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生日请陈永贵吃饭,桌上有12道菜,他为何没吃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05:26: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生日请陈永贵吃饭,桌上有12道菜,他为何没吃饱?                                                                    2024-07-04 22:57                                        

发布于:福建省
   
                          

一贯生活节俭,作风低调的毛主席破天荒地要公开举办生日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毛主席公开的生日会。

毛主席从自己的稿费中拿了一些钱,宴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工人,农民,科学家,解放军代表等,这无疑体现了毛主席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深厚情感。

然而在宴会上,一个来自山西的农民代表却“没吃饱”。

难道是宴会上的菜肴不够?或者是这个农民代表太能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吃不饱”农民的悲惨童年

这个在毛主席生日宴会上“没吃饱”的代表名叫陈永贵,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陈永贵43岁才在“扫盲运动”下学会读书看报,但凭借着自己过硬的农业本领和踏实肯干的朴实性格,从一名田间地头的普通农民,成长为了掌管统领新中国农业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其传奇经历不可谓不精彩。

和旧中国大多数农民一样,陈永贵1914年出生在山西省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

陈永贵的父母殷切期望自己的这个儿子能为陈家带来富贵,希望上天保佑他“永贵”。

但残酷的现实很快让陈家父母崩溃。

1920年,山西省遭遇大旱,大片大片的庄稼颗粒无收,富人地主纷纷节约开支,不再雇佣大量长工,这对靠给地主打工为生的陈家无疑是“灭顶之灾”。

为了全家人活命,无奈的陈父只得把9岁的女儿卖到隔壁村当“童养媳”,以此来换取了3斗高粱。可只出不进的日子又能维系多久?

仅仅过了1个多月,全家人就又陷入了“无粮可吃”的困境。

陈父经过一番天人交战之后,竟然决定把妻子和刚出生的小儿子卖给富裕人家,希望他们都能有口饭吃,都能活命。

就这样,6岁的陈永贵接连经历了与妹妹、弟弟和母亲的分别,独自一人跟着父亲乞讨,在灾荒、战乱之年苟且地活着。

可能是生活太过艰难,前途过于黑暗,只剩下一个儿子的陈父在某一天彻底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他把陈永贵交由大寨村的一家地主当放牛娃后,不知所踪,从此失去了消息。

陈永贵却没有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由于从小就吃不饱饭,他对种地有着一股特殊的执念,一有空就琢磨着怎样能让庄稼克服虫害,怎样能让粮食高产。

他种地放牛都是一把好手,地主家对他也还算不错,他也就磕磕绊绊地长大了。

那如此不出彩的一个地主家的放牛娃,是如何能够被毛主席知道并赏识,如何能够以农民代表的身份,被毛主席亲自在生日会上宴请呢?

“人定胜天”的大寨精神

按照原本的生活轨迹,陈永贵可能会给地主家打一辈子工,放一辈子牛羊。

运气好了可能会被赏些工钱,娶个同样贫困的媳妇,继续周而复始地过完自己父辈的一生。

但共产党来了,毛主席来了,旧中国被改变了!

在国内军阀割据,战乱不断的情况下,红色思想犹如星星之火,飘落进了万千劳苦大众的心中,重新点燃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陈永贵虽然目不识丁,没上过学没文化,但他听起旁人谈论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革命队伍是如此的英姿飒爽,“人人都能分土地”的口号更是直接击中了陈永贵的内心。

于是他盼望着,盼望着,抗日战争胜利了,解放战争也胜利了,身为“赤贫”、“无产者”的陈永贵不出意外地分到了自己的土地。

这可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心心念念的土地!陈永贵没有辜负这片土地。

他起早贪黑,运用自己丰富的农业实践经验,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很快就在乡野间脱颖而出,被村民推选为昔阳县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着全村人民继续奋斗。

大寨村穷山恶水,有着“七沟八梁一面坡”的称号,但陈永贵却不服输,他坚信能够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让穷山恶水变良田,让大寨村的每个村民都能吃饱饭。

