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德一生六次婚姻曲折坎坷的传奇经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6:17: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5-8-18 06:20 编辑

                                                      朱德一生六次婚姻曲折坎坷的传奇经历                                                                                                                
                                        
                                                                                                                                                                                                                                                                                                
                                                                                                                                                               
                                                                                                                                                               
                                                                                                                                                               
                                                                                                                                                               
                                                                                                                                
                                                                                                                                                                        
               
                                                                                       

                   ·延安时期,朱德和康克清在延安窑洞前在一起合影。

    朱德,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可以说,朱德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
    朱德元帅参加革命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经历过许多磨难和险境,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这是党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这是人民对朱德元帅的最高评价。
    这里撷取了朱德元帅一生六次曲折坎坷难忘婚姻经历的有关史料,以缅怀这位戎马一生、贡献一生的共和国开国元帅。
第一次婚姻:
    朱德青少年时代,是在晚清时期度过的。因为家里太穷,母亲生了13个孩子,死了5个。但父母还是让3个孩子读了书。朱德1905年参加了最后一次府试后,在家乡四川仪陇,由长辈做主,娶了比他大两岁的表姐刘氏为妻。刘氏颇贤惠,但朱德不甚喜欢,1906年离家求学,一去不归。后来国民党三次挖朱家祖坟,刘氏吃斋念佛,保佑朱德平安。建国后朱德要接刘氏去北京养老,刘奶奶摇头不去,1958年病逝,享年74岁。朱老总一般不提这段婚恋序曲,是让人可以理解的。
第二次婚姻:
    到了中华民国元年,朱德的现代婚恋正式开幕。1912年秋,26岁的滇军少校朱德,迎娶了昆明师院的18岁女学生萧菊芳,据说是朋友的妹妹,萧家曾经恩助过求学时代的朱德。朱德很喜欢这个没有缠足的进步姑娘。朱德很喜欢这个没有缠足的进步姑娘。1916年9月生儿朱琦,朱德而立之年喜得一生中惟一的贵子,讨袁战场上又获得大捷,真是爽气弥天,精神大振。
    1917年初,不想萧菊芳不幸染疾,久卧病榻。1919年不治而逝。朱德撰写挽联曰:“举案齐眉,颇自诩人间佳偶;离尘一笑,料仍是天上仙姝”。另有《悼亡诗》七首,其二云:“赞我军机到五更,双瞳秋水伴天明。每当觉察忧戎事,低语安心尚忆卿。”朱德与萧菊芳的感情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次婚姻:
    看到朱德受病妻幼子拖累,其部属陈平辉便给他介绍了自己21岁的堂妹,名叫陈玉珍,也叫陈玉贞,同时是朱德挚友、革命元老孙炳文的外甥女,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陈玉珍也是个受过师范教育的大脚女性,帮助朱德照料萧菊芳和朱琦。萧菊芳去世后,陈玉珍视朱琦如亲生,待朱德如骨肉,小家庭打理得温馨雅致。可惜朱德志在四方,已然混到堂堂旅长,西南名将,30多岁了还要跑出去打天下,救国救民。
