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人得有良知,中国人不是忽然就吃饱饭了!前三十年数据有铁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05:26: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清梦 于 2024-5-11 05:27 编辑

做人得有良知,中国人不是忽然就吃饱饭了!前三十年数据有铁证                                                        2024-04-15 10:31                                                    

发布于:北京市
   
                                

文丨舒立

时常看到现在的一些网文和文学作品,对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的生活充满了嘲讽,字里行间,中国人到了八十年代忽然就解决了吃饭问题,那姿势,真是“天上掉下个大胖子”,充满了魔幻,全然忘记了最简单的成长逻辑和过程积累常识。之所以如此,除了有人故意而为之,还与一些人的阅历有关,与人云亦云有关,当然,也与相关历史数据的梳理、解读和宣讲缺位有关。
种子从发芽、成长、开花、结果,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人不是一夜之间就长大的,饭也得一口一口吃才会吃饱。第五个包子吃饱了,不能忘记前四个包子的贡献。这是一种良知。
人们普遍感觉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吃饭的问题不那么紧张了,这是客观事实。前三十年吃不饱饭的问题普遍存在,也是事实,这一点也没必要回避。同样的,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中国人在前三十年付出了空前的努力,并且卓有成效。这不是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而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国家工程。这项工程的起点当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切的,可以聚焦到1958年,在这一年,毛主席根据我国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提出了一整套综合性农业增产措施,即著名的“农业八字宪法”:实现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必须抓好“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等8个方面的工作。此后,各地按照“农业八字宪法”的要求,通过推动改良土壤、合理施肥、兴修水利、培育良种、改造工具和精细管理等措施,科学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三十年运筹帷幄,三十年艰辛探索,激情担当,荣誉使命,终于走出贫瘠,数据为证:

首先:耕地面积据《世界资源:1987》(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编)等数据显示:中国耕地面积1950年为16.2亿亩,1960年增长为17.55亿亩,至1970年增长为19.05亿亩,到1980年增长为20.1亿亩。这些数据反映出新中国前三十年是中国一次规模最大的垦田运动,三十年净增4亿多亩,增长24-31%。其中,仅解放军大批部队转为建设兵团,立即“铸剑为犁”“戌边屯垦”,对东北和西北进行了大面积垦荒,两个地区到1978年新增耕地就达8000多万亩。此外,人民公社集体化时期新增耕地面积占新中国成立后新开垦耕地的88.7%,即集体经济时期新增耕地面积是小农经济时期耕地面积增长速度的2.25倍。在人民公社集体化时期耕地面积扩大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农业学大寨时期,开荒造田达到高峰。耕地面积增加是粮食增产的前提和基础,这方面取得的成就至今为中国人所享用。

其次:灌溉能力据《新中国农田水利建设大事年表》统计数据: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大型水库只有6座,大中小水库1223座,总库容200亿立方左右。新中国成立后至1976年底,我国建成大型水库302座,中型水库2110座,小型水库82000多座,大中小水库85400多座。总库容4200亿立方,是解放前的21倍,灌溉面积扩增至8亿多亩。这些水库至今是中国农业抗旱排涝的基础。此外,还建设塘坝640多万处,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建成万亩以上的灌区5000多处,机电井209万眼,水利结合发电装机9000万千瓦;整治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这些水利建设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时期,而且至今仍是中国农业抗旱排涝的基本保障。

第三:化肥产能据《大国根基》等官宣资料显示:1950年前,中国基本没有化肥生产能力。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农业以农家肥为主;苏联援华3个化肥厂投产,年产量突破10万吨;五十年代末,大连工人发明小型合成碳酸氢铵的方法,并开始全国推广。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共新建了7个大型氮肥厂。六十年代,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小化肥产业,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几乎县县都有小化肥厂,十年间化肥产量增长70%。从1972年开始,中国启动了总额为43亿美元,后增加至51亿美元的“四三引进方案”,从美国、荷兰、日本、法国等国引进了13套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其中,主要解决人民吃饭的化肥厂/化工厂项目就占13个,约占引进方案总金额约50%多。这些项目从1973年至1975兴建,分别于1976年至1978年建成投产。这些项目包括: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的化肥厂/化工厂7座;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化肥厂/化工厂4座;年产24万吨合成氨,38万吨尿素的化肥厂/化工厂2座。这些化肥厂/化工厂,为提高中国粮食产量发挥了推进剂和加速器的作用,为中国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国家还鼓励农民大力培植草籽、满园春和农作物秸秆为基本内容的有机肥料的大面积种植,不仅发展了有机农业,也极大地提高了土壤的质量和肥力,功在千秋。

