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月笙痴爱孟小冬30年,62岁与她结婚,临死前遗言让她泪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02:02: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杜月笙痴爱孟小冬30年,62岁与她结婚,临死前遗言让她泪崩                                                                                 

2024-04-01 10:54                                                    

发布于:天津市
   
      1951年8月16日,叱咤上海滩的青帮大佬杜月笙在香港病逝,终年63岁。
在场的好友和妻儿们都泪流满面,突然五姨太孟小冬对着蒋介石派来的大使怒声大喊:“是你们让他跟着老蒋逃出上海,踏上了不归路!”
众人都吓坏了,连忙把她拖出了房间,孟小冬想到这个疼爱了自己30年的男人真的离开了,一向冷静优雅的她也失声痛哭。

杜月笙 孟小冬身为尽得余派真传的“冬皇”,孟小冬的一生曲折流离,和梅兰芳的婚姻让她伤痕累累,最终投入了杜月笙的怀抱,就此她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万千宠爱。
那么,杜月笙和孟小冬之间有着怎样的深情?杜月笙临终前的遗言又是什么呢?
游龙戏凤,惨淡收场
1907年,孟小冬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在这样的熏陶中,她也从小就走上了戏曲的道路。
她九岁时就开始跟着家人学唱老生,不久就显露出了惊人的天赋,不到12岁的她在无锡登台演出就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14岁这年,她开始在上海乾坤大剧场、共舞台演出,俨然有了大家风范,大家都对这个扮相俊秀帅气,唱腔运调都出彩的小女孩充满了期待。

1922年,孟小冬在汉口演出时,很有名气的女老生姚玉兰甚至都停演前去观摩,两人因此结为了姐妹,也为之后她嫁给杜月笙埋下了伏笔。1925年,孟小冬决定离开上海,到北京这个京剧圣地继续深造,也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梅兰芳,开启了一段错误的婚姻。
18岁的孟小冬已经出落得十分漂亮,用“艳若桃李、冷若冰霜”来形容她是最合适的,在流传下来的照片中,这个少女总是没什么笑容,清冽的气质十分迷人。
加上宽亮美妙的唱腔,她的老生有了“须生之皇”的称号,碰上“旦角之王”梅兰芳,造成的轰动可想而知。

梅兰芳和孟小冬两人在舞台上演了一出《游龙戏凤》,孟小冬扮演的正德皇帝和梅兰芳扮演的李凤姐,一个威严帅气,一个天真活泼,这出阴阳颠倒的戏成了梨园的传奇。
之后两人又合作了几次,戏台上的演出也让他们动了真情,虽然年龄差了14岁,但孟小冬还是死心塌地地爱上了梅兰芳。
但梅兰芳已经有了两房妻子,心气高傲的“冬皇”哪里愿意做小老婆?但男人在动心时总是花言巧语,提出了“名定兼祧”,意思相当于“平妻”。
按照梅家派来的媒人所说,原配王明华重病,早已不管事,实际上等于只有后娶的福芝芳,孟小冬如果嫁过去,不算偏房,所以孟家也就答应了下来。

梅兰芳和福芝芳但事实却是,这位福芝芳陪伴梅兰芳多年,又生了几个孩子,已经是梅府实际上的女主人,哪里愿意接受别人分走丈夫和地位?所以坚决不让孟小冬进府。
而梅兰芳性格并不强势,对福芝芳的感情也很深厚,所以竟选择了退让,带着孟小冬在外面的一处四合院生活。
其实这时就已经看出最后悲剧收场的征兆,孟小冬实际上成为了“外室”,梅兰芳根本没有为她和家人对抗的意思。
但陷入爱情的孟小冬选择了原谅,,她和梅兰芳在这处名为缀玉轩的院子中度过了一段很美好的时光,但爱情终究不是她的全部,对舞台的怀念越来越无法控制。

可梅兰芳却不支持她重回舞台,既然孟小冬已经“嫁人”,自己也完全可以给她优渥的生活,干嘛还要出去唱戏,岂不是让其他人笑话自己连夫人都养不起。这个举动也引来了祸患,拥有众多粉丝的孟小冬长期不出现,一个偏执的粉丝得知她已经嫁人,便携枪上门挑衅,意外误杀了梅兰芳的好友张汉举。
这件血案发生后,梅兰芳补偿给张家一大笔钱财,对孟小冬和缀玉轩心怀芥蒂,两人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1930年梅兰芳视若亲母的伯母去世,孟小冬想要进府戴孝,福芝芳却拿肚子里的孩子要挟梅兰芳,坚持不让她进门,这件事让骄傲的孟小冬心灰意冷。

