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乃人间一凡人,四方食事,5首古诗词品一缕人间烟火,识味识心识人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30 03:45: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乃人间一凡人,四方食事,5首古诗词品一缕人间烟火,识味识心识人生                              

2024-03-17 16:19                                                    

发布于:广东省                                    

汪曾祺先生曾经说过,“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一缕人间烟火,里面藏着生活的种种味道,有踏实和充实,有幸福和安慰,有希望和憧憬,还有温情和诗意。”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我最爱白乐天的《问刘十九》,每每读来,莫名间就感觉到了了烟火气。烟火气,是那最普通的环境里,产生的不普通的情感。

在雪来临之际,与友人靠着火炉,烧上热酒,一杯接一杯,烫着心里最浓重的情感。酒是热的,心也是滚烫的。

烟火气,亦是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夜的春雨连绵,青涩而温和的春露打着巷口,一袭白衣女子撑着伞,怀里抱着一篮杏花。这常见之景,细细品来竟惬意宁静,总使人心安。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唐•王维《山居即事》

王维这个人充满灵气,在他的笔下首首都充满禅意,他的这首诗一半寂寞,一半闲适。

闭上沉寂的篱门,我静静地站在苍茫的暮色中,望着那渐渐斜落的夕阳。

栖息的鹤鸟在周围的松树上静默无声,仿佛在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柴门未曾迎来一位访客,显得格外冷清。

嫩竹节已悄然涂上了一层洁白的新粉,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悸动。而那池中老荷的叶片,却已逐渐凋零,一片片红衣轻轻飘落,宛如故事的尘埃。

远处渡口处,渔火的星星点点,像是夜的序曲,温暖而宁静。那是采菱归来的渔人,划着小舟,带着一天的疲惫,缓缓归家。

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充满了的大自然的生机,一个孤寂的人才会发现如此惬意的生活,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无限落寞之情。

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嫩竹、红莲,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

这样的人间烟火,一半落寞怀庙堂,一半闲适醉山水。终究,王维在晚年寻到真正的心灵家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人生有多少个二十三年,刘禹锡被一贬再贬还贬渡过了二十三个春秋。

生活很难,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永远有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咬紧牙关。

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

诗人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他推断,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诗人探寻的目光越过满山的桃李,透过山顶的云雾,终于找到了绣出这满山春色的主人的所在。

山美、花木美,都来自山村居民的劳动之美。以下即转为富有地方色彩的山村居民的劳动场景的描画。

山村居民挎着长刀、戴着短笠的男人们根据传统的办法前去放火烧荒,准备播种;戴着饰物的青年妇女们下山担水,准备做饭,这是一幅热气腾腾的劳动生活。如此男耕女煮,正是寻常人最渴慕的人间烟火气。

从此诗可见,刘禹锡贬谪巴山楚水之时,接近了人民,南国的风土人情,激荡了他的诗情,丰富和提高了他的艺术情趣,使他在美的探索中扩大了视野,在审美鉴赏力和表现力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刘禹锡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深深扎根到巴蜀生活的底层,将诗意与烟火贯穿到了他此生浮沉里。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唐•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一》

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真叫及时,就如杜甫《春夜喜雨》农夫自然要抢着春耕,“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不言而自见。

春雨过后,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如此美景,更可想见大田里农夫抢耕的情景了。

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

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如“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又如,“茫茫复茫茫,茎茎是愁筋”“马蹄蹋蹋,木落萧萧”,等等。

在他叠字的描绘下,诗中短而精,浅而深,景中有情,景外有人这样的人间烟火,令人心生向往。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

——宋•林逋 《咏秋江》

上面,贯休在春晚山间中描绘了雨后的炊烟,而林逋则在秋暮渔船上勾勒出类似的景象。

林逋,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

他著的《咏秋江》一诗,堪称是吟咏芦花的千古绝唱。

苍茫的沙滩上白鹭正好眠,江面风平浪静倒映着一片蓝天。鹭鸶安详地在苍茫的沙滩上打盹,水面上连一丝涟漪都没有,一片芦花被刚刚下过的雨冲洗得格外白净,缕缕炊烟自渔船上徐徐升起……

江南的烟雨,充满诗情画意,就这一缕人间烟火,谁能不陶醉呢?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唐•孟云卿《寒食》

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江南的二月,正是繁花盛开的时节,一片如烟似雾,而我独自远在他乡,偏又遇上了寒食节,内心感到无限的悲凄。

贫穷的生活经常三餐不济,炉灶烟火也生不起来,这也好,权当纪念古代的寒士介子推啊。

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其实禁不禁火,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虚设。你怀念介子推禁火,怀不怀念介子推,我也照常禁火)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孟云卿多么渴望可以生起这缕人间烟火,他也希望自己也有机会禁火纪念介子推吧。

最美的人间繁华,不在浮华的表面,不在纷繁的争斗中,而在用心感受生活的春夏秋冬。

愿此生,融入人间烟火中,品味百态人生,识味识心识人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9:08 , Processed in 0.00842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