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3岁老母亲,用药毒死46岁亲儿子,自首供诉听得办案人员几度落泪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04:29: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83岁老母亲,用药毒死46岁亲儿子,自首供诉听得办案人员几度落泪                                                         2024-02-27 10:48                                       

    发布于:天津市
   
        2021年,广东越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感人至深的杀人案,案件主犯是一位耄耋老人,而死者则是她46岁的儿子。
虎毒不食子,为何这位老母亲要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母子到底有多大仇恨?
然而,事实上,这对母子不仅没有仇恨,反而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情分,母亲也不是因为恨儿子才杀他,反而是因为爱不得已的做法。
不仅如此,老人的供词也是听得法庭人员几度红眼,最终做出了从轻处罚的决定。
这位老人叫王宛兰,是一位极富母爱的老人。

王宛兰,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在广东一个小村子里。
幼年时期,她没过过什么好日子,战乱、饥荒、社会动荡,能平安长大已经不易,至于读书求学根本不敢想。
好不容易熬到20出头,终于能吃上口饱饭,又恰巧赶上国家好政策进入了一家电机厂,有了一份稳定工作,日子才算安稳下来。
与此同时,王宛兰也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姑娘,大眼睛、团团脸,虽说不上多漂亮但甚是招人喜欢。
于是,进厂没多久就有热心人张罗给她介绍对象。就这样,王宛兰认识了后来的丈夫。
那个年代的人谈婚论嫁都很踏实,就看对方能不能好好过日子,丈夫不仅人品过关,家里条件也比王宛兰。
于是,两人相处一年后便简单办了个婚礼,过起了琴瑟和谐的小日子。一年后,王宛兰生下大儿子,李建坚。
那时候,养孩子还不费劲,尤其像王宛兰这样的工厂双职工家庭,收入稳定、单位待遇好,还有集体幼儿园、卫生所、食堂,养个孩子也不需要太大开销。
就这样,大儿子健健康康地长大了,夫妻俩也很是满足。但没想到的是,这样安稳的日子,随着二儿子的到来被打破了。
37岁那年,王宛兰突然觉得身体不适,头晕还想吐,原本她以为自己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没想到去医院一检查才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
那时候,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还没那么严格,再加上夫妻俩一直都想生个二胎,于是王宛兰便跟丈夫商量留下这个孩子。

虽然此时,王宛兰已经算是高龄产妇,但她身体一向康健,再加上她除了孕早期有孕吐外没有任何别的反应,也就没太重视,照常上班做饭照顾一家人。
那个年代的生孩子也不像现在这么精细,也没那么重视产检,前三个月过去没出现任何不适症状,王宛兰也就放任不管,没做任何检查,也没停下来休息。
直到10月临产前,王宛兰才跟厂里请了产假。1971年10月14日,她顺利产下一个男孩,取名李建恩。
看着这个新生命,一家人欢喜得不得了,大儿子天天围着弟弟转,王宛兰和丈夫看着小儿子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然而,高兴之余谁都没有发现这个孩子的异样,毕竟新生儿除了吃就是睡,哪能轻易看出来毛病呢。
孩子长到一岁多的时候,王宛兰和丈夫才渐渐发现问题,很多同龄孩子都会说话了,李建恩却连爸爸妈妈还不会叫,只会发出嗯嗯呀呀的声音。还有的孩子都会跑了,可儿子翻身都费劲,更别提下地走路了。
起初,王宛兰觉得可能孩子只是发育得慢一些,勤教总能学会的,可没想到这一等都到了5岁,李建恩还是什么都不会。
这下夫妻俩坐不住了,赶紧带着儿子去大医院挂了号,结果没想到医生的诊断竟是一道惊天霹雳,李建恩得的是21-三体综合征,也就是俗话说的“唐氏综合征”。
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先天性疾病,大多数胚胎根本无法顺利发育成婴儿,即便能发育完出生,基本也都是无行为能力的脑瘫儿,注定一生都要靠别人照顾。
听到这个结果,王宛兰和丈夫犹如掉入冰窖,绝望至极。但是他们又不甘心,觉得如果现在就放弃,那这个儿子就彻底废了。

