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冯友兰:看懂这4重境界,人生才会无所畏惧.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0:53: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冯友兰:看懂这4重境界,人生才会无所畏惧.                                                                                 2024-03-31 11:00                                                    发布于:天津市
   
        人分三六九等,虽然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带有一种歧视,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人与人之间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会出现完全相同的情况。正如十二星座的划分把人们的性格特征大致规划成为十二种类型,冯友兰提出四种境界标志着四种人生。
冯友兰:看懂这4重境界,人生才会无所畏惧。

冯友兰
自然境界
自然境界虽然是四种人生的第一类,但是也是我们最开始的生活状态。人类社会经常赋予自己高等生物的徽章,认为我们能够比其他动物更为高级就是在于我们的社会。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已经度过了几千年,那么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能够进化到现在的状态?
在我们的人猿祖先时期,我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不知道衣服是什么,单纯依靠自己的身体素质来针对自然界的各种状况。这个时候的我们不知道学习,只是凭着自己的欲望来主导身体的行动。
对食物和饮水的渴望教会我们狩猎和寻找,不够坚硬的手指就用石头当工具。对于寻欢和睡觉都是靠着本能来反应,即便是现代社会,我们也不缺乏这种依靠本能生活的人,往往对于这种生活回呈现出一个逻辑闭环。
就好像我们经常在农村看到的,年轻的小伙子在外打工,终于攒够了娶媳妇的本金以后就回家置地,结了婚,有了孩子,可能女方在家照顾,也可能双方都走了,只有孩子是留守儿童。当孩子们长大了以后干嘛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没有大的出入,为了一家饥饱,为了生活下去和生命延续。
这是第一种自然境界,也是最显露的特征。有人评价说人类是功利性生物,做事情的评价和选择都是从自身的判断开始,也很有可能不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而是“身边人全都是这样”的意识去模仿生活。
尽管我们定义自己的人生已经超越了动物,但是没有思想的人生和混吃等死的动物没有什么差别。

功利境界
功利境界是目前大多数人的现状,也是一些人的典型特征,比如商人。一名成功的商人能够为社会创造许多就业岗位,这就带动了人民就业,同时也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但是这一切的外在效益都是为了能够满足自我的收入。
功利境界高于自然境界的差别是对外界的影响,功利境界的出发点还是自己,但是他做的事情会对周边的环境带来好处,所以这种从自身出发的利益又能造福周边的生活环境,这就是所谓的功利境界。
这个时候的人们其实在意识上已经有一种判断,个人的努力效果会非常小,不如动力身边的环境来为自己创造收益。虽然在这种的思想基础下,我们很有可能对周边的环境影响不大,但是在积少成多的情况下,大环境和个人的联系会变得越来越紧密。
世人有一首流传已久的《好了歌》,说的是即便是神仙,也会忘不了世间的一些东西,功名利禄,金银财富都是做了神仙也不想舍弃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功利,为自己的想要和获得而努力。
当然功利境界中不会考虑那些为了自身利益损害他人的人,这些人会不择手段,即便是有法律法规,但实际上对于自己的生活限制非常小,这种人往往都没有什么道德底线可言。
四种境界里最苦的人是功利境界,能够创造利益的原因在于被需要,就好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会一直保持着被需要的状态。大多在开始的时候会乐此不疲,但是时间一久就会变得折磨人,分不清楚到底前进还是后退,所以迷失在其中的人都得不到解脱。

道德境界
从自然境界到功利境界,我们明确能够看到一个人对外界的变化,那么道德境界就是一种更为侧重对外界影响的境界。
这种境界是在描述那种能够跳脱个人利得作为世界的一份子来为世界的利好而努力的人。这种人可以把自己看成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当这种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重现的时候,他就会选择为社会的利益做贡献。
可以做一个比较,好比天平,两端是个人和他人,功利境界的人把天平朝自己这端倾斜,但是到了道德境界的人会把天平端平,自己和他人同等重要。从对社会影响的角度来说,功利境界的人在乎的是自己能够索取多少,但是道德境界的人在乎的是自己能够付出多少。
儒家文化作为正统文化,其思想当中就包含的有道德境界的认识。这也是儒家文化能够作为正统思想存在的原因之一,孔子所处的的时代多国鼎立,大家对于彼此的国家都有所忌讳,但是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大家都是一样的,国别不能让我们有所改变。

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作为冯友兰先生所认为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极少数人能够做到的程度,天地境界已经超越了人类社会的限制,即便是地标的全世界都不足以在这个人心中,他的心里是广阔的宇宙,而他是其中的一部分。
和道德境界相似的是,他同样也会选择付出,但是对象是全宇宙,对于宇宙有利的事情,他都不会拒绝。这种最高层次的思想使得自身有一套完整的认识,不管是对宇宙还是对社会,他都会全身心地付出。
功利主义所计较的得失对于他来说只是浮云,生死的超越都已经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大概在别人理解生死为失去和得到的时候,这些人会认为只是能量的聚集和消散。看起来冷漠的认识是自有理解的反应,他们的境界是最为巅峰的。

冯友兰的四种境界是对人类思想的四种划分,境界不同所以格局也会不同,随着我们不断攀爬的过程,人生境界的提升也会是检验我们人生质量的一个指标,可能天地境界不会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最终,但是只要能做到跟随内心,那么也是得不偿失的选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8 20:42 , Processed in 0.00747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