福芝芳与孩子们自己追求的爱情却让人踩在脚下,甚至连门都进不去,这实在是太可笑了,回到小院的孟小冬发誓绝不再见梅兰芳,之后更是在报纸上发表了离婚声明。
和梅兰芳分开后,孟小冬大病一场,甚至一度皈依佛门,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她对梅兰芳说的话尽显杀伐决断:
“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而之后,她也确实做到了,不仅重归舞台声名显赫,还和上海滩大佬杜月笙开启了浪漫的缘分。

一见倾心,终成眷属其实两人早在1925年,孟小冬声名鹊起时就有过交际,杜月笙也是个戏迷,和他交好的京剧大家非常多,因此当时也去看了“冬皇”的演出。
结果第一眼看到孟小冬,杜月笙就心动了,连着看了数日的戏后,特意备上重礼,将自己打扮了一番,到孟府拜访心上人。
等到看到家常打扮的少女,清冷的气质,姣好的五官,实在是漂亮极了,多年后他还笑称:“自打第一次见面,就一直思念,发过誓一定要和她在一起。”
但这时的孟小冬已经认识了俊朗温柔的梅兰芳,根本看不上长相普通的杜月笙,即使是知道对方“上海滩土皇帝”也丝毫不惧,直接拒绝了对方表露的爱意。

看着这个态度冰冷的娇小姐,杜月笙没有生气,也没有仗势欺人的意思,礼貌地离开了,两人之后也没了什么交集。一直到孟小冬恢复单身,他才开始了自己的追求,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四姨太姚玉兰,在她的撮合下杜、孟两人的接触越来越多。
但受过情伤的孟小冬并不想太快开始一段感情,杜月笙也很尊重她的想法,只是将人纳入了保护的羽翼,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的做法也和梅兰芳截然不同。
孟小冬刚刚恢复单身时,因为牵扯到的财产很多,离婚补偿拖延了很久,过去几年她又没有登台演出,所以生活很紧张。

杜月笙得知后,便出面协调,很快梅家就给出了4万元的补偿,这笔钱让孟小冬有了生活保障,得以重新学戏深造。1938年10月,孟小冬正式拜到余叔岩门下,成为了对方的关门弟子,之后的五年中,她潜心学习。
原本就在老生中极有造诣的她飞速成长,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她是真正得到余派衣钵真传的人,对这入木三分的表演推崇备至。
而之所以能这样毫无后顾之忧地学习了五年,正是因为杜月笙在背后的资助,可见是把孟小冬真的放在了心上,才会这样支持她的梦想。

等到孟小冬重返舞台,每次演出观众都围得水泄不通,一张票甚至被炒到数十倍的价格,如此还是供不应求,事业如日中天的她名气压过了许多京剧名家。“冬皇”一曲,万人空巷,孟小冬此时已经做到了当初誓言的前半句,再唱戏确实一鸣惊人,和梅兰芳比起来也不算逊色。
而在感情上面,她也在杜月笙事无巨细的爱护下慢慢放下了防备,但纷乱的时局下,两人又分离了一段时间。
杜月笙当时在上海虽说是帮派大佬,但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不管是日本侵略者还是国民党,都试图拉拢他。

这个从底层爬上来的大佬虽算不上大英雄,但在民族大义面前还保持着良心,他积极抗日,在全面抗战开始后,组织了上海抗敌后援会,筹集了救国资金一百多万。并且每次国民党军队来到上海,他都会带上大量慰劳品前去,面对共产党也曾送上军中急需的物资,这些行为是值得认可的。
但可惜的是,他为了利益也做了许多危害国家和人民的错事,而且最终成为了蒋介石手下的反共势力,这个选择让他只能凄惨收场。
察觉到形势不对的杜月笙选择移居,而孟小冬则留在了北京,在这期间,他不断催促心上人来找自己,多年不变的关怀,终于让孟小冬下定决心,投入了杜月笙的怀抱。

