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帅、粟裕都辞元帅衔,毛主席准了粟裕,没答应罗帅,有何隐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05:09: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罗帅、粟裕都辞元帅衔,毛主席准了粟裕,没答应罗帅,有何隐情?                                                         2024-01-12 17:08                                            发布于:江西省
   
                                

1955年授衔仪式上,诞生出共和国的开国将帅们,这一结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例如排名非常靠前的年轻元帅101,那自然是非常意气风发。但也有一些同志因为种种原因,觉得自己评衔过于低了。

对此,毛主席则感慨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我们军队中有些人打仗时连命都不要,现在为了肩上一颗星,硬是要争一争,闹一闹。

在这复杂的氛围中,却出现两个尤为“古怪”的人,这两人,一个是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另一个则是十大将之首的粟裕。

和众人的表现不同,这两人一个急切,一个云淡风轻。急切的人是罗荣桓,云淡风轻的是粟裕......

一、罗帅与粟裕辞帅

先来看罗荣桓,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罗荣桓主持评衔工作回到家后就对自己的妻子说:“要给我元帅军衔,我不能接受。”然后果断写信给毛主席:“我参加革命时间比较短,对革命的贡献也很小,给我元帅当之有愧。”

罗荣桓的表态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场一些人为争军衔的高低颇有些失态,但罗荣桓连元帅都可以不要了,如此高风亮节,实在让人敬佩。

就在众人为罗荣桓的辞帅而惋惜时,毛主席却给了最终回复:不同意。他认为罗荣桓当得起这份荣誉。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坚持下,罗荣桓终究没能辞帅成功。

罗荣桓的急切是为辞帅,那么粟裕的云淡风轻又是怎么一回事?原来,粟裕也曾辞过帅。

关于“粟裕辞帅”的事情,有很多种说法。

虽然在授衔候选名单中,粟裕辞帅的事情没在原本的11个候选名单中出现。不过,根据毛主席身边老人李银桥的回忆:粟裕辞让元帅这件事情是存在过的,这还是毛主席建议的。

当时是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的会议,会议具体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问题。与会人员有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和朱德总等人。

毛主席对粟裕十分欣赏,曾经在多次公开场合让粟裕站在重要位置,站位和不少的元帅位置相当。此外,毛主席还力促粟裕担任总参一职,对其不断的委以重任。

毫无疑问,毛主席在这次会议上自然也想要给粟裕争取一个机会,因此他直接告诉众人:论功论资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

很明显,毛主席的高调开局、甚至用对比的方式,想给粟裕一个成为元帅的机会。但是,毛主席的高调开局没能顺利下去,因为周恩来很快回应毛主席:可是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

这倒不是周总理有意为难毛主席,而是粟裕真的当时推辞了,正如历史资料中记载的粟裕的原话:“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面对这样一个谦让的战神,毛主席最终还是顺着周总理的话点了头,并且说了一句名言: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

就这样,粟裕错过了十大元帅,成为了十位大将之首。

二、毛主席为何答应粟裕辞帅?

那么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值得注意,为什么罗荣桓、粟裕都辞让元帅,毛主席和党中央坚决留下罗荣桓,而默认了粟裕的辞让呢?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粟裕为什么进不来?另一个则是罗荣桓为什么辞不了?

很多学者认为:当年的十大元帅是最平衡的,最公平的评选,如同《吕氏春秋》的一个字都不能改动一般,这10个人里面也是谁都换不了。

不信我们仔细看这10大元帅,叶剑英资历和朱老总一样老,当时101、粟裕还只是他手下的基层干部,他排在后面就已经很屈才了。

朱老总、彭老总是解放军的统帅,这肯定也是不能换的。徐向前是三大主力之一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人物,更是我党的军事前四强,肯定也换不了。

聂荣臻建设华北军区有功,还培养出华北三大兵团,他的地位不在陈毅等人之下。101是第四野战军的老大,解放战争第一功,更不用多说。

贺老总、朱老总,是南昌起义的主力军长,是红军的创始和奠基人,也不可能换。

刘伯承是军神,是中原野战军的军事领导,邓小平不任职,那他肯定要进入其中。而陈毅是华东野战军总司令,是粟裕名义上的上级,粟裕就更不能换了。

总而言之,十大元帅中,这9个人,粟裕与他们相比的话,资历基本上都是匮乏点一些,因为他没有创立过主要的革命根据地,即便解放战争时期战功和军事水平出色,但也是无法力压。

三、罗荣桓的特殊之处

那么坚决辞让的另一位元,粟裕能不能替代他呢?这也是极为困难的。

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罗荣桓也是元帅中少有的特殊存在,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军事方面的政治“运作”能力超强。

这里得提一句,战场的胜负不一定全由军事统帅的操作决定,他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