抱着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夫妻俩带着儿子又去了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检查,但最终的结果都一样,给出的建议也无外乎那两条路,要么带回去好好养着活多大算多大,要么花钱给他找个好点儿的福利院。
折腾一大圈后,眼见着救治无望,王宛兰和丈夫终于接受了小儿子是个唐氏儿的事实。随后,两人把儿子带回了家。
回家后,对于这个“累赘”,一时间夫妻俩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养着确实很拖累,需要时时刻刻都有人照顾,放弃又舍不得。
正当他们进退两难的时候,身边亲友都劝他们还是把孩子送到福利院,不然就是个无底洞,养大他得拖垮一家人。
这些道理王宛兰都懂,但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怎么可能轻易说放弃就放弃呢?最终,王宛兰和丈夫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把李建恩留在身边抚养。
为了让孩子活下去,他们又去看了中医,咨询了营养师,还不惜花大价钱购买了很多营养品和药物,只希望李建恩能尽量接近正常孩子的生活。
为此,丈夫每天下班都去夜市摆摊赚钱,王宛兰则过上了一脸忧愁的日子。从此,一家人再也没有了曾经温馨幸福的画面。
不过好在,在夫妻俩的辛勤呵护下,李建恩快20岁的时候才终于能磕磕巴巴地叫出“爸爸妈妈”。
听到孩子这一声呼喊,王宛兰激动不已,觉得自己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此后,照顾起儿子也更卖力了。
眼看着儿子能喊人了,王宛兰又期盼着可以教会儿子更多,甚至教会他生活自理。为此,她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李建恩走路、上厕所。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在王宛兰的耐心教导下,李建恩状态好的时候能有六七岁孩子智商,虽然话说不利索但能点头摇头,对大人的话也能做出正确回应。
眼看着儿子情况有所好转,王宛兰和丈夫也渐渐松了口气,多年来夫妻俩轮着上班赚钱照顾儿子,已经是筋疲力尽,如今儿子情况稳定,俩人便想着雇个保姆照顾他。
招聘广告发了出去,很快就有人上门应聘,可是大部分人一见到李建恩转身就走,给多少钱都不干,好不容易有留下的也大多撑不过两星期。
没办法,49岁那年王宛兰向递交了提前退休的申请了,回家全职照顾儿子。好在,领导们体谅她,很快便批准了她的申请。
从此,王宛兰的工作变成了儿子的随身“保姆”。她本以为这样可以帮助儿子再多学得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可没想到的是,事与愿违。
唐氏综合征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不会日渐好转,反而爆发并发症的几率越来越高。
李建恩也不例外,往后的日子,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好不容易学会的几句话、动作也逐渐减退。
就这样过了几年,丈夫也退休了,大儿子也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老两口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躺在床上的小儿子转。
可是岁月不饶人。此时,王宛兰和丈夫都已经年过六十,不管他们再怎么保养,肯定也是要走在儿子前面,大儿子好不容易成家了,总不能让小儿子再拖垮他们一家,左思右想后老两口决定拿出棺材给李建恩找媳妇。
对于这个儿媳,除了要求对方照顾儿子一辈子,老两口没有任何要求。为此,他们更是将一辈子的积蓄、退休金和房子,全都写在了彩礼里。

消息一出还真有姑娘上门一探究竟,虽然她们来之前对李建恩的情况有基本了解,但真正见面后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份丰厚的聘礼。
老两口张罗了一大圈,结果却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大家都在背后议论他们,简直是痴人说梦,就算是再见钱眼开的姑娘也不会心甘情愿给一个瘫痪的人当终身保姆。
最终,王宛兰跟丈夫只能彻底打消了给儿子征婚这个念头,一家三口继续相依为命地生活。
然而,没过几年,丈夫因病去世,照顾小儿子的重担全压在了王宛兰一个人的身上。紧接着,王宛兰身体也出现了各种情况,大病小灾的轮番上演。
眼看母亲年迈,大儿子多次提出把她跟弟弟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生活,每次王宛兰都拒绝了。
她实在心中有愧,自从李建恩出生后,她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小儿子身上,以至于后来大儿子求学工作结婚都是自己操持的,王宛兰跟丈夫根本无暇顾及,如今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拖累小儿子。
无奈,大儿子只能隔三差五去看看母亲和弟弟,但大多数时间依旧是王宛兰自己照顾着小儿子。
但不管她如何精心呵护,李建恩的病情最终还是恶化了。一天,王宛兰正在厨房忙着做饭,突然听见屋里一声闷响,她赶紧跑进屋,只见李建恩躺在地上不停抽搐,脸憋得青紫。
王宛兰赶紧叫来救护车把儿子送进了医院,经过一番抢救总算捡回了一条命,但同时她也得到了一个坏消息,李建恩的病情恶化了。

