不作的国民党特务。
所以,建国后,吴雪亚也因为“特务”家属的身份受到了波及,经常被人指指点点,过着贫苦的生活,直到周镐牺牲16年后事情才有了答案。

原来,就在1965年的一天,周镐曾经的警卫员找到了在上海定居的吴雪亚,把当年周镐出发前交给他的日记转手送到了吴雪亚的手中,这是周镐革命事迹的证明。 看完信的全部内容后,吴雪亚这才恍然大悟,她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无名英雄不应该被遗忘,于是,第二天一早她就抱着信件去找了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曾狄秋。
曾狄秋看到信件的内容,立刻叫有关部门进行了查证,结果还真的找到了当年周镐的上线,周镐的共产党员身份得到了证实。

为了表彰周镐为革命作出的贡献,1965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决定追认周镐同志为烈士,并且给了吴雪亚一定的照顾和补偿,英雄的身份最终大白于天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1 20:37 , Processed in 0.00838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