他与郭凤莲等人一起,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十年规划”,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还起早贪黑带领着村民开垦灌溉,把大寨村打造得焕然一新。

结果不仅村民们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甚至还有余粮,粮食产量在附近的村庄中名列前茅。

1963年,刚有起色的大寨村再次遇到了危机。

数不清的雨水倾泻在这片陈永贵深爱的土地上,七次超大洪灾摧毁了房屋稻田,灌溉设施,几十条堤坝;仓库里的粮食、种苗都已经无法再用,大寨村的村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当中。

陈永贵这个时候却表现得云淡风轻:“只要人还在,一切我们就都能重新来过,村民们没有伤亡就是天大的喜事儿,在这里向大家道喜了!”

接着陈永贵更是语出惊人:“我们不给政府添麻烦,接下来执行‘三不要’的方针策略,即‘不要政府给我们的救济款,不要政府给我们的救济粮,不要政府支援的任何救助物资。’”

“但大家放心,我们不光有‘三不要’,还有‘三不少’,那就是‘保证村民的口粮不少,生产投资不少,上缴政府的粮食不少。’”

尽管大寨村的村民们对陈永贵的能力和威望很认可,但见他说出这“三不要”“三不少”政策,还是觉得他有些异想天开。

陈永贵对于大家的不理解也没有过多解释,而是立马着手清点农用工具,清点可以用的种子、种苗,迅速带领大家恢复了生产建设。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经历了此番天灾的大寨村竟然真的在陈永贵的带领下“活”了过来。

年底清算村里粮食亩产704斤,总产量达到了56万斤,不但做到了不要政府的救济粮,还向国家缴了24万斤商品粮,超过了一些没经灾的村落。

大寨村自此也是威名远扬,山西全省掀起了“学大寨”的运动高潮,就连毛主席也听说了这件事。

毛主席1964年3月间在南方视察时,听取了陶鲁笳汇报山西的工作,并且特意问起了陈永贵。

听完陈永贵目不识丁却处处有逻辑、有思想的行为事迹后,毛主席不住地称赞他是“山沟沟里的指挥家”!

并号召“在工业发展上,我们要学习大庆精神。在农业发展上,我们要学习大寨精神。”

毛主席的生日宴

陈永贵及“大寨精神”使得他成功进入到了毛主席的视野里,进入到了全国人民的眼中,因此他在1964年12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去北京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大会结束后陈永贵却被场馆的工作人员喊住了,说是周总理有事儿找他。

这让陈永贵有些摸不着头脑,自己一个普通的农民代表,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找自己做什么?此时他还不知道,更让他震惊的事情在后面。

在场馆内稍微等待了一会儿,周总理就迈着矫健的步伐迎面走来,他微笑着对陈永贵说:“今天有好事儿,你就不用回去吃饭了,一会跟我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这时候陈永贵发现与自己一同留下来的还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代表董加耕、邢燕子和大庆“铁人”王进喜等。

尽管心中疑惑不解,但陈永贵还是跟着周总理走了,他们穿过大厅,来到了主席台后的一间小宴会厅,在场的人却着实让陈永贵吃了一惊。

陈毅、贺龙、董必武,这几位新中国领导人物正在宴会厅里交谈,还有一些其他自己不认识的领导人,想必也都是中央的核心人物。

这是干什么?自己为什么要和他们吃饭?

似是看出了陈永贵的紧张局促,周总理笑着宽慰道:“放轻松,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在这儿举办个小型宴会,他老人家点名要见见你,我就把你带来了。”

居然是毛主席要请自己吃饭?

陈永贵的心脏一下子加速跳动起来,毛主席可是陈永贵的“偶像”!

在自己最困难,最落魄的时候是毛主席的精神力量引导着他,自己在平常的农业生产中也是时刻不忘毛主席的教诲,今天居然能和他一起吃饭!