果然醒来后,李建恩不仅不会说话了,甚至连基本的翻身、下床和咀嚼都做不到,这也以为着他的下半身只能在床上度过。
眼看李建恩状况如此糟糕,再加上医生一看王宛兰年纪也不轻了,便强烈建议她把李建恩他送到专业的福利机构。
但王宛兰去福利院看过后还是摇摇头拒绝了,她觉得那里条件不如家里,把儿子送过去根本得不到好的照顾,反而更遭罪,她实在于心不忍。
最终,她还是带着脑瘫儿子回到了家。从此,这个体重一百四十多斤的脑瘫儿只能终日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等着母亲伺候。
为了照顾好儿子,王宛兰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早上起来先给儿子换纸尿裤、喂水、洗脸。
收拾完过不了多久又到了中午,她又得张罗着做午饭。做好后,她又得跟着给儿子喂饭。
由于李建恩不会咀嚼,只能吃流食,王宛兰怕营养不够,每次都把饭菜嚼烂了再喂给儿子,一边喂还要一边给他擦嘴里漏出来的汤水、口水,一顿饭基本要一个小时才能结束。
收拾完儿子,她才赶紧扒拉几口填下肚子,好不容易做完这一切,又到了下午给儿子翻身的时间。
这可是个费力气的活儿,李建恩常年躺在床上,后背长了褥疮,王宛兰就每天给他擦身涂药,可李建恩一点都不瘦,他又不能自己翻身,每次都把王宛兰累得够呛。
可这远远不够,为了防止李建恩躺久了肌肉萎缩,王宛兰还要坚持每天给他按摩。这一套做完差不多又到了晚上,王宛兰又得做饭。
这些事看似不多,但十年如一日地做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这样的日子,王宛兰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渐渐地,王宛兰年纪越来越大,而李建恩则正处于壮年,她照顾起来也越来越吃力,给他翻身、喂他吃饭,也越来越力不从心。
此时,王宛兰不得不开始思考儿子的后半生,她走了到底谁可以帮她担起这份重任?直到2017年,已经83岁的王宛兰查出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拿到诊断书的那刻,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治病,而是如果自己走了,小儿子到底怎么活下去?
从医院回家后,王宛兰看到被病痛折磨的儿子躺在床上痛苦哀嚎的模样,瞬间崩溃大哭,心里一阵绝望。
不过,很快她就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没人照顾,那就得让儿子死在自己前面。但一想到这个,王宛兰又于心不忍,毕竟那是自己的亲儿子呀。
但看着自己端不稳碗的手,看着床上动弹不得的儿子,最终她还是下定了决心。刚好,此前她在医院时听到医生呵斥过其他病人家属,安眠药过量了是要死人的。
此后,王宛兰便以失眠为由前前后后从各大医院拿回了七十粒安眠药,偷偷藏在抽屉里,等待合适的时机。
2017年5月9日,王宛兰留下一封自白书,讲述了小儿子被病痛折磨的46年,自己跟丈夫如何熬尽心血照顾,以及如今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最后,她还特地强调这些都是自己一人所为,与大儿子毫无关系。
随后,王宛兰把安眠药磨碎,融进粥里,然后喂给李建恩一口一口喝下,药化进粥里苦极了,李建恩虽然不会说话,但也能发出声音。
听着儿子的咿呀声,王宛兰难受极了,她也知道粥苦,更不想亲手结束儿子生命,但她没办法,她不这么做,以后儿子会更苦。

于是,她又加了点蜂蜜,继续喂给儿子喝,一边喂她还一边哄,“喝吧,喝了就不痛了。”
一碗粥喂完药已生效,李建恩迷迷糊糊地睡去再也没醒来。他这不幸的46年人生,也终于完结。
确定李建恩死后,王宛兰向当地警方投案自首,警方接到报警十分震惊,但从尸检结果到现场取证都与王宛兰的叙述完全吻合。
最终了解完情况后,办案民警都几度落泪,为王宛兰一家的遭遇惋惜不已,也为她这份伟大的母爱感动不已。
2017年10月,王宛兰杀子案在越秀区法院开庭,王宛兰坐在被告席上平静地讲述了自己和小儿子的一生,更是表示自己确实养不动才不得已为之,陪审团成员听得泪流满面,法官也几度红了眼眶。
虽说法大于情,但考虑到现实情况,最终法庭对王宛兰做出了从轻处理的判决,判处她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执行。
听到判决书的那一刻,这位83岁的老人如释重负地哭出了声。
但值得安慰的是,四年后法院发出公告对王宛兰的判决不予执行,这位87岁的老人在阴霾之中过了大半辈子,终于能有一个安稳的晚年生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14:40 , Processed in 0.00828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