第四:良种突破据《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资料》等著述:我国小麦、水稻、玉米良种的培育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六十年代取得突破性成果,七十年代形成品质好产量高的两种体系。六十年代河南省偃师县几个高产小麦系列开发成功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全国小麦单产迅速从1965年的亩产68公斤增产到1979年的143公斤,年均增长5.45%。1979年李振声的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培育出的“小偃55-6”小麦获得成功,并迅速推广1.5亿亩。小麦单产从1979年的143公斤增长到1986年的203公斤,年均增长5.13%。1965-1986年,我国玉米单产从101公斤增长到247公斤。年均增长4.82%。1979年,山东李登海成功研制出紧凑型玉米“掖单2号”,亩产高达776.6公斤,创造了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很快又破了世界纪录。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水稻良种在六十年代就发挥了作用。中国水稻单产从1949年的126公斤增加到1979年的283公斤,年均增长2.73%。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优良品种研究是1973年取得成功并在以后逐步得到全面推广。
期间,1960年,苏联讨要86亿外债,中国人勒紧裤腰带,一分钱不赖,5年还清。还有对于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出现的问题和误读,毛主席也及时做出警告。比如,1958年11月在第一次郑州会议召开前夕,毛主席接见了河南新乡地委负责人时谈到了密植的问题,明确指出:“太密了出来也要挤死。种地不能蛮干,要讲科学。”
生产队“留种”与科研“育种”双管齐下,种子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是农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点。中央会议上,毛主席明确指出:“至于粮食过关,就是有存粮,人均粮食,包括口粮、饲料、种子、工业用粮、出口粮一切在内,有一千斤到一千五百斤。现在只有七百多斤,还要加一倍,我看要十年。”1962年,针对机构精简中减掉种子站等问题,毛主席明确指出:“我们农业要过关,就是要化学肥料,要拖拉机、农药、种子等,要靠科学。过去不重视科学家,从现在起要重视起来。这次精简,农业部门把种子站、牲畜配种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试验场等都减掉了,这些东西不应该精简,这些东西要保留,现在要恢复。”

第五:人口红利据《中国历年粮食总产量及其增长速度一览》:前三十年,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解决困难的过程,而是在人口不断增长中持续解决问题的过程。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1318万吨,人口5.42亿。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57年的19505万吨增至1976年末的28631万吨。与此同时,全国人口总数从1957年的6.4653亿人增至1976年的9.3717亿人。十八年时间,粮食增产约46%,人口增加了约43%,呈现出粮食生产和人口生产双双增长的态势。伴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到八十年代实施计划生育后,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波动、下滑,而维系农业增长的肥、种等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此消彼长,这也是一种人口红利,隐含着“吃饱”的另一个真相。

此外,还有“三线建设”停止、贸易壁垒打破、进出口粮食增幅、农业补贴工业政策调整等主客观因素变化,都给解决“吃饱饭”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土地、种子、化肥等要素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才会迎来粮食的增速。而这个增速正是八九十年代。可以肯定地说,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缺粮的帽子终于“扔到了太平洋里去了”的背后,是前三十年整整一代人付出的艰辛,他们是中国当代的神农氏、后稷、大禹、贾思勰、黄道婆、徐光启……的总和。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饮水思源,是为感恩。现在,我们端起饭碗,理当心怀感恩,即便不怀感恩,不想感恩,也当懂得闭嘴,最起码不该嘲讽甚至抹黑那个三十年的进程,因为那是不道德的,或者说,有着忘恩负义、“白眼狼”的嫌疑。

2024-3-30手机随札

☆ 作者简介:舒立,北京,自由撰稿人。
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17:15 , Processed in 0.00825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