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世友给周总理打电话:我所有的茅台酒都没了,一瓶都没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3:22: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许世友给周总理打电话:我所有的茅台酒都没了,一瓶都没剩                                                                 2024-08-19 12:23                                        

发布于:天津市
   
                       
在河南新县有一处地方,常年飘着酒香,还有堆成小山的酒瓶。要知道,其实附近并没有酒厂,而这里,正是许世友将军的陵墓。这些酒瓶,也都是前来祭奠将军的游人们自发放到这里的。
众所周知,许世友将军爱酒如命,尤其是钟爱茅台酒。即便到了晚年病重的时候,也都还惦记着要喝酒。因此,许世友的家中,
最不能缺的,就是酒了。
然而,唯有一次,许世友回家之后,居然发现自己珍藏的酒一瓶都不剩了。这下,他可一下子就慌了,别的东西没了不要紧,可唯有这个酒,是真的离不了。

于是,许世友到周总理那里告状:
“总理,我的酒他们一瓶都没给我剩。”
电话那头的周总理听着许世友气急败坏的声音,忍不住摇了摇头,这可真是个“酒鬼”啊。
许世友与酒之间都有哪些趣事?周总理又说了什么才让许世友消气呢?
全军禁酒,许世友除外
自从参加革命之后,许世友在军中就以骁勇善战而出名。在鄂豫皖苏区作战的时候,面对敌人近乎疯狂的“围剿”,许世友就曾多次参加敢死队,屡挫敌军。

1932年11月,红四军在部队转移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国民党的堵截。在这危急关头,许世友率领34团的战士们勇猛杀敌,为全军杀出了一条血路,才避免了红四军遭受重大伤亡。
可以说,要论红军中的猛将,许世友绝对名列在榜。而在红军之中,他却不止以“勇”出名。许世友好酒,
这在全军中都是出了名的。
红军时期,按照规定,团级以上的首领可配一名挑夫。而这些挑夫们,挑的不是行李便是文件。

只不过,在这些挑夫中,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许世友的挑夫。他既不用挑行李,也不用挑书报,担子的两头,大部分时间都是酒。并且,许世友的身边还有一个通信员,唯一的职责就是给许世友背酒。
后来,为了整顿风气,红四军下达了“禁酒令”。然而,总政委陈昌浩在给当众下达这一指令时,又在后边添了一句:
“谁敢喝酒就是违纪,许世友除外。”

这样一来,许世友获得了“特批”,可以不受禁酒令的限制。还没过几天,就有人不服气了,找到红四军的领导抱怨:
“怎么只有他许世友能喝酒,我们就不能喝了?”
总部领导听了他们的意见,却直接回呛道:“许世友喝了酒还能打仗,你能保证吗?再说了,你们有许世友那样的海量吗?”
的确,许世友虽然嗜酒,但却从不会因为喝酒而耽误正事。

1942年,许世友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一职。当时,日寇以及日伪军纠集了两万多人,对我军根据地展开了丧心病狂的拉网合围大“扫荡”。
在头顶上有飞机轰炸,海上有军舰封锁,陆地上有步兵推进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们没有丝毫退缩。
但是,敌人却残暴地制造了“马石山惨案”,
残忍杀害了500多名中国同胞。
这个消息一出,立即便引起了山东百姓的愤怒。
而许世友也对敌军此举愤怒不已,在军区司令部召来干部群众大会。

在会场的尽头,摆放着一张桌案,上面一碗白酒,一把菜刀以及一只被绑着双腿的公鸡。
在众人的注视下,许世友从容地站到会场最前方:
“同志们,我们这场仗没有打好,才让敌人有机会杀害我们的同胞。一方面,这证明了敌人是残暴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的工作没有做好。”
说到这里,许世友一拍桌子:“从今天开始,敌人要是在地面上拉网,咱们就挖地道,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今后,只要大家能够响应号召,我敢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紧接着,许世友一手拿刀,一手拿鸡,以极快的速度将鸡头剁下,将血放到酒碗中。随后,许世友端起酒碗,高声说道:
“今后要是再出现这样的事情,就让许某如同此鸡。”
说完,他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此时正值寒冬,大雪纷飞,会场上的众人却无一人感到寒冷,反而热血沸腾。从此之后,在许世友带领红军战士们英勇作战,将敌军打得再也不敢做出此等行径。
将军饮酒,讲究颇多
而许世友喝酒,也并非毫无节制。1933年8月,许世友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一滴酒也没有喝过。当时,许世友奉命去进攻营山一带。
其实,通信员的酒壶一直都是满满当当,可直到此次战争结束,许世友都没有喝过酒。