    朱德1922年8月出国留学,1927年接陈玉珍小聚过一段时间。南昌起义后,朱德一度听说陈玉珍被四川军阀杀害了。其实陈玉珍一直活到1967年,朱德的生母和嗣母都是陈玉珍奉养送终的。朱德抗战期间和建国后都给陈玉珍写过信,表示“你的深情,我是深知的。谢谢你……希望你努力加餐,为国珍重,将我和家乡忘掉好了,这是你真正的名言,是真知我爱我的。”朱德和康克清还于1960年到南溪登门看望。
第四次婚姻:
    朱德出川后,见到孙中山和陈独秀,后来由周恩来介绍入党,赴欧洲留学,又转到苏联。陪他出国的是一位19岁的能说英语德语的漂亮姑娘,四川开江女中教员贺治华。贺家父母热情地把女儿的终身托付给了朱德。1926年,贺治华于生下女儿朱敏。但二人因志趣不合很快分手,朱敏回国后一生未再见过母亲。贺治华另嫁给一位留学法国的比较年轻的革命者霍家新,回到上海做地下工作,与邓颖超蔡畅等结拜成中央妇委“八姐妹”。
    谁料贺霍夫妇鬼迷心窍,竟然于1928年主动出卖中共领袖罗亦农,造成中共巨大损失,连前去接头的邓小平也仅差一分钟幸免于难。周恩来邓小平命令中共特科严惩叛徒,陈赓带领“红队”前去锄奸,将霍家新击毙,将贺治华击成重伤,跑回四川,嫁给一个农民,建国前病死。这是当年轰动大上海的国共特工史上的大案,朱老总从来不提这段往事,他心里一定特难受。倒是坐过纳粹集中营的女儿朱敏心胸豁达,能够从人性的角度去理性回忆这段往事。
第五次婚姻:
    就在贺治华背叛革命的1928年春,朱德率革命军攻下湖南耒阳,娶了活泼健美的当地女秀才、24岁的共产党员伍若兰。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说过,朱总司令就是个农民。此话不假,出身佃农的朱德,喜欢的女性都是高个大脚,还要识文断字,特别讲究个实惠。而伍若兰不但文笔出众,还是一员手使双枪的女将,一人可以抵挡一个班。
    伍若兰给朱德做了一双布鞋,还赋诗一首道:“莫以穿戴论英雄,为民甘愿受清贫。革命路长尘与土,有鞋才好赴征程。”因为伍若兰脸上有点麻子,朱德就趁机打趣道:“你有麻子,我有胡子,我们就‘麻麻胡胡’结婚吧!”部队里的宣传员编了个顺口溜:“麻子胡子成一对,麻麻胡胡一头睡。惟有英雄配英雄,各当各的总指挥。”
    二人刚过蜜月,朱毛会师井冈山,朱老总宏图大展。2月2日,毛泽东、朱德夫妇、陈毅及军部机关宿营在赣南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中心的一个大土围子里。翌日天未放亮,红四军突遭赣敌刘士毅部两个团的袭击。红四军一部被打散,毛泽东、朱德夫妇及军部机关被敌重重包围。为掩护朱德和毛泽东突围,伍若兰将敌兵引向自己,受伤后被俘。敌人用种种酷刑折磨伍若兰,伍若兰宁死不屈。敌旅长刘士毅劝降说:“你身怀六甲,只要你自首,公开声明同朱德脱离夫妻关系,我就可以保你不死,还可给你官做。”
    伍若兰从刘士毅话里揣测到朱德、毛泽东已经脱险,放心了,她大义凛然地回答说:“要我和朱德脱离关系,背叛共产党,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蒋介石亲发电报命令“割头示众”。2月12日,在赣州卫府里国民党的刑场上,伍若兰慷慨赴难,壮烈牺牲。
    朱德闻讯后,在毛泽东面前不禁热泪纵横。从此经常把伍若兰给他做的一双鞋带在身边。烈士碧血洒大地,化作幽兰吐芬芳。此后,在朱德漫长的岁月里,淡雅、高洁的兰花便始终成为朱德的最爱。
    许多人都知道朱老总喜欢兰花,现在则应该知道他为啥喜欢兰花了吧?朱德1961年游广州越秀公园时,赋诗一首道:“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1962年在北京中山公园又写道:“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我藏有《朱德诗选》,青年时读到此诗,感觉写得很平庸,以为不过是领袖人物的应景之作,现在方体会到爱情之深,愈老愈醇。写此咏兰诗时,朱老总已经75岁高龄。
第六次婚姻:
  朱德和康克清是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中相识的。1929年春天结婚时,朱德已经43岁,是红四军军长,康克清则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朝夕相处的革命斗争生活,使将军与战士之间逐渐萌发了爱慕之情。
  康克清的一生也和朱德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1911年,康克清出生于江西万安县罗塘湾的一户贫苦的渔民家庭。由于家庭清贫,生下仅一个月,就被送给别人做了“童养媳”。
  1926年,康克清15岁,参加了罗塘乡妇女协会。第二年,她又参加了共产党人领导的“万安暴动”。1928年夏天,她随万安游击队上井冈山投奔红军,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批女红军中的一员。
  1929年3月的一天,朱德和康克清正式结为夫妻,毛泽东和妻子贺子珍,还有陈毅、谭震林、吴仲廉、曾志等人都赶来为他们祝贺,大家在一起为朱德和康克清举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革命的婚礼”。作为战友,康克清使得一手好枪,她不仅是朱德最好的警卫员,有时还与朱德并肩作战;作为妻子,她竭尽全力精心照顾朱德的生活,使朱德得以保持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能够协助毛泽东全力指挥部队作战。
    无论是在反围剿作战中,还是在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朱德与康克清始终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相敬如宾,他们一起穿越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他们携手走过了和平岁月,共同度过了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
    这一次婚姻延续了47载,称得上是“准金婚”,可谓白头到老。中央首长都称康克清为“康大姐”,老百姓一般称为“康妈妈”、“康奶奶”。朱老总四舍五入,苦尽甘来,正应了《绣金匾》里唱的“德高望重人人敬,能过好光景”这句家喻户晓的歌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5 14:19 , Processed in 0.01005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