缔结良缘,相伴余生1948年,蒋介石为了挽救财政危机,开始对杜月笙等人下手,他意识到自己成了被抛弃的棋子,所以准备带着家里人先去往香港,然后再到国外生活。
两人正式在一起生活后,杜月笙对孟小冬更是万分宠爱,此时他已经年过六旬,身体也不好,本想把人娶进来享受荣华富贵,谁知现在却要照顾自己这个“老头子”。
这让杜月笙心里更是疼惜,因此他几乎时时刻刻把孟小冬带着身边,虽然身体不适,但面对爱人总是轻声细语,不想错过一句话,还总跟着孩子亲热的叫她“妈咪”。
在身边人看来,哪里像是孟小冬在伺候老爷,反而是杜月笙事无巨细地关注着小夫人,哪怕是听见夫人无意间说了句想吃想玩的,下一刻仆人就被吩咐出去快办。

在这样的宠溺中,尽管孟小冬性格冷淡,但也把杜月笙真正放在了心上,两人度过了一段如胶似漆的日子。其实有很多人怀疑两人之间的感情,但不仅杜月笙的儿子都在书中承认过两人的深情,杜月笙本人也曾羞涩的和友人表示:“曾经不知道什么是爱和喜欢,现在才懂得了爱的滋味。”
也许正是爱得深切反而谨慎,孟小冬不提结婚,杜月笙也就没有开口,两人心中或许都在等待一个契机,而一趟出行的准备,终于捅破了这层纱。
1950年的一天,杜月笙计划带着全家人到法国去,算好了27张的护照,坐在一边的孟小冬忍不住问:“我跟着去,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呀?”

听到这话,杜月笙愣住了,随即笑了出来,哪怕眼下情况十分危急,他还是立马让人筹备婚事,要与孟小冬结为夫妻。婚礼当天,他强撑病体将自己打扮得非常精神,完成了婚礼仪式,并让所有的孩子给孟小冬跪拜行礼,从此,她就是孩子们的“妈咪”,再不用担心老无所依。
这对相差20岁的爱人终于成为了夫妻,杜月笙欣喜之余更是担忧,他知道自己身体撑不了多久,可孟小冬却没跟着自己过上什么好日子。
他只能努力为爱人安排之后的生活,一边在报纸上公开宣布婚讯,一边给孟小冬名下过继了孩子,这样之后她就能名正言顺地分遗产,也能有人照顾。

1951年8月,病重的杜月笙开始安排后事,划分遗产,因为之前被蒋介石等人侵占了大半家财,曾经挥金如土的他如今手中也只剩下十万美金左右。最后分给了孟小冬两万美金,其他妻子和孩子划分了其他的财产,然后一一安排了所有人,连佣人也没有落下。
8月10日,杜月笙神智清醒了很多,便小心地从枕头下拿出了一个手巾包,交给了心腹陆京士:“这里有7000美金,你拿去分一分。”
陆京士明白,估计这是曾经备用的紧急资金,便连忙询问怎么划分,杜月笙最放不下的还是孟小冬:“妈咪最苦,分给她,三楼手里没钱,分一些。”

于是这最后一笔钱分给了孟小冬3000元,三夫人和长子各2000元,虽然这不是一笔巨款,但可以看出杜月笙心中最在意的,的确是痴爱了快30年的孟小冬。8月16日,这位曾经扬名上海滩的大佬去世了,蒋介石也特意派来大使洪兰友慰问:“先生,你要早日康复,我们前途一片光明,还是有希望的!”
杜月笙已经快要咽气,听到这话说出了最后的遗言:“我没希望了,大家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话音未落就闭上了眼睛,身边的人见状都哭了起来,一位好友痛苦地说:“大家有希望,唯独他没有希望了!”
此时,一直沉默的孟小冬突然爆发了,她大喊起来:“他不跟着老蒋,会没有希望吗?是你们让他跟着老蒋逃出上海,踏上了不归路!”

一想到杜月笙的遗言,孟小冬再也没有了平时的冷静和端庄,她不顾一切地嘶吼,失声痛哭,再也忍不住对杜月笙的爱意和不舍。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便在台湾闭门静养,除了教授弟子,便只是每天练字,和丈夫的照片聊天,最终在1977年结束了自己曲折的一生,这段动人的故事也画上了句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8 07:09 , Processed in 0.00826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