他告诉众人:“指挥作战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保持清醒。要是在打仗之前还饮酒,容易失去最宝贵的清醒,到时候连胜利都一并失去了。因此,无论是战前还是战中,我从来不喝酒。”
除了战前战中不喝,许世友喝酒还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只有打了胜仗才会喝酒庆功,否则再馋也滴酒不沾。
1935年,许世友奉命去峡口一带狙击国民党薛岳的部队。敌人来势汹汹,许世友在勘察情况后提出:
“对方来者不善,所以最好在峡谷这里多安排一些兵力,至少也要三个团。”

没想到,陈昌浩却持有不同意见:“薛岳向来都是稳妥派,怎么可能会直接动用主力部队呢?要我说,这里放一个团就绰绰有余。”
尽管许世友反复陈述双方军队力量差距,可陈昌浩却毫不听劝。无奈之下,许世友只能听从命令,派了一个团负责守峡口的重任。
结果,战斗一开始,敌人便以九个团的兵力朝峡口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虽然红军战士们英勇抗击,但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面前,全团战士们打得异常艰苦,最终还是因寡不敌众而吃了败仗。
并且损失惨重,
全团三分之二的战士都没能回来,团长以及政委光荣牺牲。

事后,为了检讨自己决策失误,陈昌浩专门来找许世友,顺便还带了一瓶酒赔罪。可许世友没有好脸色地告诉陈昌浩:
“出征前喝的是上马酒,凯旋了喝的是庆功酒。现在咱们打了败仗,还喝什么酒?”
许世友的这一番话,搞得陈昌浩尴尬不已。
许世友不仅自己喝,并且还十分会劝酒,打得军中无敌手,素有“酒神”之称。
早在红军时期,许世友手底下的兵就跟他一样会喝酒。要是打了胜仗,许世友就将立了功的部下拉来小聚,每人面前摆个酒碗,酒一般也都是农家自己酿的粮食酒。

一桌人坐下来之后,许世友先干为敬,接下来就互相“干碗”。要是有人敬他,许世友来者不拒,一顿饭喝掉七八碗也依旧谈笑风生。
许世友劝酒有三句话,一般来讲,在劝人喝酒之前,他势必会自己先喝。要是对方推辞,许世友先来一句:
“你怕老婆。”
要是推脱说身体不好,许世友便立马接道:“你怕死?”
这样一来,被劝的人无话可说。怕老婆不光荣,怕死更是被人嘲笑,只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到了这时,许世友便看着你笑:“你不诚实,明明会喝酒还非要弄虚作假,一定要罚你三杯。”

连喝带罚,导致跟许世友喝酒的人大部分都喝得酩酊大醉,只能被人抬着回家。
因此,许世友喝酒极少有对手,可他这位“酒神”,还是碰上了对手。
许世友在南京的时候,还是向往常一样强人所难,让军区的将军跟他喝酒。
后来,事情传到了周总理那里。趁许世友到北京开会的时候,周总理专门宴请他:
“世友同志,在酒桌上不分上下级,只论酒量。要我说,你要是能喝过我,那就是吹牛。”

周总理的这番激将法,对许世友还着实有用。就在两个小时之后,他们一人喝完了两瓶酒,此时许世友的身子已经开始摇晃了起来。周总理又让服务员送来了两瓶酒,指着酒瓶问许世友:
“许司令,你挑一瓶?”
对面的许世友点点头,站起身想拿酒的时候却直接滑到了桌子下边。
到了这个时候,周总理才语重心长地劝他:“和同志们喝酒本来是高兴的事情,你这样强迫人家喝酒,不是伤了大家的和气吗?”

