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6首诗词,以雁传情,以表相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9 02:42: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6首诗词,以雁传情,以表相思                                                       2024-03-02 09:20                                                    

发布于:广东省
                                    

大雁,这翱翔于天际的诗行,自古便是忠贞与团结的象征。

在古代姻婚中,纳采用大雁作礼,喻意着娶妻当娶贤的品德。

从此,大雁被视为一种美好寄愿,后来又被寄以雁以传情。

宋代李清照词句如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然后是元问好的《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我感动于大雁殉情的故事,振憾于至死不渝的爱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代范仲淹曾经在塞外,看见秋天南飞的大雁,燃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唐代卢照邻说,远在他乡的游子,我愿意追随那南归的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家看看。这是一种深深的思念与无尽的期盼,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

宋代晏殊笔下的是恋人难见,“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令人感叹爱情真可以令人黯然销魂。

大雁可以传情,传递人性七情六欲的情思无限。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心心念念,希望远征的丈夫平平安安。沈如筠捕捉女子想思的瞬间念想,定格一份执着而高贵的感情,咏唱一曲爱到深入,情伤天地的歌曲。

皓月当空的夜晚,丈夫戍守南疆,妻子独处空闺,度日如年,以泪洗面。天天盼,天天想,她想象着有只大雁飞过南方,可以给给丈夫传递一封深情的书信。

秋风起,雁南飞,一只又一只,它们没有捎来远方的书信,没有捎来只言片语。牵挂忧愁化作相思泪,整天茶饭不思,泪眼婆娑的睡不着觉。

书信难寄,好梦难成,相思离恨,缠绕心头。难道就这样哀怨连连,终日以泪洗脸?“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她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样,我宁愿追随明月的踪影,飞越千山万水,飞越时空阻隔,抵达你的身旁,照耀你的身心。

在这个浮躁功利的时代里,人情淡薄的社会,还有几个人对爱如此痴情?换人如换衣的风气,早就已经没有了古代的深情意重了。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唐·李白《南流夜郎寄内》

李白一生都有很高的人生抱负,可惜蹉跎了大半生,最后又在老年的时候错投了李璘幕府。

光有一颗为国尽力的忠心,却搞不懂政治的运转,受了牵连入了大狱。妻子宗氏与几位大臣日夜奔波才把他捞了出来。

过了不久之后 ,又受到朝廷秋后算帐,于乾元二年(759)春,流放夜郎。

在这场孤独的旅途中,一群群大雁飞过,李白目送他们消失在天际,心中无限感伤,他思念起妻子宗氏,给她写下这封家书。

首句用“夜郎天外”如此夸张的手法描写环境之偏僻遥远,这四字,语虽平淡,意极凝重,蕰涵着诗人对流放生涯的愤懑不平和深深的恐惧。

自己身在远方,妻子音信杳疏,以悲苦独居的“愁思妇”来想象妻子宗氏今日所处的境况,显露出诗人流放途中的孤苦寂寞、眷念亲人、迫切期待着家书的到来的痛楚心情。

“北雁”在超越空间所寓之意,正好与次句“明月”相同,故春归的北雁触发了诗人的思妻之情,又捎不来妻子的书信,留下的只是惆怅与失望。

借鸿雁传书的传说,诗人翘首盼望家书、望眼欲穿的焦灼和因音讯杳无所产生的惆怅心理。“看欲尽”三字,把诗人内心的焦灼不安、悲愁凄婉宣泄无遗。

诗风凄婉,语浅情深,典故随手拈起,趁势放下,无不妥帖,仅用眼前景、口头语就将情感表现得语近情遥,含吐不穷,使人神远。

流放夜郎,意味着生死未卜,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寄内多少有点临终遗言的味道。

自己的不幸遭遇是时代的罪恶所造成的,风烛残年抛妻离子的痛苦谁又能体会。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乾元二年(759)秋,58岁的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作下这首诗。

都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同一年的春天与秋天,仅仅两个季节之间,李白的生命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李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朝廷因为天气大旱而特赦下,流放的人可以撤销,李白当然也在其中。

李白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

李白这时候恢复了自由身,抛去了身心的枷锁,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

李白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我所有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在岳阳楼上住宿,三杯酒水下肚,醉意上来了。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李白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此时此刻,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舒畅。想当初李白被赐金放还,初入宣城也是在秋雁里壮思云飞:“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唐•杜甫《孤雁》

