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秦观写首调皮诗,苏轼感叹自己怎么没想到,元好问却专门写诗嘲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02:22: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秦观写首调皮诗,苏轼感叹自己怎么没想到,元好问却专门写诗嘲笑                                                                                 2024-03-02 11:05                                                    发布于:天津市
   
        在苏轼的四个爱徒中,秦观当真是让他“又爱又恨”。初见秦观时,苏轼就感叹他有屈原、宋玉之才,然后便果断收入门下,让他成为了后来的“苏门四学士”之一。可惜这秦观与其它三个徒弟都不一样,他爱学柳永,写一些婉约的凄美情词。要知道苏轼和柳永虽没有过节,但却属两个不同的风格,长期被人拿来比较。

虽然不喜秦观写婉约情词,但苏轼也没办法,毕竟秦观确实精于此道。当年秦观写了首《满庭芳》,苏轼不无调侃地给他取了个”山抹微云君”的外号,秦观倒也很是受用。而本期要和大家说的这首诗,更是让苏轼连叹三次妙,并感叹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么写。让我们来看一看这首诗:
《春日》北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首诗在当时属于一首调皮的歪诗,据南宋文学家胡仔的《渔隐丛话后集》记载,当时此诗一出名家们议论纷纷,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便不无幸灾乐祸地拿去向苏轼“告状”。结果苏轼看到此诗后,却连连称赞,并表示这个景致自己也曾见过,却硬是没想到用其入诗,倒让秦观抢了先。
为什么一首普通的春景诗,却会引来各种争议呢?原因就在秦观用的两个比喻上。诗的首句是回忆昨夜的一场轻雷,雷声带来了一夜的细雨,“一夕”和“万丝”两个数量词的使用十分醒目,而用“万丝”来形容细雨绵绵的样子也是妙笔。次句写清晨时太阳出来了,照在琉璃瓦上反射耀眼的浮光。诗写到这画风还是很正常的,一看就是大家之笔。

问题就出在后两句的比喻上。诗人用美人喻花,芍药上还有点点雨珠,就像女子在落泪;蔷薇花经历一夜雨打风吹后,如今也躺在花枝上。“含春泪”、“无力”、“卧”等字眼,用在写花上确实是极少见的,但这样写却将无情的花写得含情脉脉,令人叫绝。
虽然苏轼很喜欢这首诗,却不代表正统文人们能接受。或许是两宋文人给苏轼面子,并没有再过多评论,但100多年后,被称“北方文雄”的元好问还是忍不住要说句“大实话”。元好问在其《诗论三十首》中专门写诗来嘲笑秦观,全诗如下: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说起来元好问这评价也确实是相当高明的。诗中的“山石”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元好问一向推崇韩愈的诗人,对秦观这种诗很是反感。最后他甚至用上了“女郎诗”来调侃,这话用来批评古代文人算是说得挺狠了。要知道当年晏几道听说自己父亲晏殊的词被人说成是“妇人语”,气得写词各种解释。

不过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秦观这首诗无论是诗的意境还是遣词用字,其实都是极有特点的。最后的两个比喻也是点睛之笔,至于元好问的说法只是个人喜好不同罢了。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23:34 , Processed in 0.00814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