这下子,许世友总算是心服口服了:“我都听总理的。”
一瓶酒也没剩,向总理告状
许世友在饮食上从不挑剔,可唯有一项有个例外,那就是茅台酒。
战争年代条件差,因此粮食酒什么的,许世友也从来不挑。直到后来,许世友就爱上了茅台酒,他不仅自己喝,就连待客的时候,也用茅台酒。
因此,“许司令请我喝茅台”一度成了许世友宴请的代名词。

许世友好客,凡是到他家中探望的,十有八九都会被他留下用饭。可是,许世友却将公私分得极为清楚,家中的酒也是用自己的工资购买。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许世友当时已经退居二线,每月的工资也不高。然而,茅台酒的价格却一涨再涨,
从原本的4元涨到了12元。
除了固定的日常家用,许世友剩下的工资已经无法让他敞开喝酒了,可许世友却还坚持要用茅台来宴客。

后来,还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想了个招。酒桌上,许世友以及一些重要客人喝真茅台,剩下陪酒的人员则喝一种口感与茅台相似的“土茅台”。
由于提前打过招呼,这些客人们喝着“土茅台”,却表现地仿佛在喝真茅台。
为了让自己能随时喝到茅台酒,许世友的家中一般都会珍藏不少。可有一次,许世友家中的酒被人翻了个底朝天,一瓶竟也没给他剩下。
上世纪60年代,许世友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回家。当他回家后的第一件事,直接冲到他的宝贝储藏室,
在那里藏着他的几瓶好酒。

可没想到,当许世友打开柜门一看,里面空荡荡的,别说酒了,连瓶子都没给他留下。许世友气得直接坐在地上破口大骂:
“这群该死的酒贼,居然一瓶也不给我留,真是不要脸。”
其实,当时他家中丢失的又岂止是这几瓶酒。可在将军眼中,其他的东西加起来也没他这珍藏的酒重要。
后来,周总理得知许世友的遭遇,专门打电话来询问情况:“世友同志,你家里有丢什么重要物品吗?”
电话这头的许世友伤感地说:
“总理,这群不要脸的酒贼把我的酒全给偷走了,我连一瓶都没见到,你说这严重不严重?”

周总理听了这话哭笑不得,酒被偷了对许世友这个“酒迷”来说还真是个大事。于是,周总理安慰道:“你别慌,你丢了几瓶酒我给你双倍就是了。”
一开始,许世友一听有双倍的酒笑得喜笑颜开,可转念一想,总理也是爱酒之人,自己怎么能横刀夺爱呢?因此,他豪爽地回道:
“总理,我就不抢你的酒喝了。”
到了晚年的时候,许世友因常年喝酒而患上了肝癌,医嘱是让他戒酒,可就算在家人的监督下,许世友总能想办法偷偷藏酒喝。

甚至于到了后来住院的时候,许世友依旧想要喝酒。当时的他处于昏迷之中,由于病痛折磨而彻夜难眠,就连大剂量的镇定剂也无法使他平静下来。
最后,还是从家中拿了瓶酒,用棉签蘸酒在许世友的嘴唇上擦了擦,才让他安静下来。
1985年10月22日,一代名将许世友病逝。许世友一生节俭,陪葬之物也仅有几件。
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一瓶茅台酒以及一个小玻璃酒杯。
按照许世友之前的遗愿,他的遗体被葬在河南新县的一个山头,
同他的父母合葬在一起。

直到今日,每当有人前往那里去祭奠将军的时候,总会带上一瓶将军爱喝的茅台酒,然后将酒洒在将军墓前。
久而久之,这里便常年有一股酒香。而这股酒香,正寄托了人们对许世友将军的怀念。
参考文献:
人民公仆:开国上将的简朴生活——许世友的衣食住行
党史天地:许世友的三件随葬品
党史纵览:许世友上将家风轶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3 02:19 , Processed in 0.00827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