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宫廷鱼重现?郑州垂钓者黄河滩钓获怪鱼,神似消失30多年的鸽子鱼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19:09: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冷梅 于 2024-5-29 19:11 编辑

宫廷鱼重现?郑州垂钓者黄河滩钓获怪鱼,神似消失30多年的鸽子鱼                         

2024-05-23 20:10                                        

发布于:河南省
   

  黄河中曾有不少珍稀鱼类,比如重达千斤的白鲟、神秘的黄河刀鱼,只不过在环境的变迁中,它们都慢慢消失不见了,至今想起来仍旧让人觉得遗憾。
不过神秘的黄河常常能给人带来惊喜,近段时间有不少钓友称他们在黄河郑州段钓到了一个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鱼种,尖尖的头部、细长的身子、嘴巴朝下,带着两根不长的胡须,全身的鳞片看上去有些古铜色。

钓友用识图软件查了一下,吓得赶紧把鱼放生了。原来,经过AI识别,这种鱼神似黄河“鸽子鱼”,属于“一级保护鱼类”。
如果这个识图软件靠谱,那么这将是一个重大发现,消失了30多年的鸽子鱼,又回归黄河了?
1、神秘“怪鱼”频频现身黄河郑州段,不少人都钓到过
郑州钓友老韩是一位黄河野钓爱好者,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到黄河滩去甩两竿。前段时间,老韩给我发了一张图片,说他钓获了一条怪鱼,看起来像是“穿钉子”,但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之前从来没有钓到过,为了保险起见,他将这条鱼放流了。

钓到不认识的鱼种,尽快放掉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它指不定就是一条“牢底坐穿鱼”。
钓友老韩说:“钓到这条鱼的位置是在郑州黄河富景生态园东边的一处洄水湾,当时水流很急,鱼钩挂蚯蚓之后抛入水中,正在收拾东西的时候突然竿子动了一下,提竿之后发现很沉,拉上来才知道是中鱼了。”
老韩将这张怪鱼的图片发到钓鱼群之后,不少钓友立马来了精神,称这种鱼是黄河“鸽子鱼”,前段时间钓到后赶紧放掉了,大家似乎都知道它的来历不一般。

图:钓友将这条鱼放生
在交谈中,得知近几年以来,不少郑州钓友都钓获过这种鱼。
其中钓友老余最早认识这种鱼,是在2018年,当时他在武惠浮桥东边的黄河滩打海竿,竿子突然被拉倒,提竿后钓获一条头部看着尖尖、腹部圆圆、嘴巴朝下的怪鱼。
他随手拿起水杯放到这条鱼旁边对比,并拍了一张照片。

图:垂钓者拍到的“鸽子鱼”
至今,这张“鸽子鱼”的图片仍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被很多垂钓爱好者拿来对比。
随后,2021年鸽子鱼被列入一级保护鱼类名录。自那时起,垂钓爱好者们意外钓获这种鱼之后都会自觉放生,谁也不敢心存杂念。

2、鸽子鱼之前是“宫廷鱼”
鸽子鱼又名北方铜鱼,仅存于黄河水系,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宫廷鱼”,专供皇室食用。民间有“天上的鹅肉,山里的鸡,比不过黄河鸽子鱼”这样的传说。
为什么叫它鸽子鱼?相传是因为渔民在捕获它们的时候,挂在渔网上的铜鱼活像是一只飞翔的鸽子。再加上民间有一种传说,称“鸽子鱼”是由一对善良的鸽子变成的,因此“鸽子鱼”这个名字便流传开来。

鸽子鱼作为“宫廷鱼”,自然是普通人无法轻易品尝的东西。比较久远的历史可能无法考证,但近代对鸽子鱼也有记载:民国三十四年,靖远输出鸽子鱼3000只,每只价高300元。
在70多年前,300元是个什么概念,有网友对比了一下。当时的物价水平不高,1斤米大约两毛钱,如此估算一下,一条鸽子鱼抵得上1500斤大米,折算成现在的物价,大概就是6000元左右。
这个水平,在当今社会也算得上是天价了!真不知道当初吃这种鱼的都是些什么人,一口就要吃掉几百斤大米。
3、“怪鱼”真是消失了30多年的鸽子鱼吗?
正是由于鸽子鱼有“宫廷鱼”名号的加持,才给它们带来了灭顶之灾。据称,在上世纪60-80年代中后期之后,鸽子鱼的数量呈断崖式下跌,几乎已经绝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三门峡大坝的影响。

为了弄清鸽子鱼的种群变化,小编查了不少资料,发现在1950—1966年,黄河河南河段鸽子鱼繁殖季捕捞量超过500kg。到了70年代,鸽子鱼的数量锐减,河南河段的干、支流仅采集到8尾标本;80年代初,河南未见标本,其余省份也非常罕见。1990—2007年,河南段的调查则没有发现鸽子鱼的样本。
粗略估计一下,黄河下游至少已有30多年不见鸽子鱼的踪迹了。
经过水产研究者这么多年搜集都没有发现的鸽子鱼,竟然又重新出现了?而且还不止一条,这让人感觉有些不太寻常。为此,小编又多方搜寻资料,终于从《河南水产学会》关于鸽子鱼的一篇文章中发现了端倪。

图片来源:河南水产学会
该学会在“大鼻吻鮈,因与‘鸽子鱼’相似而走红”一文中,对黄河河南郑州段频频出现的鸽子鱼作了解释。
事情的真相是:垂钓者钓获的“鸽子鱼”,属于另一个物种“大鼻吻鮈”,因为这两种鱼长得过于神似,因此被钓友们给认错了。

大鼻吻鮈和鸽子鱼在分布范围、体型上多有相似之处,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鸽子鱼的嘴巴看起来短一些,大鼻吻鮈的嘴巴更尖、更长,胡须则比较短。
从外形来看,这两种鱼只是神似,而非同一个物种。至此,关于黄河郑州段发现“鸽子鱼”的事情,也逐步揭开了真相。
排除了鸽子鱼之后,是不是垂钓者们就可以放心地钓获这种鱼了?当然不是!大鼻吻鮈属于“国二”保护鱼类,误钓之后也要立即放生,垂钓爱好者们可不要心存侥幸!
大家心心念念的鸽子鱼,虽然已经消失了30多年,但它们会不会仍躲藏在黄河的某一个角落里?编者认为它们存活的希望很大,但愿有朝一日鸽子鱼能够真正“回归”黄河。
注:本文部分图片源自河南水产学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7 03:03 , Processed in 0.00724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