宴会厅里只摆了3张桌子,每张桌子上12道菜,看来这次毛主席宴请的人并不多,陈永贵被安排坐在了与毛主席相隔一人的位置,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他起身激动地先与毛主席握手问好,目光紧紧盯着毛主席,这个为中国改天换地的伟人是他一生的信仰。

毛主席和蔼地与陈永贵打招呼,笑着问道:“永贵你好啊!听说你是个农业专家?”

由于毛主席说话有着浓厚的湖南口音,陈永贵紧张之下竟没听清毛主席问的是什么,周总理恰在此时为陈永贵解了围,又将毛主席说的话解释了一遍。

“不是农业专家,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陈永贵听到毛主席称自己为“专家”,连连摇头表示自己不够格,自己只会种地,哪里称得上什么专家哦!

毛主席继续夸赞陈永贵:“今天会议上的发言,永贵同志讲得很好嘛!大寨村也发展的很好,你是一个有实践经验,有劳动智慧的人,全国人民都应该向你学习!”

夸赞过后毛主席也不忘鞭策陈永贵:“大寨村是建得很好,但是要记得不能翘尾巴,一辈子不能翘尾巴!现在有些人把尾巴翘得太高了,要夹着尾巴做人!”

看得出来毛主席对陈永贵很是上心,借此机会来指导他以后别走错路。

陈永贵也知晓毛主席的良苦用心,整场饭局都在专心致志地听毛主席讲话,桌子上的饭菜都没动几筷子。

原来,陈永贵没吃饱的原因并不是什么“饭菜不够”“自己能吃”,而是因为见到毛主席过于激动,听毛主席讲话过于专注,以至于忘了吃饭。

是啊!饭菜什么时候都能吃,但直面毛主席亲身感受伟人的教导,世间又有几人有此机会呢?

不拿工资的国务院副总理

自从跟毛主席吃过一顿饭后,陈永贵对毛主席的敬仰更加深厚,他牢牢记住了毛主席对他的告诫“不要翘尾巴”。

依旧勤俭自律,事必躬亲地在田间地头进行农作,全心全意地带领村民生产劳作。

1969年,陈永贵在党的“九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3年又在党的“十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这对一个普通农民来说是身份地位的重大转变,但陈永贵依旧是那个朴实的山西农民,他时常戴着白头巾,穿着白背心大裤衩,在田地里挥汗如雨。

1975年,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命落到了陈永贵的头上,周总理亲自找到他,说组织上安排他为国务院副总理,方便他更好地把“大寨精神”推向全国。

“不不不,我只是个没文化的粗人,怎么能当国家的副总理呢?”陈永贵有些惶恐,几次三番地被选为中央委员已经让他受宠若惊,副总理的职位他实在是不敢当。

“陈永贵同志!你是党员吗?党员就要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周总理严肃地对陈永贵说。

就这样,陈永贵被正式任命为分管全国农业的副总理,来到了北京办公,入住钓鱼台国宾馆。

但这个副总理的位置实在是让陈永贵难受,他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文件,这对一个43岁才学识字的农民来说实在是一种“煎熬”。

于是他主动给毛主席写信 ,申请自己搬出钓鱼台,在北京交道口一个胡同小院住了下来,这样方便陈永贵到处走走看看,毕竟他的专长是“实践”。

而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陈永贵主动提出不拿国家工资,他的户口依旧在大寨村,每天靠着工分领工资。

他拒绝别人的服侍照料,坚持事事亲力亲为,连饮食都拒绝“特供”,每天依旧吃小米粥或馒头、面疙瘩,最好的招待客人的菜肴也不过是肉丝面条。

1980年9月,在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上,自觉已经做不出突出贡献的陈永贵主动请求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把位置留给更有能力的年轻人。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这位始终保持着“农民之心”的国务院副总理,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农民、先进工作者、清廉领导人等众多角色的影子,正如他去世前回忆的那样:“我算没有给主席丢脸,我是一个农民,这辈子能和毛主席一起干事情,值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4-7-6 06:21:2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26 05:03 , Processed in 0.00891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