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9年胡耀邦问:井冈山的老同志还有谁?有人答:还有位姓贺的老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04:17: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79年胡耀邦问:井冈山的老同志还有谁?有人答:还有位姓贺的老人                                                           2024-07-05 16:02                                        

发布于:天津市
   
前言
众所周知,毛主席和贺子珍在井冈山相识,他们的故事也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还有一位老革命家,曾和毛主席在井冈山并肩战斗过。

图|贺敏学老人晚年
来自党中央的关怀
1979年5月,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前,胡耀邦曾问有关部门:“现在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还有哪些老同志?”
有关部门经过走访,把井冈山的老同志都一一报上来,其中有人提到了贺敏学。
胡耀邦看到名字后感叹万千,他感慨地说:“像贺老这样的人,全国没有几个了!”一句话,对贺敏学一生的贡献表示了肯定。
或许是因为党中央的关心,贺子珍和贺敏学一样,在同一年被选为政协委员。

图|贺敏学和妻子
尤其是贺子珍被选为政协委员后,向党中央提出,自己想去北京看看。
要知道,自从贺子珍来南方生活以来,一直没有北上过,更别提去北京了。
她为中国革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奉献了自己的前半生,一个小小的愿望足足等了三十年。
1979年9月,贺子珍在女儿和女婿的陪同下,从上海出发来到北京,不仅去了天安门,还去了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的遗体。
秋风阵阵,同样作为井冈山时期的老革命,贺子珍的心中五味杂陈,临走时,看着天安门上挂着的毛主席像,70高龄的贺子珍,眼角流下了干涩的泪水。

这是贺子珍沉寂30多年来,第一次走进大众视野,而作为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也成为了大家争相传颂的人物。
这年12月,贺敏学层出席了中共福建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他为改革开放的政策积极支持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他说:“我完全拥护党的政策,让大家过上幸福生活,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我们的时代不能再有了。”
不久,贺敏学还被当选为福建省纪委第四书记,还有其他职务。
当时福建省纪委的张传栋书记曾说:“贺老任职期间,没有一个不服气的,他领袖清风,有很高的威望。”

而提到贺敏学的廉洁自律,在80年代,福建省委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贺敏学担任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经常去人大上班,甚至每两月就要开一次常委会,有一次大家去广东参观,到了深圳后,大家决定去和香港一街之隔的中英街看看,也顺便买点东西。
当时组织上给大家弄了一点港币,分到每个人手里充其量几十块钱,但贺敏学坚持不要。一些同志劝说他:“这是单位的一些心意。”
贺敏学在参观结束后,把那些钱如数奉还,他说:“随便拿公家的钱,不是我的风格。”
事情虽小,却体现了贺敏学的两袖清风,曾经在他部下工作过的后辈们曾说:“和贺老在一起工作很开心,可以学到很多道理,还有很多高贵的品质。”

贺敏学在福建期间,住的房子一直是老房子,家里没有沙发,墙上都裂了缝子,朋友去上门做客时,看到一个汽油桶,是他烧水用的。
朋友说:“你怎么这么简朴啊?”他回复说:“当年在江西,我啥时候这么幸福过啊。”
贺敏学接受毛主席的教诲,从来不会让自己的亲戚搞特权,他说:“一个革命者,不要计较地位的高低,要多想想怎么把工作做好,如果你没有成绩,做再大的官也不光彩。”
贺敏学的晚年,一直深居简出,每当过年或者其他节日,他总会把家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聚到一起吃个饭。

无论是秘书还是警卫员,司机,甚至保姆,厨师等,他都会请大家吃个饭,多少年如一日,一个人都没有落下过。
他一直对工作人员说:“你们在我身边工作,我们都是平等的,不要有距离。”
他对待工作人员一直和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
闲下来,他也会去看望一下妹妹贺子珍,回忆一下当年在井冈山的烽火岁月,剩下的时间则是含饴弄孙,简简单单。

曾和毛泽东在井冈山战斗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着队伍毅然上了井冈山,当时贺敏学和贺子珍已经在井冈山待了一段时间。
那是毛泽东第一次见到贺子珍,他们的感情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当时贺子珍才18岁,毛泽东见到贺子珍时,觉得她好年轻,他还以为是袁文才的女儿,袁文才解释说:“她叫贺子珍,是贺敏学的妹妹。”
毛主席点点头说:“那以后我们就是自己的同志了。”
贺子珍对毛泽东的印象也很好。

在井冈山扎根后,为了了解敌情,毛泽东多次和贺敏学下山察看敌情,当时毛泽东喜欢吃辣椒,走在路上都要吃辣椒。
贺敏学笑着说:“毛委员怎么喜欢吃辣椒啊?”
毛泽东呵呵一笑:“我打小就喜欢吃,看见辣椒就想吃,吃了辣椒心里也热乎乎的,得了寒疾,吃点辣椒出出汗,也就好了。”
贺敏学对毛泽东佩服不已,辣椒到了毛泽东手里,居然成了宝贝了。
红军去永新时,毛泽东叮嘱:“敌人的几次失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不出毛泽东所料,湘南农民自卫军离开井冈山后,国民党湘赣两省觉得有可乘之机,马上就派重兵开始对井冈山进攻。