——例如粟裕淮海战场能取胜,他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战士能打,而且能够快速的让投降的国民党士兵转化为我军的战斗力。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答案就是政治工作。恰好,罗荣桓就是政治工作最突出的代表。

回顾罗荣桓的历史,作为我党比较少见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一开始就心向革命,早在1927年7月就参加了农民运动。八七会议以后,他又参与组织通城秋收暴动,而且还干起了财务工作。

到9月时,他又成为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中的一员,跟随毛主席征战,遭遇挫折后,又经历了毛主席的三湾改编,身先士卒,成为了当时人民军队中的第一批连党代表。

三湾改编后,他则和毛主席一起上了井冈山,并且和毛主席一起迎接了朱德的部队,成为了朱毛红军会师的重要见证者。

之后,作为毛主席最得力的干将,罗荣桓成长的很快,他不仅体会到了毛主席“三湾改编”的真谛,而且还很快熟悉政治工作,不断的实践总结,成为了我军最优秀的政工干部。

到1931年时,罗荣桓和101成为王牌组合,最厉害的政工代表与最年轻的猛将共同率领红四军,他们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

101打仗一往无前,罗荣桓政治工作天下无双,红四军不仅斗志昂扬,而且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101打得得心应手。

1932年,中央组建红一军团,101成为最年轻的军团总指挥,罗荣桓则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后来受到左倾运动影响,毛主席被错误撤销职务,罗荣桓和邓小平一起都坚定的支持毛主席,即使被撤销了所有的职务,也依旧顾全大局,努力在基层继续开展政治工作。

后来毛主席重新掌控大局,罗荣桓继续担任政治工作,毛主席用兵如神,101狂飙突进,罗荣桓在背后的政治工作不容被忽视。

四、后期贡献更加不容忽视

到了抗战时期,罗荣桓更是了不得,1937年担任115师政治部主任,后来又担任115师政治委员。到1939年,他还承担了最重要的任务——进入山东解决山东抗日根据地问题。

此时罗荣桓的工作也非常突出,不仅彻底解决了山东根据地指挥系统紊乱的问题,而且还团结了国民党的抗日力量,狠狠的打击了日军,山东根据地迎来了一个稳中向好的大环境。

这里得提一句,解放战争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是当时最富裕的根据地之一,其基础就来自于罗荣桓对山东根据地的建设。

在抗日战争的后期,罗荣桓的政治工作越来越见成效,他一方面争取大批伪军起义,另一方面,通过政治工作,大大加强八路军的战力。

在1943年后,罗荣桓亲自指挥山东部队发起了一连串攻势,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也向人们证实了罗荣桓的整体军事能力也不差。

抗战结束后,他则在毛主席的安排下,于1945年率领6万山东主力北上东北,成为了101手下的东北部队的重要力量。

此后罗荣桓与101再次搭档,此时的101已经是天下一流的统帅,而罗荣桓通过对山东根据地的建设也获得了第一流政工人才的美名,这两大王者的鼎力合作奠定了东北的局势。

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毛主席以全党之力养东北,东北又有101和罗荣桓的强强联手,很快杜聿明仓皇逃跑,陈诚狼狈撤退,卫立煌送了东北,廖耀湘双手投降。

毋庸置疑,辽沈战役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基础......

五、粟裕与罗荣桓的最终比较

所以回看罗荣桓的表现,他虽然军功比不得粟裕,但他的政治工作绝对不逊色于粟裕打胜仗的贡献。作为一名优秀的政工代表,他成为元帅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是必须的一个平衡和公平的体现,政工代表必须有,要不肯定会寒了其他一直兢兢业业做政工工作之人的心。

另外还得提一句,1955年1月14日中央军委开会,此次会议具体对受元帅的人选进行研究,当时罗荣桓就列席会议,而且还和主持会议的彭德怀一起联名上报了关于元帅授衔的初审名单。

当时的会议一致意见就提到了:授予现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元帅军衔。

也就是说,在正式讨论元帅名单时,最低门槛是军委委员。毫无疑问,罗荣桓必定在其中,而粟裕则不达标。

从这些内容来看,毛主席的确曾经想要提拔粟裕为元帅,但这不是全党的意见,而是毛主席的个人想法。

按照军委的意见,元帅需要代表着公平、平衡,而且还有军委委员这个门槛,当年连陈都还差点落选,那粟裕自然是不能入选的。

面对实际情况,毛主席不得不默认了粟裕的辞让,毕竟毛主席是一个顾大局的人。

只是让毛主席和我们这些后人都留下了一个遗憾,战功无数的粟裕终身也只能止步于大将,这位共和国数一数二的军事天才最后与元帅失之交臂。

在晚年,他虽然得到叶剑英的支持,但最后也没能成为军委副主席,想必元帅军衔也是制约他的一大存在,毕竟当时的四位军委副主席,分别是刘伯承、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2 09:57 , Processed in 0.00764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