这首咏物诗于大历元年(766)杜甫客居夔(kui)州时作。借孤雁念群表达了兄弟间,亲人间断绝之痛。

杜甫笔下的离群孤雁,是安史之乱里无数百姓颠沛流离的缩影,读来凄怆摧心肝。

开篇即画出一只不吃不喝的“孤雁”,一个劲地飞着,叫着,追寻和思念着自己的同伴!情感热烈而执著。

有谁怜惜这“一片影”似的渺小的孤雁呢?它与同伴们相失在高远浩茫的“万重云”间,天高路遥,它的心情该是多么焦虑、迷茫、无助啊!

在这里,孤雁就是诗人的化身,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杜甫辗转各地,见证了太多流落失所,自己也是背井离乡,饥寒交迫。与孤雁自喻,达到了物我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

望尽天际,还在望啊,望啊,仿佛失去的雁群老在眼前晃动;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总是听见同伴们的鸣声。这是杜甫这只孤雁被思念折磨得太苦太苦,以至于产生了幻觉。

哀痛欲绝,泣血含泪,将孤雁被痛苦煎熬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杜甫念家念兄弟姐妹,可是当下战乱的年代,想要相见谈何容易呢。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说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念群之心,还一个劲儿在那里聒噪,写出了诗人对野鸦的厌恶。暗喻了自己找不到知己,却不得不听着俗夫庸人们絮叨,那种厌恶无聊的心绪。

杜甫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严武,在他的帮助之下,得以在成都安定了下来,可是安定的生活也真的是太短暂。四处都是战乱,54岁的杜甫只能携老妻饥儿流落于夔州,艰难求生。

此时的杜甫人已暮年,故交零落,手足分离,再加上疾病缠身与怀才不遇,悲哀如离群孤雁。

雁儿那种孤苦无依、泣血呼号、不顾自身处境的安危,燃烧着生命去不倦地追寻的精神,简直就是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

在这一年里,杜甫还写了一篇类似的题材《鹦鹉》这首诗也是抒发了自己别离愁思的意象。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唐•钱起《归雁》

钱起笔下的春来归雁,唤起了漂泊游子的羁旅乡愁,却写得极为清婉空灵。

钱起是吴兴(今属浙江)人,入任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作官。他看到秋雁南飞,曾作《送征雁》诗:“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这首《归雁》,同样写于北方,所咏却是从南方归来的春雁。

大雁啊,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大雁回答: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

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

诗人就是这样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神话,为读者展现了湘神鼓瑟的凄清境界,着意塑造了多情善感而又通晓音乐的大雁形象,婉转地表露了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

欧阳修则直抒胸臆“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将贬谪之苦与思乡之悲融为一体。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宋•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这首词写于丈夫赵明诚卒后,借咏梅而悼念夫婿,即借咏梅花的意象,以衬托其断肠之悲。

词上下片皆先写“情怀”再辅以梅的意象,以进一步渲染其“情怀”之悲凉。

晨起觉室内环境凄冷,心绪“无佳”悼夫之情如水不断:然后辅以笛曲《梅花三弄》与纸帐“梅心”被“惊破”的意象。

当《梅花三弄》笛曲响起,小楼萧萧疏雨中,李清照对亡夫赵明诚的思念决堤,无法再遏制。

其凄怨与残破,皆使词人的情思更“无佳”矣!至此,虽然身在春天,却感受不到“春情意”,亦就不难理解。

下片写室外环境凄冷,细雨萧萧,一如词人的心境,想到人去楼空,无人同倚栏,怎能不“肠断”而“下千行泪”?

收束又辅以寄梅花之典故,以梅花已无人可寄,再写丧夫孤单的悲哀。

当初她与赵明诚也是琴瑟和鸣,就像神话传说里的萧史和弄玉,以箫声作合,引龙凤归去。

可萧史和弄玉乘龙跨凤归去,终成神仙眷侣,而赵明诚故去,却是真正阴阳相隔、人去楼空。

独对昔日最爱的梅花春景,她也想聊赠一枝春,可自从亡夫走后,无人堪寄。

如今梅花又开,斯人已逝,《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李清照就如孤雁一样,独自感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14:13 , Processed in 0.00995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