图|苏区中央局成员合影:顾作霖,任弼时,朱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
当时红四军军委书记陈毅在井冈山新城主持召开干部会,红四军军部就设在这里,贺敏学作为负责人参会。
当时正是农历的五月,敌人想在群众过端午节前,给予红军重创,所以敌人多次对新老七溪岭发动进攻,贺敏学仔细分析形势后,说:“敌人的阵脚没有乱,我们打的早了没有好处。”当时得到毛泽东的支持。
这里还没有打完,毛泽东又写信给贺敏学,让他带着七八千名群众,凌晨悄悄进城。
显然当时毛泽东已经做出了三打永新的决策。
可以说,在贺敏学的印象中,龙源口之战是他认为这是红四军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大仗。

红军到永新后,毛泽东带着贺敏学和贺子珍,一起帮助永新的百姓下田干活,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当时贺敏学对毛泽东这种深入群众的作风就佩服的五体投地。
日后贺敏学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身居高位依然心系群众,这和他革命早期养成的作风分不开。”
当然在那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贺子珍和毛泽东结婚了。
在永新那段时间,贺子珍和毛泽东日久生情,加上袁文才的做媒,贺子珍和毛泽东彼此相爱,很快走到了一起。

据说当时还办了两桌简单的酒席,请来了很多老同志,婚后贺子珍还带着毛泽东去拜见了岳父岳母。
但贺敏学因为工作,并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或许是因为贺子珍和毛泽东的结婚,让很多人对贺敏学也有倍加尊重。
贺敏学却不以为然,他笑着说:“子珍虽然是我的妹妹,但她和谁结婚,是他的自由,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
1929年,贺敏学跟随红四军主力下山,一直在赣西南地区参加战斗。
此后,红军开始长征后,贺敏学和陈毅等人一样,也留下来打游击,经历了艰苦的三年,直到1937年,贺敏学才调入安徽,当时他曾担任新四军军区司令部参谋长。
其实贺敏学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毛主席对贺敏学的能力也深信不疑,解放战争开始后,贺敏学先后担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四纵队十三师师长等职务,可以说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图|解放战争时期的贺敏学(右二)
新中国成立后,贺敏学一直在华东军区工作,后来接受中央任命,去上海帮助陈毅建设上海的工作,从此扎根地方。
在后来几十年,贺敏学一直在南方担任政府职务,在福建省副省长的位置上他干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晚年。
含饴弄孙的最后时光
要说贺敏学在晚年和谁的关系比较好,不得不提赖少其。
1983年,贺敏学多次陪同赖少其游走在厦门和福州等地,在厦门鼓浪屿,贺敏学还亲自为赖少其选择了下榻的好地方。
贺敏学说:“当年叶飞指挥第十兵团攻打厦门的时候,就是从鼓浪屿登陆的。”赖少其得知后,马上让贺敏学带着他去英雄山。
作为一名知名画家,赖少其很希望贺敏学讲述的故事,可以通过他的画作表现出来。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赖少其为福建留下了诸多画作,他和贺敏学的情谊也历史可见。
但对于贺敏学来说,还有一件事让他悲痛万分,那就是含泪送别妹妹。

1984年的4月,贺子珍在上海医院接受治疗,14日,贺敏学的女儿从上海打来电话,说贺子珍病危。
此前贺敏学一直关心着贺子珍的病情,不知道噩耗来的如此快。
对于贺子珍内心的疾病,作为哥哥,贺敏学比任何一人都清楚,她生前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和毛主席多见几面。
贺敏学叮嘱女儿,一步也不要离开贺子珍,他对李立英说:“我真怕出什么意外。”
贺敏学赶到上海后,贺子珍的脑子还算清醒,医生告诉贺敏学,贺子珍除了中风瘫痪,身体还有各种疾病。

4月18日,贺子珍突然高烧到40度以上,一天后,贺子珍静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75岁。
贺子珍去世后,上海市委的一些领导希望遵循贺子珍的意愿,丧事从简,把骨灰放在上海的龙华烈士陵园即可,贺敏学自然同意,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请示了邓小平。
结果邓小平一句话定调,他说:“我们中央的领导人都要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在八宝山一室。”
“一室”是中央领导人存放骨灰的地方。
贺敏学得知后激动地说:“中央没有忘记我们贺家,小平同志也没有忘记。”

此后多年,贺敏学一直怀念着妹妹,他经常去井冈山等革命老区走一走,甚至还会捐款给当地的学校,他教育孩子们不忘初心。
几年后,贺敏学被检查出癌症,他知道自己也时日不多了,他曾对孩子们说:“趁着我现在脑子不糊涂,为国家再做点事,你们不要一直让我躺在病床上。”
1988年4月26日,贺敏学老人在家人的守候中,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安详地闭上了眼睛,终年84岁。
贺敏学的悼词写好后,中央派人修改,专门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个称谓,可见,这是党中央对贺敏学的高度认可。

图|贺敏学晚年
有人为贺敏学题写了挽联,两句话概括了一生:
上井冈赴疆场初显英雄本色逢浩劫处逆境更见烈士高风
值得一提的是,贺敏学在革命岁月曾七次负伤,腰上一直有一颗子弹没有取出来,遗体火化后,他的妻子李立英提出,把那颗子弹取出来,留给孩子们做纪念。
党中央对此极其重视。
按照贺敏学生前遗愿,他的骨灰最后被安置于井冈山烈士陵园。
井冈山的老革命家,走得安安静静,相信后人不会忘记他。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1 12:48 , Processed in 0.00823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